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相间析出强化的低活化铁素体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90302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02
一种低活化铁素体钢及其制备方法。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低活化铁素体钢包括C:0.04%~0.07%、Cr:8.5%~9.5%、W:0.5%~1.5%、V:0.15%~0.25%、Si:0.1%~0.2%、Mn:0.3%~0.6%、Ti:0.16%~0.28%和余量的Fe。所述方法包括:制备含有所述质量百分比的C、Cr、W、V、Si、Mn、Ti和Fe的合金材料;将所述合金材料进行奥氏体化;将奥氏体化后的合金材料进行等温铁素体相变;完成所述等温铁素体相变后,进行冷却。本申请的低活化铁素体钢具有良好的组织稳定性和抗高温蠕变性能,有望满足下一代聚变实验堆结构材料在高温和高辐照强度下服役的设计需求,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操作性高。

A kind of low activation ferritic steel strengthened by interphase precipita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相间析出强化的低活化铁素体钢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涉及低活化铁素体钢的制备领域,尤指一种新型的相间析出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变堆材料是制约商业化可控核聚变实现的三大瓶颈之一,低活化马氏体/铁素体钢因在抗辐照肿胀、热膨胀系数、高热导率、较好耐液态金属腐蚀等方面的出色表现,而成为聚变堆包层和第一壁/偏滤器的候选材料。目前国内外研发试验中的聚变堆用低活化钢铁材料通常是在传统耐热钢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利用淬火-回火工艺在马氏体基体中形成大量的弥散分布碳化物析出,利用这些碳化物对位错、马氏体板条界的钉扎作用等提高材料的服役性能。研究表明,回火后的马氏体中存在多种碳化物析出相,包括M23C6、MX等。在服役过程中,材料的组织稳定性与材料的服役性能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MX的粗化速度远远小于M23C6,即其稳定性更高。另一方面,回火马氏体的板条也存在合并的趋势,不利于蠕变性能的发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反应堆服役温度和辐照强度的进一步提高(下一阶段需要攻克的服役温度为650℃),而现有的低活化马氏体/铁素体钢的抗蠕变、抗辐照等性能已无法满足需求,因此亟需提出新的材料设计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纳米相间析出强化的低活化铁素体钢及其制备方法,该低活化铁素体钢具有良好的组织稳定性和抗高温蠕变性能,有望满足下一代聚变实验堆结构材料在高温和高辐照强度下服役的设计需求,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操作性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活化铁素体钢,低活化铁素体钢包括C(碳)、Cr(铬)、W(钨)、V(钒)、Si(硅)、Mn(锰)、Ti(钛)和Fe(铁)。具体地,以质量百分比计,本申请提供的低活化铁素体钢包括C:0.04%~0.07%、Cr:8.5%~9.5%、W:0.5%~1.5%、V:0.15%~0.25%、Si:0.1%~0.2%、Mn:0.3%~0.6%、Ti:0.16%~0.28%和余量的Fe。在本申请的实施方案中,本申请提供的低活化铁素体钢可以由C:0.04%~0.07%、Cr:8.5%~9.5%、W:0.5%~1.5%、V:0.15%~0.25%、Si:0.1%~0.2%、Mn:0.3%~0.6%、Ti:0.16%~0.28%和余量的Fe组成。在本申请的实施方案中,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低活化铁素体钢可以包括C:0.055%~0.065%、Cr:8.5%~9%、W:0.9%~1%、V:0.2%~0.25%、Si:0.13%~0.15%、Mn:0.4%~0.5%、Ti:0.18%~0.23%和余量的Fe。在本申请的实施方案中,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低活化铁素体钢可以由C:0.055%~0.065%、Cr:8.5%~9%、W:0.9%~1%、V:0.2%~0.25%、Si:0.13%~0.15%、Mn:0.4%~0.5%、Ti:0.18%~0.23%和余量的Fe组成。在本申请的实施方案中,Ti与C的质量比可以为3~4:1。在本申请的实施方案中,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低活化铁素体钢可以由C:0.06%、Cr:9%、W:1%、V:0.2%、Si:0.15%、Mn:0.45%、Ti:0.2%和余量的Fe基体组成。在本申请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低活化铁素体钢为具有相间析出形貌的铁素体钢,基本没有M23C6析出相,仅以MX析出相作为析出强化相。在本申请的实施方案中,所述MX析出相可以在所述低活化铁素体钢的晶粒内部成列排列。本申请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低活化铁素体钢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含有所述质量百分比的C、Cr、W、V、Si、Mn、Ti和Fe的合金材料;将所述合金材料进行奥氏体化;将奥氏体化后的合金材料进行等温铁素体相变;完成所述等温铁素体相变后,进行冷却。在本申请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等温铁素体相变的温度可以为650℃~675℃,时间可以为2.5小时~4小时。在本申请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奥氏体化的温度可以为980℃~1080℃,时间可以为30min以上。本申请在低活化马氏体/铁素体钢中引入Ti元素,通过等温铁素体相变形成了具有相间析出形貌的铁素体组织。该组织的特点是:(1)基体为铁素体组织;(2)组织中基本没有M23C6析出相(即在光镜中观察不到密集或连续的M23C6析出相),仅以MX相作为析出强化相;(3)析出的MX相具有典型的相间析出形貌,在铁素体晶粒内部成列排列,且析出的MX相的排列密度远高于传统的经淬火-回火工艺得到的低活化马氏体/铁素体钢。上述相间析出形貌的存在提高了低活化铁素体钢在高温服役下的组织稳定性,从而大幅提高了其高温抗蠕变性能。经检测,本申请的低活化铁素体钢的室温硬度与传统低活化钢相当,高温强度和蠕变性能优于传统低活化钢或与之相当。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制得的低活化铁素体钢的光镜图片;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制得的低活化铁素体钢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片;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2制得的低活化铁素体钢的光镜图片;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2制得的低活化铁素体钢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片;图5为本申请对比例1制得的铁素体钢的光镜图片;图6为本申请对比例2制得的铁素体钢的光镜图片;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制1得的低活化铁素体钢和目前主流钢材料的高温强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1制得的低活化铁素体钢和目前主流钢材料在650℃服役温度下的高温蠕变性能对比;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在不同的等温铁素体相变温度下制得的低活化铁素体钢在室温下的显微硬度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实施例1以质量百分比计,本实施例的低活化铁素体钢由0.06%的C、9%的Cr、1%的W、0.2%的V、0.15%的Si、0.45%的Mn、0.2%的Ti和余量的Fe基体组成。本实施例的低活化铁素体钢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得到:(1)通过冶炼得到含有所述质量百分比的C、Cr、W、V、Si、Mn、Ti和Fe的合金材料,包括使用浇注成的钢锭进行锻造后热轧,控制终轧温度在950℃-840℃之间,轧制完成后水冷至室温;(2)将步骤(1)得到的合金材料放入马弗炉中,在1050℃下保温1小时进行奥氏体化;(3)将步骤(2)得到的合金材料在665℃的马弗炉中保温2.5小时进行等温铁素体相变;(4)将完成等温铁素体相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活化铁素体钢,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低活化铁素体钢包括C:0.04%~0.07%、Cr:8.5%~9.5%、W:0.5%~1.5%、V:0.15%~0.25%、Si:0.1%~0.2%、Mn:0.3%~0.6%、Ti:0.16%~0.28%和余量的Fe。/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活化铁素体钢,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低活化铁素体钢包括C:0.04%~0.07%、Cr:8.5%~9.5%、W:0.5%~1.5%、V:0.15%~0.25%、Si:0.1%~0.2%、Mn:0.3%~0.6%、Ti:0.16%~0.28%和余量的F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活化铁素体钢,其中,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低活化铁素体钢包括C:0.055%~0.065%、Cr:8.5%~9%、W:0.9%~1%、V:0.2%~0.25%、Si:0.13%~0.15%、Mn:0.4%~0.5%、Ti:0.18%~0.23%和余量的F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活化铁素体钢,其中,Ti与C的质量比为3~4: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活化铁素体钢,其中,Ti与C的质量比为3~4:1。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朱加宁周晓胜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