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充专利>正文

一种免拆模装配式房屋结构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135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免拆模装配式房屋结构体系,由免拆模柱(1)、剪力墙(2)、叠合梁(3)和叠合板(4)构成;所述的免拆模柱(1)由柱预制免拆模块(5)和钢筋混凝土(9)组成;所述的剪力墙(2)由墙预制免拆模板(6)和钢筋混凝土(9)组成;所述的叠合结构梁(3)由梁预制免拆模块(7)和钢筋混凝土(9)组成;所述的叠合板(4)由预制底板(8)和上部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10)组成;所述的免拆模柱(1)和叠合梁(3)组成框架结构受力单元;所述的剪力墙(2)和叠合梁(3)组成剪力墙结构受力单元;所述的叠合梁(3)和叠合板(4)组成楼盖结构受力单元。

A structure system of assembled house without removing form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拆模装配式房屋结构体系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指一种免拆模装配式房屋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经历了迅猛的快速发展阶段,如今已成长为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在我国城镇化浪潮中,建筑业为我国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和提高做出了十分巨大的贡献。我国建筑业规模十分庞大,从业人数数量十分巨大,每年房地产开发竣工总面积在全球也是遥遥领先,毫不夸张的说,我国建筑业基建能力在全球都具有影响力。但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由于缺失建筑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当前我国建筑业施工方式仍多以粗放式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为主,施工过程仍需要投入大量的建筑工人进行手工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建筑业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到来,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建筑业现阶段的生产模式能否可持续发展,建筑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是政府部门和行业从业者面正在探索的答案。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建筑产业化逐渐成为人们的答案,大力发展装配式结构成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目前已有的装配式结构体系,其基本思路是将主体结构中的梁、柱、墙、板等各构件,在工厂预制生产完成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再将个构件吊装就位。这种装配式结构体系相对于传统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具备较大的技术创新性,开启了建筑产业化的新高潮,但其单个预制构件自重和尺寸都较大,对运输工具和吊装设备要求高,这种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性和刚度较弱,抗震冲击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免拆模装配式房屋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采用尺寸和重量均较小的预制模块,这种模块在工厂预制,机械化程度高,运输方便,而且这种结构体系具有施工便利,构件连接节点整体性好,适用普通运输工具和吊装设备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免拆模装配式房屋结构体系,由免拆模柱、剪力墙、叠合梁和叠合板构成;所述的免拆模柱由柱预制免拆模块和钢筋混凝土组成;所述的剪力墙由墙预制免拆模板和钢筋混凝土组成;所述的叠合结构梁由梁预制免拆模块和钢筋混凝土组成;所述的叠合板由预制底板和上部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组成;所述的免拆模柱和叠合梁组成框架结构受力单元;所述的剪力墙和叠合梁组成剪力墙结构受力单元;所述的叠合梁和叠合板组成楼盖结构受力单元。为实现上述免拆模装配式房屋结构体系,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施工面标高处,绑扎免拆模柱或剪力墙钢筋笼,根据需求预留型钢接头,将墙预制免拆模板和柱预制免拆模块吊装就位,成组放置,拼装成型;(2)浇筑免拆模结构柱和剪力墙核心区混凝土;(3)安装楼盖支模架,铺设梁预制免拆模块和预制底板;(4)绑扎叠合梁和叠合板钢筋,或者连接柱端和梁端型钢接头;(5)浇筑叠合梁和叠合板上部混凝土叠合层,振捣密实,表面抹平。免拆模块、预制底板由工厂预制,这些免拆模块、预制底板尺寸不大,重量较轻,适用于普通的运输工具和吊装设备,免拆模块运输到现场后,拼装施工也十分简单,预制模块通过对拉螺栓连接成整体,起到模板的作用。待核心区混凝土硬化后,预制模块可以起到保护层的作用。由于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过程与现浇结构基本相同,梁柱节点的整体性好、刚度大,抗震抗冲击性好。叠合梁和预制底板上部现浇混凝土形成楼盖结构受力单元,楼盖整体性强。免拆模柱和叠合梁端部设有型钢接头。在免拆模柱和叠合梁端部预留有型钢接头,方便现场将两者连接,协同受力,形成共同受力单元。叠合梁也可采用钢梁、预制梁或其他形式的叠合梁。该免拆模装配式房屋结构体系施工便利,施工速度快,构件连接节点整体性好,免拆模块、预制底板生产简单,尺寸小,重量轻,运输方便,对运输工具和吊装设备要求低,符合建筑产业化、大规模生产的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免拆模装配式房屋结构体系的结构示意图,1为免拆模柱,2为剪力墙,3为叠合梁,4为叠合板。图2为免拆模柱的结构示意图,5为柱预制免拆模块,9为钢筋混凝土。图3为剪力墙的结构示意图;6为墙预制免拆模板。图4为剪力墙另一实施例。图5为墙预制免拆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叠合梁的结构示意图;7为梁预制免拆模块,11为型钢接头。图7为叠合板的结构示意图,8为预制底板,10为混凝土叠合层。图8为本专利技术免拆模装配式房屋结构体系中型钢接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如附图1—8所示,一种免拆模装配式房屋结构体系,由免拆模柱1、剪力墙2、叠合梁3和叠合板4构成;所述的免拆模柱1由柱预制免拆模块5和钢筋混凝土9组成;所述的剪力墙2由墙预制免拆模板6和钢筋混凝土9组成;所述的叠合结构梁3由梁预制免拆模块7和钢筋混凝土9组成;所述的叠合板4由预制底板8和混凝土叠合层10组成;所述的免拆模柱1和叠合梁3组成框架结构受力单元;所述的剪力墙2和叠合梁3组成剪力墙结构受力单元;所述的叠合梁3和叠合板4组成楼盖结构受力单元。为实现上述免拆模装配式房屋结构体系,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施工面标高处,绑扎免拆模柱1或剪力墙钢筋笼,根据需求预留型钢接头11,将墙预制免拆模板6和柱预制免拆模块5吊装就位,成组放置,拼装成型;(2)浇筑免拆模柱1和剪力墙2核心区混凝土;(3)安装楼盖支模架,铺设梁预制免拆模块7和预制底板8;(4)绑扎叠合梁3和叠合板4钢筋,或者连接柱端和梁端型钢接头11;(5)浇筑叠合梁和叠合板上部混凝土叠合层10,振捣密实,表面抹平。在免拆模柱1和叠合梁3端部预留有型钢接头11,方便现场将两者连接,协同受力,形成共同受力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拆模装配式房屋结构体系,由免拆模柱(1)、剪力墙(2)、叠合梁(3)和叠合板(4)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免拆模柱(1)由柱预制免拆模块(5)和钢筋混凝土(9)组成;所述的剪力墙(2)由墙预制免拆模块(6)和钢筋混凝土(9)组成;所述的叠合结构梁(3)由梁预制免拆模块(7)和钢筋混凝土(9)组成;所述的叠合板(4)由预制底板(8)和上部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10)组成;所述的免拆模柱(1)和叠合梁(3)组成框架结构受力单元;所述的剪力墙(2)和叠合梁(3)组成剪力墙结构受力单元;所述的叠合梁(3)和叠合板(4)组成楼盖结构受力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拆模装配式房屋结构体系,由免拆模柱(1)、剪力墙(2)、叠合梁(3)和叠合板(4)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免拆模柱(1)由柱预制免拆模块(5)和钢筋混凝土(9)组成;所述的剪力墙(2)由墙预制免拆模块(6)和钢筋混凝土(9)组成;所述的叠合结构梁(3)由梁预制免拆模块(7)和钢筋混凝土(9)组成;所述的叠合板(4)由预制底板(8)和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绪红吴方伯吴充蒋文徐静
申请(专利权)人:吴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