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冲发动机级间隔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8544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脉冲发动机级间隔离装置。包括前端隔热层(1)、支架(2)、内隔热层(3)、后端隔热层(4)和金属破片(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级间隔离装置采用了椭球结构,其椭球圆心在后一脉冲侧,脉冲发动机前一脉冲工作压强大,后一脉冲工作压强小,相对于其他结构,如平板结构,对于承受同等大小的压强,椭球结构壁厚更小质量更轻,通过合理设计前后脉冲发动机装药结构,椭球结构占用的空间更小;金属破片采用“十”字型预制缺陷槽结构,其打开一致性好,可靠性高;级间隔离装置“四叶草”型结构通道,不会产生燃气壅塞,产生严重的燃气侧向冲刷,燃气通道流畅,脉冲发动机工作安全可靠。

A kind of interstage isolation device for pulse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脉冲发动机级间隔离装置
本技术属于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
,涉及一种脉冲发动机级间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级间隔离装置位于脉冲发动机前一脉冲和后一脉冲燃烧室之间,其是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简称脉冲发动机)实现能量分配的有效手段之一,它关系到脉冲发动机脉冲方案的成败,对脉冲发动机的战术性能起决定性作用,并直接影响脉冲发动机的安全性、可靠性。脉冲发动机利用级间隔离装置将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装药)分成若干部分,为实现多次关机和启动提供必要条件,合理分配推力及各脉冲间隔时间,实现导弹在飞行弹道上的最优控制和发动机能量的最优管理,显著提高导弹的动力射程。相关分析显示,在同等条件下,采用双脉冲发动机作为动力系统的导弹,其末速度可提高20%,射程可增大约20%~30%,空域可扩大1.5~2倍[1-2],因此级间隔离技术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能量管理途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外就在级间隔离技术获得了成果,在多种导弹型号上运用了此项技术,如美国的近程空地导弹(SRAM)AGM-69A/B、近程空地导弹(SRAM-2)AGM-131A/B、“标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脉冲发动机级间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隔热层(1)、支架(2)、内隔热层(3)、后端隔热层(4)和金属破片(5);前端隔热层(1)、支架(2)、后端隔热层(4)沿轴向有一一对应的结构通道(6);支架(2)是级间隔离装置主体部件,前端隔热层(1)通过模压工艺安装到支架(2)前端,后端隔热层(4)通过模压工艺安装到支架(2)后端,内隔热层(3)通过模压工艺安装到前端隔热层(1)、支架(2)、后端隔热层(4)的结构通道(6)内部;金属破片(5)通过轴向限位固定到后端隔热层(4)后端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脉冲发动机级间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隔热层(1)、支架(2)、内隔热层(3)、后端隔热层(4)和金属破片(5);前端隔热层(1)、支架(2)、后端隔热层(4)沿轴向有一一对应的结构通道(6);支架(2)是级间隔离装置主体部件,前端隔热层(1)通过模压工艺安装到支架(2)前端,后端隔热层(4)通过模压工艺安装到支架(2)后端,内隔热层(3)通过模压工艺安装到前端隔热层(1)、支架(2)、后端隔热层(4)的结构通道(6)内部;金属破片(5)通过轴向限位固定到后端隔热层(4)后端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发动机级间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文锋赵胜海张林孙子杰马少杰江海涛袁晓昱邓波阙胜才田瑞娟张艳郭祥天杨佳明龙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