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空气涡轮微流温控循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211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压空气涡轮微流温控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流降压增温装置(1)、温流循环油路(2)、温流循环控制装置(3),其中,微流降压增温装置(1)与飞机液压系统高压端连接,从其中引入小流量的油液进入冲压空气涡轮(4)中,油液经过降压增温处理,通过温流循环油路(2)将整个冲压空气涡轮(4)中的油路和液压泵(5)加热,温流循环控制装置(3)安装在液压泵(5)内部,分别与微流降压增温装置(1)、温流循环油路(2)串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影响冲压空气涡轮(冲压空气涡轮)重量、体积及效率等参数的前提下,明显改善冲压空气涡轮在高空低温环境下的启动性能的方法。

A micro flow temperature control cycle structure of ram air turb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空气涡轮微流温控循环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应急能源系统功能设计领域,涉及一种冲压空气涡轮微流温控循环结构。
技术介绍
冲压空气涡轮(冲压空气涡轮)是一种高效的机载应急能源装置,是飞机上最后一个应急装置,当飞机在空中进入应急状态时,该产品需要快速启动,保证飞机在最快的时间内获取到应急能源,最大程度上保证飞机应急及迫降安全。冲压空气涡轮的使用包线与飞机飞行包线重合,在所有飞行高度条件下都应满足使用要求。当产品在高空环境下,由于飞机的冲压空气涡轮舱一般均不为保温舱,故环境温度低于-55℃,此时冲压空气涡轮液压泵内部油液温度也较低,如果此时冲压空气涡轮被投放使用,那么由于冲压空气涡轮液压泵内部油液处于低温粘稠状态,会对冲压空气涡轮的启动时间造成明显的延迟,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了一种冲压空气涡轮微流温控循环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利用将进行了降压增温处理后的高压油在冲压空气涡轮液压泵内部循环,从而保持冲压空气涡轮非工作状态时的液压泵在高空低温环境下内部油温,保证其可以快速启动,当冲压空气涡轮正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压空气涡轮微流温控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流降压增温装置(1)、温流循环油路(2)、温流循环控制装置(3),其中,微流降压增温装置(1)与飞机液压系统高压端连接,从其中引入小流量的油液进入冲压空气涡轮(4)中,油液经过降压增温处理,通过温流循环油路(2)将整个冲压空气涡轮(4)中的油路和液压泵(5)加热,温流循环控制装置(3)安装在液压泵(5)内部,分别与微流降压增温装置(1)、温流循环油路(2)串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空气涡轮微流温控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流降压增温装置(1)、温流循环油路(2)、温流循环控制装置(3),其中,微流降压增温装置(1)与飞机液压系统高压端连接,从其中引入小流量的油液进入冲压空气涡轮(4)中,油液经过降压增温处理,通过温流循环油路(2)将整个冲压空气涡轮(4)中的油路和液压泵(5)加热,温流循环控制装置(3)安装在液压泵(5)内部,分别与微流降压增温装置(1)、温流循环油路(2)串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空气涡轮微流温控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
当飞机正常飞行时,冲压空气涡轮(4)处于非工作状态,将飞机液压系统的高压油经过降压增温后,使其流入液压泵(5)内部,经过温流循环油路(2)最终返回飞机液压系统低压油路;当飞机应急飞行时,冲压空气涡轮(4)进入工作状态,通过温流循环控制装置(3),切断温流循环油路(2),防止液压泵(5)输出内泄漏量过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空气涡轮微流温控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微流降压增温装置(1)为单向节流阀形式,由阀套(6)、阀芯A(7)、堵头(8)、复位弹簧(9)、挡圈(10)组成;其中阀芯(7)安装在阀套(6)内部,其端面与阀套(6)密封配合,阀芯(7)上设计节流孔用以对液压油进行降压增温;复位弹簧(9)一端通过挡圈(10)限位安装在阀套(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生荣王岩卢岳良欧阳小平刘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