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相类芬顿体系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87740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相类芬顿体系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它将纳米结构的铋铁氧多晶复合物加入到有机废水中,加酸调节至弱酸状态,于黑暗条件下吸附平衡,随后加入双氧水,于黑暗条件下进行多相类芬顿催化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回收铋铁氧多晶复合物,得处理后的废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磁性铋铁氧多晶复合物具备纳米晶自组装规则团簇结构,相比纳米颗粒,更易于从治理水体中分离,且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相比酸性(pH~3)条件下方可工作的传统芬顿体系,本发明专利技术铋铁氧多晶复合物在弱酸(pH≥4.5)水体便可有效激活双氧水分子释放大量羟基自由基用于有机废水治理,对有机污染物具有很好的降解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降低成本,避免因强酸体系造成二次污染。

A method of organic wastewater treatment with polyphase Fenton lik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相类芬顿体系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相类芬顿体系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和消毒副产物(DBPs)等新型环境污染物因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威胁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磺胺类药物作为一种抗生素和个人护理用品,是世界水环境的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由于其可生化性低,污水处理厂(WWTPs)对其去除效率低,且广泛使用导致细菌抗性和抗性基因,因此它被认为是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报道,在30个州的139条溪流中检测到的磺胺类药物最多。举个例子,磺胺甲恶唑(SMX)作为一种常见的磺胺类药在0.001–2μg/L的雨水、地下水和地表水中被检测到。在中国,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SMX占抗生素使用量的5%。有机物在自然光下的降解过程(光降解)及其环境行为是常被研究的一个主要机制。由于环境中降解副产物与母体磺胺类药物相比存在潜在的不良反应(如毒性),因此监测磺胺类药物(如SMX)在水体系中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一些机制已经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相类芬顿体系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纳米结构的铋铁氧多晶复合物加入到有机废水中,加酸调节pH至弱酸状态后,于黑暗条件下吸附平衡,随后加入双氧水,于黑暗条件下进行类芬顿催化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回收铋铁氧多晶复合物,即得处理后的废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相类芬顿体系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纳米结构的铋铁氧多晶复合物加入到有机废水中,加酸调节pH至弱酸状态后,于黑暗条件下吸附平衡,随后加入双氧水,于黑暗条件下进行类芬顿催化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回收铋铁氧多晶复合物,即得处理后的废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相类芬顿体系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铋铁氧多晶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铋盐、铁盐和柠檬酸按照1:1~3:5~8的摩尔比溶于浓度为1~3M的HNO3水溶液中,搅拌使混合液中的柠檬酸和Bi/Fe离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三核Bi/Fe-柠檬酸盐络合物;其中铁盐在所述HNO3水溶液中的添加浓度为0.5~2g/mL;
2)在剧烈搅拌下将浓度为10~15M的NaOH水溶液加入到步骤1)所得混合液中,使混合液中的三核Bi/Fe-柠檬酸盐络合物转化为具有丰富柠檬酸盐表面活性的Bi/Fe复合氢氧化物;其中所述NaOH水溶液与步骤1)中HNO3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5~20:1;
3)将步骤2)所得含Bi/Fe复合氢氧化物的混合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容器中,于80-110℃温度下搅拌反应10-15小时,使Bi/Fe复合氢氧化物进行低温脱水生成具有铋铁氧体的固体沉淀;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出铋铁氧体沉淀,所得铋铁氧体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后进行收集;
4)将步骤3)所得铋铁氧体加入到助溶剂中超声分散形成悬浮液,然后在搅拌作用下加入柠檬酸对悬浮液中的铋铁氧体悬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钟霆丁寅刘嘉炜赵峻赵佳金子彦龚思燕陈月刑文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赵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