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线式自动供料盘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704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线式自动供料盘机构,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顶部的同步带输送线,底板的顶部位于同步带输送线的两侧设置有轴承限位挡边,底板的顶部位于同步带输送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料盘供料模组和料盘回收模组,料盘供料模组包括设置在底板顶部的供料仓和设置在供料仓下方的上料顶升机构;料盘回收模组包括设置在底板顶部的收料仓和设置在收料仓下方的下料顶升机构。有益效果:通过在输送线的两端设置料盘供料模组和料盘回收模组,使流线式供料盘机构,一端供料,中间取料,一端回收;结构紧凑简洁,成本较低,维护方便,非常适合自动化组装行业。

A streamline type automatic feeding plate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线式自动供料盘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供料盘
,具体为一种流线式自动供料盘机构。
技术介绍
在自动化生产行业当中,自动供料系统已经成为其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3C行业当中,由于零件通常比较小,所以物料经常使用料盘来料,这就导致自动化生产作业中需要自动供料盘的机构,自动供料盘的机构种类较多,通常采用两套模组搬运的方式,一套用来供料,一套用来回收,还需要增加一个搬运料盘的机构;这种方式结构太复杂,成本较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流线式自动供料盘机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线式自动供料盘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线式自动供料盘机构,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顶部的同步带输送线,所述底板的顶部位于同步带输送线的两侧设置有轴承限位挡边,所述底板的顶部位于同步带输送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料盘供料模组和料盘回收模组,所述料盘供料模组包括设置在底板顶部的供料仓和设置在供料仓下方的上料顶升机构,两组所述第一料盘限位板之间架设有两根料盘支撑杆,且两根料盘支撑杆的两端与第一料盘限位板滑动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料盘限位板之间设置有料盘,且料盘的两端向外延伸有边沿,所述边沿搭接在料盘支撑杆上;所述底板的顶部对应料盘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上料顶升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底部的第一固定板和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侧壁的第一顶升气缸,所述第一顶升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二顶升气缸,所述第二顶升气缸的第二顶升气缸的顶部设置有工型架,所述工型架穿过通孔通向底板的上方,且工型架的顶部设置有上料顶板;料盘回收模组包括设置在底板顶部的收料仓和设置在收料仓下方的下料顶升机构,所述收料仓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料盘限位板,且每组第二料盘限位板上设置有两组用于支撑料盘的支撑装置,所述下料顶升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底部的第二固定板和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上的第三顶升气缸,所述第三顶升气缸的顶部设置有支架,且支架穿过底板的顶部通向上方,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下料顶板。优选的,所述第一料盘限位板由矩形板和一体成型在矩形板顶部两端的L型板组成,每组矩形板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分料气缸,分料气缸靠近L型板,所述矩形板的顶部位于分料气缸和L型板之间各设置有一组第一滑轨。优选的,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分料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料盘支撑杆的两端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顶升气缸的底部连接有连接件,安装板与第一顶升气缸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侧壁靠近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轨,且第二滑轨上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安装板的侧壁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上料顶板由水平板和设置在水平板两侧的竖直板组成,且两组竖直板之间的距离大于同步带输送线的宽度,所述下料顶板的结构与上料顶板的结构相同。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嵌合在第二料盘限位板侧壁的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上固定套设有支撑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输送线的两端设置料盘供料模组和料盘回收模组,使流线式供料盘机构,一端供料,中间取料,一端回收;结构紧凑简洁,成本较低,维护方便,非常适合自动化组装行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无供料仓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供料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上料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顶升气缸的安装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料盘回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支撑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同步带输送线;3、轴承限位挡边;4、供料仓;41、第一料盘限位板;42、分料气缸;43、伸缩杆;44、第一滑轨;45、第一滑块;46、料盘支撑杆;5、收料仓;51、第二料盘限位板;52、支撑装置;521、安装槽;522、转轴;523、支撑块;6、料盘;61、边沿;7、上料顶升机构;71、第一固定板;72、第一顶升气缸;73、连接件;74、安装板;75、第二滑轨;76、第二滑块;77、第二顶升气缸;78、工型架;79、上料顶板;8、下料顶升机构;81、第二固定板;82、第三顶升气缸;83、支架;84、下料顶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流线式自动供料盘机构,包括底板1和设置在底板1顶部的同步带输送线2,底板1的顶部位于同步带输送线2的两侧设置有轴承限位挡边3,底板1的顶部位于同步带输送线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料盘供料模组和料盘回收模组,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参阅图3-6,料盘供料模组包括设置在底板1顶部的供料仓4和设置在供料仓4下方的上料顶升机构7,供料仓4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料盘限位板41,第一料盘限位板41由矩形板和一体成型在矩形板顶部两端的L型板组成,每组矩形板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分料气缸42,分料气缸42靠近L型板,矩形板的顶部位于分料气缸42和L型板之间各设置有一组第一滑轨44,且第一滑轨44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45,分料气缸42的输出端连接有伸缩杆43,且伸缩杆43与第一滑块45固定连接,两组第一料盘限位板41之间架设有两根料盘支撑杆46,且料盘支撑杆46的两端与第一滑块45固定连接;启动分料气缸42,使其带动伸缩杆43伸缩,伸缩杆43带动第一滑块45沿着第一滑轨44往复滑动,进而带动料盘支撑杆46相向移动;两组第一料盘限位板41之间设置有料盘6,且料盘6的两端向外延伸有边沿61,边沿61搭接在料盘支撑杆46上,在料盘6上可以叠放多个料盘6;底板1的顶部对应料盘6的位置开设有通孔,上料顶升机构7包括设置在底板1底部的第一固定板71和安装在第一固定板71侧壁的第一顶升气缸72,第一顶升气缸72的底部连接有连接件73,且连接件73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4,第一固定板71的侧壁靠近安装板7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轨75,且第二滑轨75上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76,安装板74的侧壁与第二滑块76固定连接,安装板74远离第二滑块76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顶升气缸77,且第二顶升气缸77的顶部设置有工型架78,工型架78穿过通孔通向底板1的上方,且工型架78的顶部设置有上料顶板79,上料顶板79由水平板和设置在水平板两侧的竖直板组成,且两组竖直板之间的距离大于同步带输送线2的宽度;参阅图7-8,料盘回收模组包括设置在底板1顶部的收料仓5和设置在收料仓5下方的下料顶升机构8,收料仓5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料盘限位板51,第二料盘限位板51的结构与第一料盘限位板41相同,每组第二料盘限位板51上设置有两组支撑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线式自动供料盘机构,包括底板(1)和设置在底板(1)顶部的同步带输送线(2),所述底板(1)的顶部位于同步带输送线(2)的两侧设置有轴承限位挡边(3),所述底板(1)的顶部位于同步带输送线(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料盘供料模组和料盘回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供料模组包括设置在底板(1)顶部的供料仓(4)和设置在供料仓(4)下方的上料顶升机构(7),两组所述第一料盘限位板(41)之间架设有两根料盘支撑杆(46),且两根料盘支撑杆(46)的两端与第一料盘限位板(41)滑动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料盘限位板(41)之间设置有料盘(6),且料盘(6)的两端向外延伸有边沿(61),所述边沿(61)搭接在料盘支撑杆(46)上;所述底板(1)的顶部对应料盘(6)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上料顶升机构(7)包括设置在底板(1)底部的第一固定板(71)和安装在第一固定板(71)侧壁的第一顶升气缸(72),所述第一顶升气缸(7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4),且安装板(74)上安装有第二顶升气缸(77),所述第二顶升气缸(77)的第二顶升气缸(77)的顶部设置有工型架(78),所述工型架(78)穿过通孔通向底板(1)的上方,且工型架(78)的顶部设置有上料顶板(79);料盘回收模组包括设置在底板(1)顶部的收料仓(5)和设置在收料仓(5)下方的下料顶升机构(8),所述收料仓(5)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料盘限位板(51),且每组第二料盘限位板(51)上设置有两组用于支撑料盘(6)的支撑装置(52),所述下料顶升机构(8)包括设置在底板(1)底部的第二固定板(81)和安装在第二固定板(81)上的第三顶升气缸(82),所述第三顶升气缸(82)的顶部设置有支架(83),且支架(83)穿过底板(1)的顶部通向上方,所述支架(83)的顶部设置有下料顶板(8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线式自动供料盘机构,包括底板(1)和设置在底板(1)顶部的同步带输送线(2),所述底板(1)的顶部位于同步带输送线(2)的两侧设置有轴承限位挡边(3),所述底板(1)的顶部位于同步带输送线(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料盘供料模组和料盘回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供料模组包括设置在底板(1)顶部的供料仓(4)和设置在供料仓(4)下方的上料顶升机构(7),两组所述第一料盘限位板(41)之间架设有两根料盘支撑杆(46),且两根料盘支撑杆(46)的两端与第一料盘限位板(41)滑动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料盘限位板(41)之间设置有料盘(6),且料盘(6)的两端向外延伸有边沿(61),所述边沿(61)搭接在料盘支撑杆(46)上;所述底板(1)的顶部对应料盘(6)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上料顶升机构(7)包括设置在底板(1)底部的第一固定板(71)和安装在第一固定板(71)侧壁的第一顶升气缸(72),所述第一顶升气缸(7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4),且安装板(74)上安装有第二顶升气缸(77),所述第二顶升气缸(77)的第二顶升气缸(77)的顶部设置有工型架(78),所述工型架(78)穿过通孔通向底板(1)的上方,且工型架(78)的顶部设置有上料顶板(79);料盘回收模组包括设置在底板(1)顶部的收料仓(5)和设置在收料仓(5)下方的下料顶升机构(8),所述收料仓(5)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料盘限位板(51),且每组第二料盘限位板(51)上设置有两组用于支撑料盘(6)的支撑装置(52),所述下料顶升机构(8)包括设置在底板(1)底部的第二固定板(81)和安装在第二固定板(81)上的第三顶升气缸(82),所述第三顶升气缸(82)的顶部设置有支架(83),且支架(83)穿过底板(1)的顶部通向上方,所述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雄杰程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智诚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