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小椅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用新型减压抗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9142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用新型减压抗震装置,包括第一外层,所述第一外层一侧粘贴覆盖有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横向加强层,所述第一横向加强层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减震层,所述减震层内部均匀间隔固定安装有多个竖向加强层,所述减震层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横向加强层,所述第二横向加强层另一侧粘贴覆盖有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另一侧粘贴覆盖有第二外层,该装置减压抗震效果好,值得推广。

A new type of pressure reducing and anti-seismic device for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新型减压抗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新型减压抗震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墙体是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承重,围护或分隔空间,由于室内的墙体存在减震效果欠佳的现象,而且很多墙体不具备隔音、保温、防水以及防水的效果,不仅使用寿命短,而且安全性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用新型减压抗震装置来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用新型减压抗震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建筑用新型减压抗震装置,包括第一外层,所述第一外层一侧粘贴覆盖有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横向加强层,所述第一横向加强层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减震层,所述减震层内部均匀间隔固定安装有多个竖向加强层,所述减震层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横向加强层,所述第二横向加强层另一侧粘贴覆盖有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另一侧粘贴覆盖有第二外层。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层包括装饰层、防水腻子层、防火涂层和防腐层,所述装饰层与所述防水腻子层一侧粘贴相连,所述防水腻子层另一侧粘贴覆盖有防火涂层,所述防火涂层另一侧粘贴覆盖有防腐层。优选的,所述防腐层包括防腐油漆涂层、塑料层和树脂基层,所述防腐油漆涂层与所述防火涂层粘贴相连,所述防腐油漆涂层另一侧粘贴覆盖有塑料层,所述塑料层另一侧粘贴覆盖有树脂基层。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温层包括硅酸盐保温层、保温粘结胶浆层和聚氨酯发泡层,所述硅酸盐保温层一侧与所述树脂基层粘贴相连,所述硅酸盐保温层另一侧粘贴覆盖有保温粘结胶浆层,所述保温粘结胶浆层另一侧粘贴覆盖有聚氨酯发泡层。优选的,所述减震层包括支撑凸起、支撑架和第一吸音棉层,所述支撑凸起固定安装于第一横向加强层和第二横向加强层之间,所述支撑凸起凸起的内部焊接有“U”型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填充有第一吸音棉层。优选的,所述第二横向加强层包括第一龙骨、第二龙骨和斜撑,所述第一龙骨均匀垂直交叉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龙骨一侧均匀焊接有斜撑,所述斜撑另一侧焊接有第二龙骨,所述第二龙骨与所述第一龙骨相互平行。优选的,第二横向加强层、竖向加强层以及第一横向加强层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横向加强层和所述第二横向加强层内部均填充设有隔音层。优选的,所述隔音层包括第二吸音棉层、隔音毡和阻尼隔音板,所述第二吸音棉层一侧粘贴覆盖有隔音毡,所述隔音毡另一侧粘贴覆盖有阻尼隔音板。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用新型减压抗震装置,有益效果在于:该建筑用新型减压抗震装置内部的第一外层具有装饰、防水以及防火的功能,防腐层具有较好的防腐效果,其大大提高了该减压抗震墙体内部的防腐性能,延长了墙体的使用寿命,保温层能够保证室内的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处于相对比较平衡的状态,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另外,支撑架使得支撑凸起内部的支撑强度增加,支撑凸起截面为“S”型结构,当两侧的加强层受到力的作用时,支撑凸起会对力起到缓冲减压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该墙体内部的减压抗震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用新型减压抗震装置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用新型减压抗震装置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用新型减压抗震装置第一外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用新型减压抗震装置第一保温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用新型减压抗震装置防腐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外层1、装饰层11、防水腻子层12、防火涂层13、防腐层14、防腐油漆涂层141、塑料层142、树脂基层143、第一保温层2、硅酸盐保温层21、保温粘结胶浆层22、聚氨酯发泡层23、第一横向加强层3、竖向加强层4、减震层5、支撑凸起51、支撑架52、第一吸音棉层53、第二横向加强层6、第一龙骨61、第二龙骨62、斜撑63、隔音层64、第二吸音棉层641、隔音毡642、阻尼隔音板643、第二保温层7、第二外层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6,一种建筑用新型减压抗震装置,包括第一外层1,第一外层1包括装饰层11、防水腻子层12、防火涂层13和防腐层14,装饰层11与防水腻子层12一侧粘贴相连,防水腻子层12另一侧粘贴覆盖有防火涂层13,防火涂层13另一侧粘贴覆盖有防腐层14,装饰层11起到装饰的作用,防水腻子层12是由防水腻子粉组成,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防火涂层13能够起到一定的防火效果。防腐层14包括防腐油漆涂层141、塑料层142和树脂基层143,防腐油漆涂层141与防火涂层13粘贴相连,防腐油漆涂层141另一侧粘贴覆盖有塑料层142,塑料层142另一侧粘贴覆盖有树脂基层143,防腐油漆涂层141、塑料层142和树脂基层143均具有较好的防腐效果,其大大提高了该减压抗震墙体内部的防腐性能,延长了墙体的使用寿命。第一外层1一侧粘贴覆盖有第一保温层2,第一保温层2包括硅酸盐保温层21、保温粘结胶浆层22和聚氨酯发泡层23,硅酸盐保温层21一侧与树脂基层143粘贴相连,硅酸盐保温层21另一侧粘贴覆盖有保温粘结胶浆层22,保温粘结胶浆层22另一侧粘贴覆盖有聚氨酯发泡层23,硅酸盐保温层21、保温粘结胶浆层22和聚氨酯发泡层23均具有保温的效果,能够保证室内的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处于相对比较平衡的状态,提高居住的舒适度。第一保温层2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横向加强层3,第一横向加强层3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减震层5,减震层5内部均匀间隔固定安装有多个竖向加强层4,减震层5包括支撑凸起51、支撑架52和第一吸音棉层53,支撑凸起51固定安装于第一横向加强层3和第二横向加强层6之间,支撑凸起51凸起的内部焊接有“U”型支撑架52,支撑架52使得支撑凸起51内部的支撑强度增加,支撑凸起51截面为“S”型结构,当两侧的加强层受到力的作用时,支撑凸起51会对力起到缓冲减压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该墙体内部的减压抗震效果,支撑架52内部填充有第一吸音棉层53,并且吸音棉层53与支撑凸起51两侧的空隙相结合,具有一定的隔音效果。减震层5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横向加强层6,第二横向加强层6包括第一龙骨61、第二龙骨62和斜撑63,第一龙骨61均匀垂直交叉设有多个,第一龙骨61一侧均匀焊接有斜撑63,斜撑63另一侧焊接有第二龙骨62,第二龙骨62与第一龙骨61相互平行,第一龙骨61和第二龙骨62在斜撑63的支撑下具有较好的支撑强度,第二横向加强层6、竖向加强层4以及第一横向加强层3的结构相同,第二横向加强层6另一侧粘贴覆盖有第二保温层7,第二保温层7和第一保温层12的结构相同,第二保温层7另一侧粘贴覆盖有第二外层8,第二外层8和第一外层1的结构相同。实施例2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新型减压抗震装置,包括第一外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层(1)一侧粘贴覆盖有第一保温层(2),所述第一保温层(2)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横向加强层(3),所述第一横向加强层(3)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减震层(5),所述减震层(5)内部均匀间隔固定安装有多个竖向加强层(4),所述减震层(5)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横向加强层(6),所述第二横向加强层(6)另一侧粘贴覆盖有第二保温层(7),所述第二保温层(7)另一侧粘贴覆盖有第二外层(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新型减压抗震装置,包括第一外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层(1)一侧粘贴覆盖有第一保温层(2),所述第一保温层(2)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横向加强层(3),所述第一横向加强层(3)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减震层(5),所述减震层(5)内部均匀间隔固定安装有多个竖向加强层(4),所述减震层(5)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横向加强层(6),所述第二横向加强层(6)另一侧粘贴覆盖有第二保温层(7),所述第二保温层(7)另一侧粘贴覆盖有第二外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新型减压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层(1)包括装饰层(11)、防水腻子层(12)、防火涂层(13)和防腐层(14),所述装饰层(11)与所述防水腻子层(12)一侧粘贴相连,所述防水腻子层(12)另一侧粘贴覆盖有防火涂层(13),所述防火涂层(13)另一侧粘贴覆盖有防腐层(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新型减压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层(14)包括防腐油漆涂层(141)、塑料层(142)和树脂基层(143),所述防腐油漆涂层(141)与所述防火涂层(13)粘贴相连,所述防腐油漆涂层(141)另一侧粘贴覆盖有塑料层(142),所述塑料层(142)另一侧粘贴覆盖有树脂基层(14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新型减压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层(2)包括硅酸盐保温层(21)、保温粘结胶浆层(22)和聚氨酯发泡层(23),所述硅酸盐保温层(21)一侧与所述树脂基层(1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椅
申请(专利权)人:李小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