一种液压阻尼式双向可调节速度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249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阻尼式双向可调节速度控制器,包括:内腔室、外腔室、活塞杆及活塞头;活塞头滑动密封分割内腔室为第一内腔及第二内腔,第一内腔依次连通激振管路、第一管路、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第二管路至外腔室,形成第一流路;第二内腔依次连通第三管路、第二调节阀、第二管路至外腔室,形成第二流路;第一调节阀及第二调节阀互通。当活塞杆拉伸时,第一内腔内的流体经第一流路流至外腔室;当活塞杆压缩时,第二内腔内的流体经第二流路流至外腔室;通过第一调节阀及第二调节阀控制调节流量流速,以改变活塞杆拉伸或压缩时受到的液压阻尼力的大小,实现了控制调节活塞杆的运动速度快慢,平稳性较高,同时这种结构的布局,结构更加紧凑。

A hydraulic damping bidirectional adjustable speed con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阻尼式双向可调节速度控制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阻尼式双向可调节速度控制器,属于机械设备控制

技术介绍
双向可调节型速度控制器的设计需要满足可以控制机械设备在活塞杆行程范围内的运动速度快慢,实现平稳可控的机械操作,通过流量调节实现活塞杆运行速度在拉伸和压缩两个方向的调节。同时为了提升适应性,设计应尽可能紧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阻尼式双向可调节速度控制器,其可实现控制调节活塞杆的运动速度快慢,平稳性较高,同时结构紧凑。一种液压阻尼式双向可调节速度控制器,包括:内腔室及设置在该内腔室外层独立的外腔室,该内腔室内设有活动的活塞杆及活塞头,该活塞杆的一端连接该活塞头,另一端贯穿并密封延伸出该内腔室;该活塞头滑动密封分割该内腔室为具有容纳该活塞杆的第一内腔及相对位于另一侧的第二内腔,位于该外腔室设有激振管路,该第一内腔远离该活塞头的一端设有与该激振管路连通的贯通孔;该第一内腔依次连通该激振管路、第一管路、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第二管路至该外腔室,形成第一流路;该第一内腔内的流体经该第一流路流至该外腔室;该第二内腔依次连通第三管路、第二调节阀、第二管路至该外腔室,形成第二流路;该第二内腔内的流体经该第二流路流至该外腔室;该第一调节阀及该第二调节阀通过共用的该第二管路互通。当活塞杆拉伸时,该第一内腔内的流体经该第一流路流至该外腔室;当活塞杆压缩时,该第二内腔内的流体经该第二流路流至该外腔室;同时通过第一调节阀及第二调节阀控制调节流量流速,以改变活塞杆拉伸或压缩时受到的液压阻尼力的大小,实现了控制调节活塞杆的运动速度快慢,平稳性较高,同时这种结构的布局,结构更加紧凑。进一步地,该液压阻尼式双向可调节速度控制器,包括:内缸体,该内腔室及该激振管路设置于该内缸体;外缸体,该外缸体套设在该内缸体外,该内缸体的外壁与该外缸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该内腔室、该外缸体及该活塞杆位于同一轴线;密封座,该活塞杆滑动贯穿并延伸出该密封座,该密封座密封固定在该内缸体及该外缸体的一端;底座,该底座密封固定在该内缸体及该外缸体的另一端,该第一管路、该第二管路、该第三管路、该第一调节阀及该第二调节阀分别设置于该底座。为了保证激振效应发生时的结构稳定性,该激振管路设置于内缸体。进一步地,该第一调节阀具有第一流通口及第二流通口;该第二调节阀具有第三流通口、第四流通口及第五流通口;该第一流通口与该第一管路连通,该第二流通口与该第三流通口连通,该第四流通口与该第二管路连通,该第五流通口与该第三管路连通。进一步地,该第一调节阀及该第二调节阀为旋转螺杆式调节阀。当然这种机械式的调节阀也可以换成其他结构类型的调节阀,不再赘述。进一步地,该第一调节阀及该第二调节阀分别还包括调节旋杆及用以安装该调节旋杆的套筒;该第一流通口、第二流通口设置在对应该第一调节阀的套筒上,该第三流通口、第四流通口及第五流通口设置在对应该第二调节阀的套筒上。进一步地,该调节旋杆包括顺序设置的进给段、密封段、流量控制段及顶针段;该进给段与该套筒螺纹配合,该密封段与该套筒密封配合,该流量控制段部分堵塞该第二流通口、或同时部分堵塞第三流通口及第四流通口,该顶针段的顶端触碰安装有钢球,该钢球被收容在该第一流通口或第五流通口内,该钢球的直径小于该第一或第五流通口内径。进一步地,该套筒密封固定于该底座。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安装维护,同时保证装配后的密封性能,该第一管路与该激振管路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该内腔室与该第三管路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密封及使用寿命,同时提高平稳性,该活塞头与该内缸体之间嵌设有密封圈及耐磨环。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安装使用,该活塞杆的端部还设有连接头,该底座的端部还设有安装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液压阻尼式双向可调节速度控制器,包括:内腔室及设置在该内腔室外层独立的外腔室,该内腔室内设有活动的活塞杆及活塞头,该活塞杆的一端连接该活塞头,另一端贯穿并密封延伸出该内腔室;该活塞头滑动密封分割该内腔室为具有容纳该活塞杆的第一内腔及相对位于另一侧的第二内腔,位于该外腔室设有激振管路,该第一内腔远离该活塞头的一端设有与该激振管路连通的贯通孔;该第一内腔依次连通该激振管路、第一管路、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第二管路至该外腔室,形成第一流路;该第一内腔内的流体经该第一流路流至该外腔室;该第二内腔依次连通第三管路、第二调节阀、第二管路至该外腔室,形成第二流路;该第二内腔内的流体经该第二流路流至该外腔室;该第一调节阀及该第二调节阀通过共用的该第二管路互通。当活塞杆拉伸时,该第一内腔内的流体经该第一流路流至该外腔室;当活塞杆压缩时,该第二内腔内的流体经该第二流路流至该外腔室;同时通过第一调节阀及第二调节阀控制调节流量流速,以改变活塞杆拉伸或压缩时受到的液压阻尼力的大小,实现了控制调节活塞杆的运动速度快慢,平稳性较高,同时这种结构的布局,结构更加紧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液压阻尼式双向可调节速度控制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第二调节阀的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液压阻尼式双向可调节速度控制器,包括:内腔室1及设置在该内腔室1外层独立的外腔室2,该内腔室1内设有活动的活塞杆3及活塞头4,该活塞杆3的一端连接该活塞头4,另一端贯穿并密封延伸出该内腔室1;该活塞头4滑动密封分割该内腔室1为具有容纳该活塞杆3的第一内腔1a及相对位于另一侧的第二内腔1b,位于该外腔室2设有激振管路5,该第一内腔1a远离该活塞头4的一端设有与该激振管路5连通的贯通孔6;该第一内腔1a依次连通该激振管路5、第一管路7、第一调节阀8、第二调节阀9、第二管路10至该外腔室2,形成第一流路;该第一内腔1a内的流体经该第一流路流至该外腔室2;该第二内腔1b依次连通第三管路11、第二调节阀9、第二管路10至该外腔室2,形成第二流路;该第二内腔1b内的流体经该第二流路流至该外腔室2;该第一调节阀8及该第二调节阀9通过共用的该第二管路10互通。当活塞杆3拉伸时,该第一内腔1a内的流体经该第一流路流至该外腔室2;当活塞杆3压缩时,该第二内腔1b内的流体经该第二流路流至该外腔室2;同时通过第一调节阀8及第二调节阀9控制调节流量流速,以改变活塞杆3拉伸或压缩时受到的液压阻尼力的大小,实现了控制调节活塞杆3的运动速度快慢,平稳性较高,同时这种结构的布局,结构更加紧凑。该液压阻尼式双向可调节速度控制器,包括:内缸体51,该内腔室1及该激振管路5设置于该内缸体51;外缸体52,该外缸体52套设在该内缸体51外,该内缸体51的外壁与该外缸体52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该内腔室1、该外缸体52及该活塞杆3位于同一轴线;密封座53,该活塞杆3滑动贯穿并延伸出该密封座53,该密封座53密封固定在该内缸体51及该外缸体52的一端;底座54,该底座54密封固定在该内缸体51及该外缸体5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阻尼式双向可调节速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腔室及设置在所述内腔室外层独立的外腔室,所述内腔室内设有活动的活塞杆及活塞头,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塞头,另一端贯穿并密封延伸出所述内腔室;所述活塞头滑动密封分割所述内腔室为具有容纳所述活塞杆的第一内腔及相对位于另一侧的第二内腔,位于所述外腔室设有激振管路,所述第一内腔远离所述活塞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激振管路连通的贯通孔;/n所述第一内腔依次连通所述激振管路、第一管路、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第二管路至所述外腔室,形成第一流路;所述第一内腔内的流体经所述第一流路流至所述外腔室;/n所述第二内腔依次连通第三管路、第二调节阀、第二管路至所述外腔室,形成第二流路;所述第二内腔内的流体经所述第二流路流至所述外腔室;/n所述第一调节阀及所述第二调节阀通过共用的所述第二管路互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阻尼式双向可调节速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腔室及设置在所述内腔室外层独立的外腔室,所述内腔室内设有活动的活塞杆及活塞头,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塞头,另一端贯穿并密封延伸出所述内腔室;所述活塞头滑动密封分割所述内腔室为具有容纳所述活塞杆的第一内腔及相对位于另一侧的第二内腔,位于所述外腔室设有激振管路,所述第一内腔远离所述活塞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激振管路连通的贯通孔;
所述第一内腔依次连通所述激振管路、第一管路、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第二管路至所述外腔室,形成第一流路;所述第一内腔内的流体经所述第一流路流至所述外腔室;
所述第二内腔依次连通第三管路、第二调节阀、第二管路至所述外腔室,形成第二流路;所述第二内腔内的流体经所述第二流路流至所述外腔室;
所述第一调节阀及所述第二调节阀通过共用的所述第二管路互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阻尼式双向可调节速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缸体,所述内腔室及所述激振管路设置于所述内缸体;
外缸体,所述外缸体套设在所述内缸体外,所述内缸体的外壁与所述外缸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内腔室、所述外缸体及所述活塞杆位于同一轴线;
密封座,所述活塞杆滑动贯穿并延伸出所述密封座,所述密封座密封固定在所述内缸体及所述外缸体的一端;
底座,所述底座密封固定在所述内缸体及所述外缸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三管路、所述第一调节阀及所述第二调节阀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阻尼式双向可调节速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阀具有第一流通口及第二流通口;所述第二调节阀具有第三流通口、第四流通口及第五流通口;所述第一流通口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贝朗德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