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印用高牢度水性聚氨酯转移胶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941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胶印用高牢度水性聚氨酯转移胶水,该聚氨酯转移胶水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二环己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12‑15份、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6‑20份、苯聚氧亚烷基二醇20‑28份、聚四亚甲基醚二醇25‑32份、聚丙二醇3‑8份、环氧树脂2‑6份、小分子扩链剂3‑5份、亲水扩链剂3‑4份、催化剂1‑1.5份、中和剂2‑3.5份、氨基硅烷偶联剂0.3‑0.8份、消泡剂0.5‑0.8份、乙醇2‑4份、丙酮10‑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水性聚氨酯转移胶水牢度高,稳定性强,具有优异的粘结强度和附着力,耐折性好,胶带反拉无透光点,抗倒光性好,UV胶印油墨不爆口。

High fastness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transfer glue for offset pri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印用高牢度水性聚氨酯转移胶水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移胶
,具体涉及一种胶印用高牢度水性聚氨酯转移胶水。
技术介绍
胶印是平版印刷的一种,很简单的讲胶印就是借助于胶皮(橡皮布)将印版上的图文传递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方式,也正是橡皮布的存在,这种印刷方式得名。胶皮在印刷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它可以很好的弥补承印物表面的不平整,使油墨充分转移,它可以减小印版上的水(水在印刷中的作用见后)向承印物上的传递等等。目前胶印所用转移胶水一般为丙烯酸体系,但是其仍具有一定缺陷,丙烯酸体系转移胶水附着力好的,油墨易爆口;而爆口好的,抗倒光就差。因此研发附着力好的同时不爆口且抗倒光性好的胶水十分必要。水性聚氨酯是以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的新型聚氨酯体系,也称水分散聚氨酯、水系聚氨酯或水基聚氨酯。水性聚氨酯以水为分散介质,具有无毒、不易燃烧、不污染环境、节能、安全可靠等优点,符合绿色工业的发展要求,因此近年来水性聚氨酯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国内外的重视。目前水性聚氨酯转移胶水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申请号为CN201610902229.3的国内专利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转移胶的制备方法,该涂料包括以下组分:聚碳酸酯二醇、聚酯二元醇、氢化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亲水性扩链剂、扩链剂、中和剂、N-甲基吡咯烷酮;制备工艺包括:备料、原料混合加热脱水、预聚物合成、预聚物中和分散、扩链脱溶乳化。该专利技术的聚氨酯转移胶具有优良的抗热粘花、附着力好,耐折性好,适合胶印、凹印等各种印刷工艺。但是随着胶印技术打发展,对于转移胶水的附着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转移胶水进行进一步改进,而在改进附着力同时,制备的转移胶水不爆口且抗倒光性好也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印用高牢度水性聚氨酯转移胶水,稳定性强,具有优异的粘结强度和附着力,耐折性好,胶带反拉无透光点,抗倒光性好,UV胶印油墨不爆口。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胶印用高牢度水性聚氨酯转移胶水,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二环己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12-15份、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6-20份、苯聚氧亚烷基二醇20-28份、聚四亚甲基醚二醇25-32份、聚丙二醇3-8份、环氧树脂2-6份、小分子扩链剂3-5份、亲水扩链剂3-4份、催化剂1-1.5份、中和剂2-3.5份、氨基硅烷偶联剂0.3-0.8份、消泡剂0.5-0.8份、乙醇2-4份、丙酮10-15份。优选的,所述苯聚氧亚烷基二醇的羟值为150-300mgKOH/g。优选的,所述聚四亚甲基醚二醇的分子量为1000-2000。优选的,所述环氧树脂为环氧树脂604。优选的,所述聚丙二醇为聚丙二醇2000或聚丙二醇3000。优选的,所述小分子扩链剂为三羟甲基丙烷、1,2-丙二醇、1,4-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的,所述亲水扩链剂为二羟甲基丙酸或二羟甲基丁酸。优选的,所述催化剂为辛酸亚锡;所述中和剂为三乙胺或氨水;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为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或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消泡剂为BYK-025或BYK-028。本专利技术胶印用高牢度水性聚氨酯转移胶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配方比称取各原料;(2)将苯聚氧亚烷基二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聚丙二醇、环氧树脂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小分子扩链剂,搅拌均匀后,加入二环己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控制温度为75-85℃,搅拌10-15min后,滴加催化剂,然后搅拌反应60-90min;加入亲水扩链剂、氨基硅烷偶联剂以及乙醇,然后继续在75-85℃下搅拌反应60-90min,再加入丙酮,再继续在75-85℃下搅拌反应60-90min,得预聚物;(3)将预聚物的温度降至40-50℃,加入中和剂,加水快速搅拌,水的用量为预聚物总质量1.8-2.5倍;持续搅拌60-90min,将预聚物充分分散;然后脱除丙酮,并加入消泡剂搅拌均匀,制备得到所述水性聚氨酯转移胶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的水性聚氨酯转移胶水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其牢度高,具有优异的粘结强度和附着力,剥离性能好。2、本专利技术产品在150次对折实验后未出现脱落、露底现象,表明耐折性能强,明显优于现有技术中转移胶水的耐折性。3、由本专利技术水性聚氨酯转移胶水得到的胶带反拉无透光点,抗倒光性好,UV胶印油墨不爆口。在胶印
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苯聚氧亚烷基二醇为三井化学SKC聚氨酯公司生产的羟值为160mgKOH/g或281mgKOH/g的苯聚氧亚烷基二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为韩国巴斯夫BASF公司生产的分子量为1000或2000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实施例1:一种胶印用高牢度水性聚氨酯转移胶水,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各原料:二环己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13份、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8份、苯聚氧亚烷基二醇(羟值为281mgKOH/g)25份、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分子量为2000)30份、聚丙二醇30005份、环氧树脂6045份、三羟甲基丙烷4份、二羟甲基丙酸3份、辛酸亚锡1份、三乙胺3份、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0.5份、消泡剂BYK-0250.6份、乙醇3份、丙酮12份。(2)将苯聚氧亚烷基二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聚丙二醇3000、环氧树脂604搅拌均匀,然后加入三羟甲基丙烷,搅拌均匀后,加入二环己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控制温度为80℃,搅拌12min后,滴加辛酸亚锡,然后搅拌反应80min;加入二羟甲基丙酸、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以及乙醇,然后继续在80℃下搅拌反应70min,再加入丙酮,再继续在80℃下搅拌反应70min,得预聚物。(3)将预聚物得温度降至45℃,加入三乙胺,加水快速搅拌,水的用量为预聚物总质量2.2倍;持续搅拌80min,将预聚物充分分散;然后脱除丙酮,并加入消泡剂BYK-025搅拌均匀,制备得到所述水性聚氨酯转移胶水。实施例2:一种胶印用高牢度水性聚氨酯转移胶水,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各原料:二环己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12份、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7份、苯聚氧亚烷基二醇(羟值为160KOH/g)26份、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分子量为2000)28份、聚丙二醇20005份、环氧树脂6045份、1,2-丙二醇4份、二羟甲基丁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胶印用高牢度水性聚氨酯转移胶水,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二环己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12-15份、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6-20份、苯聚氧亚烷基二醇20-28份、聚四亚甲基醚二醇25-32份、聚丙二醇3-8份、环氧树脂2-6份、小分子扩链剂3-5份、亲水扩链剂3-4份、催化剂1-1.5份、中和剂2-3.5份、氨基硅烷偶联剂0.3-0.8份、消泡剂0.5-0.8份、乙醇2-4份、丙酮10-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胶印用高牢度水性聚氨酯转移胶水,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二环己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12-15份、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6-20份、苯聚氧亚烷基二醇20-28份、聚四亚甲基醚二醇25-32份、聚丙二醇3-8份、环氧树脂2-6份、小分子扩链剂3-5份、亲水扩链剂3-4份、催化剂1-1.5份、中和剂2-3.5份、氨基硅烷偶联剂0.3-0.8份、消泡剂0.5-0.8份、乙醇2-4份、丙酮1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印用高牢度水性聚氨酯转移胶水,其特征在于,所述苯聚氧亚烷基二醇的羟值为150-300mgKOH/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印用高牢度水性聚氨酯转移胶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亚甲基醚二醇的分子量为1000-2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印用高牢度水性聚氨酯转移胶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环氧树脂6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印用高牢度水性聚氨酯转移胶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二醇为聚丙二醇2000或聚丙二醇30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印用高牢度水性聚氨酯转移胶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扩链剂为三羟甲基丙烷、1,2-丙二醇、1,4-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其兴孙晓泽崔秋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奥德美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