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9166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29
一种车门装置,包括:闩锁机构,其构造成能够在闩锁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门把手,其构造成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门把手突出机构,其构造成当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外表面上或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外表面的周边部分中的按压部被按压时,将所述门把手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以及电动解锁操作机构,其包括开关和电动致动器,当所述按压部被按压时,所述开关由所述门把手或所述门把手突出机构操作,并且所述电动致动器构造成使得:当所述开关被操作时,所述电动致动器被操作以将所述闩锁机构从闩锁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

Door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门装置。
技术介绍
涉及车门的把手装置的技术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参见例如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17-066605号和第2017-166265号)。例如,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17-066605号公开了一种涉及具有外把手的车辆外把手装置的技术,当不操作时,该外把手的外表面与外板的外表面齐平。在该技术中,当乘员将外把手推到马达操作位置时,开关被按下,并且外把手转到握持位置(可操作位置)。然后乘员拉动外把手以将其从握持位置转到操作位置,从而将门解锁。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该技术中,乘员需要执行两个操作来解锁门。即,乘员需要首先推动然后拉动外把手以解锁门。在简化解锁门的操作方面仍有改进的余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简化解除对打开门体的限制的操作的车门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车门装置,包括:闩锁机构、门把手、门把手突出机构和电动解锁操作机构。所述闩锁机构设置在用于车辆的门体上,并且构造成当所述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能够在闩锁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闩锁状态是所述闩锁机构与车身侧的锁扣接合以限制所述门体的打开的状态。所述解锁状态是所述闩锁机构与所述锁扣脱离以便不限制所述门体的打开的状态。所述门把手设置在所述门体中并且构造成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门把手的外表面与所述门体的外表面齐平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所述门把手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第一位置处的所述门把手突出至所述车辆的外侧使得操作者可以握住所述门把手的位置。所述门把手突出机构构造成当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所述外表面上或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所述外表面的周边部分中的按压部被按压时,将所述门把手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电动解锁操作机构包括开关和电动致动器。当按压部被按压时,所述开关由所述门把手或所述门把手突出机构操作。所述电动致动器构造成使得当所述开关被操作时,所述电动致动器被操作以将所述闩锁机构从闩锁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利用上述结构,当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设置在所述门体上的所述闩锁机构能够在所述闩锁机构与所述锁扣接合以限制所述门体的打开的所述闩锁状态和所述闩锁机构与所述锁扣脱离以便不限制所述门体的打开的所述解锁状态之间切换。设置在所述门体中的所述门把手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门把手的所述外表面与所述门体的所述外表面齐平,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门把手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门把手突出至所述车辆的外侧使得操作者可以握住所述门把手。当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所述外表面上或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外表面的周边部分中的所述按压部被按压时,所述门把手突出机构将所述门把手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当所述按压部被按压时,所述电动解锁操作机构的所述开关由所述门把手或所述门把手突出机构操作。因此,所述电动解锁操作机构的所述电动致动器被操作,以将所述闩锁机构从所述闩锁状态切换至所述解锁状态。如上所述,所述操作者可以通过单一动作,即仅通过按压所述按压部,将所述闩锁机构从所述闩锁状态切换至所述解锁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所述车门装置还可包括:机械解锁操作机构,其构造成与所述门把手的预定移动联动地将所述闩锁机构从所述闩锁状态切换至所述解锁状态。利用上述构造,所述机械解锁操作机构与所述门把手的预定移动联动地将所述闩锁机构从所述闩锁状态切换至所述解锁状态。因此,即使发生电源故障,操作者也可以将闩锁机构从闩锁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所述车门装置中,所述门把手可以构造成当在打开所述门体的方向上从所述第二位置被操作时移动至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包括位于比所述第二位置更靠近车辆的外侧的位置,并且所述机械解锁操作机构可以构造成使得:当所述闩锁机构处于所述闩锁状态并且所述门把手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机械解锁操作机构与所述门把手的移动联动地将所述闩锁机构从所述闩锁状态切换至所述解锁状态。利用上述构造,当所述门把手在打开所述门体的方向上从所述第二位置被操作时,所述门把手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其包括位于比所述第二位置更靠近所述车辆的外侧的位置。当所述闩锁机构处于所述闩锁状态并且所述门把手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机械解锁操作机构与所述门把手的移动联动地将所述闩锁机构从所述闩锁状态切换至所述解锁状态。因此,限制了在将所述门把手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的操作负荷。此外,当没有电源故障时,也限制了在将所述门把手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的操作负荷。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所述车门装置中,所述门把手可以布置成使得从门的前侧观看时所述门把手的纵向方向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并且可以构造成随着所述门把手围绕沿所述门的竖直方向延伸的轴的轴线转动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轴可以布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从所述门的所述前侧观看时位于所述门把手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一侧并且位于所述门把手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端部以外的位置,并且所述按压部可以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所述外表面的位于所述门把手的所述纵向方向的一侧的端部上。所述门把手突出机构可以构造成当所述按压部被按压时将所述门把手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电动解锁操作机构的所述开关可以布置成面向所述门把手的位于所述门把手的所述纵向方向的一侧的端部的内表面。利用上述构造,所述门把手布置成从所述门的前侧观看时使得其纵向方向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并且在所述门把手围绕沿着所述门的所述竖直方向延伸的所述轴的所述轴线转动时可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轴布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从所述门的所述前侧观看时位于所述门把手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一侧并且位于所述门把手的所述纵向方向的端部以外的位置,并且所述按压部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外表面的位于所述门把手的所述纵向方向的一侧的端部上。当所述按压部被按压时,所述门把手突出机构将所述门把手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电动解锁操作机构的所述开关布置成以便面向所述门把手的位于所述门把手的所述纵向方向的一侧的端部的内表面。即使构造简单,在所述按压部被按压时所述开关如此被操作。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车门装置中,所述门把手可以具有从门的前侧观看时向上或朝向侧面开口的U形形状,并且可以构造成随着所述门把手围绕第一轴的轴线转动而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轴在所述U形形状的两个端部彼此面对的方向上延伸穿过所述U形形状的所述两个端部。所述门把手突出机构可包括翻盖和杠杆。从所述门的所述前侧观看时,所述翻盖可以布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所述U形形状的内侧,可以包括所述第一轴延伸穿过的基座部,并且可以构造成围绕所述第一轴的所述轴线转动。所述翻盖可以包括压板和突出部,所述压板从所述基座部朝向所述门把手的所述U形形状的底部延伸并且在所述压板的外表面上具有所述按压部,并且所述突出部从所述基座部朝向所述门的内侧突出。所述按压部可以构造成使得当未被按压时,所述按压部通过弹簧的偏置力而与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闩锁机构,其设置在用于车辆的门体上,并且构造成当所述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能够在闩锁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闩锁状态是所述闩锁机构与车身侧的锁扣接合以限制所述门体的打开的状态,并且所述解锁状态是所述闩锁机构与所述锁扣脱离以便不限制所述门体的打开的状态;/n门把手,其设置在所述门体中,并且构造成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门把手的外表面与所述门体的外表面齐平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二位置是所述门把手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门把手突出至所述车辆的外侧使得操作者能够握住所述门把手的位置;/n门把手突出机构,其构造成当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所述外表面上或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所述外表面的周边部分中的按压部被按压时,将所述门把手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以及/n电动解锁操作机构,其包括开关和电动致动器,当所述按压部被按压时,所述开关由所述门把手或所述门把手突出机构操作,并且所述电动致动器构造成使得:当所述开关被操作时,所述电动致动器被操作以将所述闩锁机构从所述闩锁状态切换至所述解锁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04 JP 2018-2276911.一种车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闩锁机构,其设置在用于车辆的门体上,并且构造成当所述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能够在闩锁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闩锁状态是所述闩锁机构与车身侧的锁扣接合以限制所述门体的打开的状态,并且所述解锁状态是所述闩锁机构与所述锁扣脱离以便不限制所述门体的打开的状态;
门把手,其设置在所述门体中,并且构造成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门把手的外表面与所述门体的外表面齐平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二位置是所述门把手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门把手突出至所述车辆的外侧使得操作者能够握住所述门把手的位置;
门把手突出机构,其构造成当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所述外表面上或设置在所述门把手的所述外表面的周边部分中的按压部被按压时,将所述门把手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以及
电动解锁操作机构,其包括开关和电动致动器,当所述按压部被按压时,所述开关由所述门把手或所述门把手突出机构操作,并且所述电动致动器构造成使得:当所述开关被操作时,所述电动致动器被操作以将所述闩锁机构从所述闩锁状态切换至所述解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械解锁操作机构,所述机械解锁操作机构构造成与所述门把手的预定移动联动地将所述闩锁机构从所述闩锁状态切换至所述解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把手构造成当在打开所述门体的方向上从所述第二位置被操作时移动至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包括位于比所述第二位置更靠近所述车辆的所述外侧的位置;并且
所述机械解锁操作机构构造成使得:当所述闩锁机构处于所述闩锁状态并且所述门把手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机械解锁操作机构与所述门把手的移动联动地将所述闩锁机构从所述闩锁状态切换至所述解锁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把手布置成使得:从门的前侧观看时所述门把手的纵向方向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并且构造成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田和纪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