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振动控制装置及振动控制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9202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主动振动控制装置及振动控制的方法,具体为:信号发生器产生振动信号,并传送至功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再传送至第一激振器,第一激振器带动减震器来回激振,产生与发动机的振动相似的振源;加速度传感器将振源转换为与发动机的振动信号相同的振动信号;采集卡采集振动信号,并传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对收到的振动信号进行PID调节,得到与振动信号频率相同、方向相反的信号,并将该信号输出至第二功率放大器,对该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第二激振器收到功率放大后的信号,产生一个和振源周期大小相同、方向相放的激振力;并将该激振力作用到第一激振器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可主动调控、控制范围广、精度高等优点。

An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device and vibration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动振动控制装置及振动控制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主动振动控制装置及振动控制的方法。
技术介绍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核心部件,是一个高速运转,复杂的流体机械。因此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振动。引起发动机产生振动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发动机结构的复杂性,零件的多样性和工作情况的多变性。据统计,发动机的结构强度故障90%以上是和振动相关的。同时航空发动机的振动会直接影响到它的正常工作和寿命。比如发动机中高速旋转的转子、叶片以及机匣的振动都会对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有极大的限制:[1]静子的振动不但会损坏其本身还会造成叶片和机匣的碰撞,导致叶片的损坏。[2]发动机转子在“临界转速”附近工作时,受扰动的影响,产生极大的离心力,从而引起整个发动机的强烈振动,会导致转子寿命下降,严重的会破坏转子。[3]发动机叶片的振动会引起叶片的损坏事故,因为转子叶片受到强大的离心力载荷,再加上振动的交变载荷,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疲劳裂纹。在某一条件下,裂纹继续延伸,会导致叶片断折或打伤其余叶片,造成严重的飞行事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振动控制装置,应用于抑制飞机发动机振动,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发生器、第一、二功率放大器、第一、二激振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卡、减震器以及控制模块;所述减震器固定安装在第一激振器上,/n信号发生器产生0-2KHZ的振动信号,并将该振动信号传送至第一功率放大器;所述功率放大器对收到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信号传送至第一激振器,第一激振器带动减震器来回激振,使得减震器产生与飞机发动机的振动相同的振源;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减震器上,将减震器产生的振动转换为振动信号;所述采集卡每隔一段时间采集加速度传感器上的振动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对收到的振动信号进行PID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振动控制装置,应用于抑制飞机发动机振动,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发生器、第一、二功率放大器、第一、二激振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卡、减震器以及控制模块;所述减震器固定安装在第一激振器上,
信号发生器产生0-2KHZ的振动信号,并将该振动信号传送至第一功率放大器;所述功率放大器对收到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信号传送至第一激振器,第一激振器带动减震器来回激振,使得减震器产生与飞机发动机的振动相同的振源;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减震器上,将减震器产生的振动转换为振动信号;所述采集卡每隔一段时间采集加速度传感器上的振动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对收到的振动信号进行PID调节,得到与振动信号频率相同、方向相反的信号,并将该信号输出至第二功率放大器;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对收到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信号传送至第二激振器;第二激振器收到放大后的信号后产生一个和振源同周期、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激振力,并将该激振力作用到第一激振器上,从而抵消振源带来的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振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振器和减震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振动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挺王继强胡忠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