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装配式一字形混合连肢墙,包括呈一字形排列连接的第一墙单元和第二墙单元,第一墙单元和第二墙单元均为预制构件,两者之间通过接缝后浇带连接。本技术使用钢梁替代混凝土梁,使用型钢柱替代边缘约束钢筋混凝土暗柱,使得混合连肢墙比传统连肢墙拥有更好的耗能能力和抗连续倒塌能力,而且工厂预制与现场安装同时进行,解决施工现场湿作业量大、建筑垃圾多的问题,便于满足建筑使用要求和简化装配工序;接缝短梁对接焊后,墙单元间已经形成较大刚度,有利于施工过程中墙体的稳定,省去了预制剪力墙做临时支撑的工序,保证了施工效率。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混合连肢墙施工。【专利说明】装配式一字形混合连肢墙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的连肢墙,特别是一种装配式混合连肢墙。
技术介绍
高层建筑结构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解决城镇人口不断增长与城市用地逐渐短缺矛盾的必然选择,而连肢墙结构体系是高层建筑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根据以往实测资料,连肢墙体系既继承了单纯剪力墙工程造价低廉、抗侧刚度大等优点,又体现出了在强震作用下连梁屈服耗能、减少大量裂缝集中于墙体底部,以降低震后修复成本的优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配式一字形混合连肢墙,包括呈一字形排列连接的第一墙单元(1)和第二墙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单元(1)和第二墙单元(2)均为预制构件,两者之间通过接缝后浇带(3)连接;所述第一墙单元(1)包括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1.1)、分别竖立于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1.1)内部两端的第一墙单元钢柱(1.2)和第一墙单元接缝柱(1.4)以及位于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1.1)内部的第一墙单元钢筋骨架(1.8);所述第一墙单元钢柱(1.2)的上下两端均超出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1.1),位于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1.1)内的第一墙单元钢柱(1.2)的上端沿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海陆,苏明周,石韵,孙建运,金晓飞,刘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