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月祥专利>正文

一种对小角度产生缓冲作用的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774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铰链,尤其是涉及了一种对小角度产生缓冲作用的铰链,组成将两组活动拉杆件分别设在固定件轴孔左右两边的内侧面上,阻杆杆头左右两侧与固定件上两组活动拉杆件的底端连接,固定件上两组活动拉杆件的前端设有相连接的拉杆,绞臂联动件的下部内侧面上设有两组对称的钩臂,钩臂的钩头突出绞臂联动件的外部,当拉动铰链展开后绞臂联动件带动钩臂向上活动,钩臂并将活动拉杆件的拉杆向上提起,本对小角度产生缓冲作用的铰链,通过铰链与阻尼器的联动关节,开门时主动将阻尼器的阻杆引出让其阻尼器能提前预备产生阻力,让柜门在任何角度下关门都不会造成噪音。

A kind of hinge with buffer effect on small ang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小角度产生缓冲作用的铰链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铰链,尤其是涉及了一种对小角度产生缓冲作用的铰链。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家具的要求也有所提升,现有通常的柜门在打开关闭的过程中,柜门和柜门边角产生碰撞发出噪音,如果在办公室、学校、图书馆等地方产生较大的噪音会对周围造成影响,目前市面上会用阻尼器加装在铰链中达到关闭柜门时产生缓冲的作用,但现有的阻尼器和铰链之间关节联动性较差,在打开角度较小后关闭柜门时,阻尼器并不会被铰链的关节部件带动工作,失去原有的阻力功能的阻尼器会造成关门时产生不必要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小角度产生缓冲作用的铰链,本对小角度产生缓冲作用的铰链,通过铰链与阻尼器的联动关节,开门时主动将阻尼器的阻杆引出让其阻尼器能提前预备产生阻力,让柜门在任何角度下关门都不会造成噪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对小角度产生缓冲作用的铰链,由固定件、阻尼器、阻杆、活动拉杆件、拉杆、钩臂、绞臂联动件、活动绞臂、活动件、绞杯头、前置活动件组成,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柜体侧板边上,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小角度产生缓冲作用的铰链,组成为固定件(1)固定在柜体侧板边上,固定件(1)内设有内凹槽,在固定件(1)的内凹槽中固定设有阻尼器(2),阻尼器(2)头部设有阻杆(3),固定件(1)的表面上设有活动件(9),活动件(9)的顶头和活动绞臂(8)的末端连接,活动绞臂(8)的绞臂中部左右两边各设有活动孔,将绞臂联动件(7)的中部嵌入到活动绞臂(8)的中部,形成一个交叉“X”的铰接件,绞臂联动件(7)的末端和固定件(1)的前端连接结合,绞臂联动件(7)上部设有内槽,绞臂联动件(7)的内槽中设有收缩弹簧,绞臂联动件(7)的顶端和前置活动件(11)的末端相连接,绞杯头(10)的杯身设有收纳槽,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小角度产生缓冲作用的铰链,组成为固定件(1)固定在柜体侧板边上,固定件(1)内设有内凹槽,在固定件(1)的内凹槽中固定设有阻尼器(2),阻尼器(2)头部设有阻杆(3),固定件(1)的表面上设有活动件(9),活动件(9)的顶头和活动绞臂(8)的末端连接,活动绞臂(8)的绞臂中部左右两边各设有活动孔,将绞臂联动件(7)的中部嵌入到活动绞臂(8)的中部,形成一个交叉“X”的铰接件,绞臂联动件(7)的末端和固定件(1)的前端连接结合,绞臂联动件(7)上部设有内槽,绞臂联动件(7)的内槽中设有收缩弹簧,绞臂联动件(7)的顶端和前置活动件(11)的末端相连接,绞杯头(10)的杯身设有收纳槽,前置活动件(11)的顶端和绞杯头(10)的上部连接,活动绞臂(8)的顶端连接到绞杯收纳槽内的底部,其特征在于:固定件(1)的左右两边侧面上开有轴孔,将两组活动拉杆件(4)分别设在固定件(1)轴孔左右两边的内侧面上,通过轴杆将活动拉杆件(4)连接到固定件(1)的轴孔上,阻杆(3)杆头左右两侧与固定件(1)上两组活动拉杆件(4)的底端连接,活动轴将两组活动拉杆件(4)和阻杆(3)杆头连接一起,固定件(1)上两组活动拉杆件(4)的前端设有相连接的拉杆(5),绞臂联动件(7)的下部内侧面上设有两组对称的钩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月祥
申请(专利权)人:廖月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