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标定聚合酶链式反应荧光信号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8994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标定聚合酶链式反应荧光信号的方法,通过两组(或多组)发射光强和荧光值确定初始发射光强值。再使用初始发射光强对第1孔进行连续扫描15次,15次扫描测试得到的荧光值均在所需区间范围内,此单孔光强标定完毕,记录数据;然后执行下一孔的标定,直到所有孔都标定完,第2~n孔的标定均用所得初始发射光强开始执行进行标定。可以将人从繁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更具创新性的工作,同时,自动标定结果无主观因素干扰,结果一致性优于手动标定。为仪器的生产提供了大大的便利。

Automatic calibration of fluorescence signal in PC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标定聚合酶链式反应荧光信号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标定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标定聚合酶链式反应荧光信号的方法。
技术介绍
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或R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PCR基因扩增仪是利用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特定DNA扩增的一种仪器设备,是分子生物学研究极其重要的工具,主要应用于病原体检测、药物疗效考核、肿瘤基因检测、基因表达研究、转基因研究、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突变分析等细分研究方向,在食品检测、临床检验、疾病控制、检验检疫、科研实验室、食品安全、化妆品检测、环境卫生等生命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PCR反应中,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分析,分析的都是PCR的终产物。若想分析未经PCR放大的起始模板量,则需借助RT-qPCR技术。RT-qPCR技术即是在PCR的反应过程中加入荧光探针。一种荧光探针的5’端标记有报告基团R可发出荧光信号,3’端标记有荧光淬灭基团Q可吸收荧光信号。当探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标定聚合酶链式反应荧光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1)针对第1孔进行标定,确定初始发射光强:输入两个发射光强值1、2和目标荧光值及目标荧光值区间范围,光强值2>光强值1,使用两个发射光强值1、2扫描照射第1孔的荧光试剂,记录输出荧光值1、2,根据目标荧光值及区间范围判断输出荧光值1、2是否在所需区间范围内;/n如有一个在区间一个不在区间,则在区间内的对应发射光强作为初始发射光强;如果两个荧光值均在所需区间范围内,则取两者的对应的发射光强平均值作为初始发射光强值;如果两个荧光值均不在所需区间范围内,则根据发射光强值与荧光值的线性对应关系选取目标荧光值区域对应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标定聚合酶链式反应荧光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针对第1孔进行标定,确定初始发射光强:输入两个发射光强值1、2和目标荧光值及目标荧光值区间范围,光强值2>光强值1,使用两个发射光强值1、2扫描照射第1孔的荧光试剂,记录输出荧光值1、2,根据目标荧光值及区间范围判断输出荧光值1、2是否在所需区间范围内;
如有一个在区间一个不在区间,则在区间内的对应发射光强作为初始发射光强;如果两个荧光值均在所需区间范围内,则取两者的对应的发射光强平均值作为初始发射光强值;如果两个荧光值均不在所需区间范围内,则根据发射光强值与荧光值的线性对应关系选取目标荧光值区域对应的理想发射光强值3,用发射光强值3扫描照射第1孔的荧光试剂,记录输出荧光值3,如荧光值3落在所需区间范围内则发射光强值3为初始发射光强,进行下一步,否则重复返回重新选取初始光强值1、2,重复测试,直到得到初始发射光强;
2)使用得到的初始发射光强对第1孔进行连续扫描15次,15次扫描测试得到的荧光值均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旭军薛晓辉王振煜郭彩虹崔桐张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