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聚合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聚合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属于新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自光引发剂的概念首次在1968年德国Bayer公司开发的环保节能型UV固化涂料中提出后,世界各国相继将光引发剂应用于多种UV固化产品的开发。近年来,随着节能环保法规的日益完善,对UV固化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也对光引发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光引发剂为小分子光引发剂,其存在易挥发、易迁移、低引发效率、高黏度、易发黄和有气味等缺点,从而难以满足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的快速而又环保的发展需求。而大分子光引发剂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这是由于大分子光引发剂在分子链上含有多个光活性基团,在光照条件下可产生自由基;自由基进一步引发官能团单体进行聚合,使其具有高活性、低挥发性、低毒环保、混容性及低迁移性等优异性能。但是大分子光引发剂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引发效率一般,成本过高等。因此,新型大分子光引发剂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开发出能够一种既可以自引发成为大分子引发剂,也可以交联聚合,从而避免了传统光引发剂存在的易挥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聚合光引发剂,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聚合光引发剂,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中,x=2-3;-R1、-R2、-R3为-OCH3、-Cl、-CH3、-C6H6、-H中任一种,-R1、-R2、-R3为相互独立的取代基。
2.一种可聚合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将1mol芹菜素(A)、1-1.2mol溴代烷烃(B)、1-1.2mol碳酸钾加入到80mol有机溶剂a中,加热至110-130℃强力搅拌1-3h,冷却,静置后,将溶液进行真空浓缩,残留组分得到富集;缓缓加入90mol水,搅拌30min,再加入100mol有机溶剂b,搅拌30min,静置分层,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过滤,旋蒸,得到中间产物I;
步骤(2):将1molI、1-1.2mol仲氨结构衍生物(C)加入到50mol无水有机溶剂a中,加热至75-85℃,强力搅拌2-5h,冷却,静置,真空浓缩;缓缓加入70mol水,搅拌30min,再加入100mol有机溶剂b,搅拌30min,静置分层,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过滤,旋蒸,得到中间产物II;
步骤(3):将1molII、1-1.2mol溴代烷烃(B)、1-1.2mol碳酸钾加入到80mol有机溶剂a中,加热至110-130℃强力搅拌2-3h,冷却,静置后,将溶液进行真空浓缩,残留组分得到富集;缓缓加入90mol水,搅拌30min,再加入100mol有机溶剂b,搅拌30min,静置分层,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过滤,旋蒸,得到中间产物III;
步骤(4):将1molIII、1-1.2mol4-羟基二苯甲酮衍生物(D)、1-1.2mol碳酸钾加入到50mol有机溶剂a中,加热至120-130℃强力搅拌3-6h,冷却,静置后,将溶液进行真空浓缩,残留组分得到富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