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移装置和输送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70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推移装置和一种输送机,其中,推移装置包括:底座,底座设置为顶部具有开口的箱式结构;调节梁,调节梁设置于底座内部,调节梁被设置为可沿箱式结构内部的侧壁移动;连接板,连接板与调节梁的顶部相铰接,连接板位于底座的外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推移装置通过底座设置为顶部具有开口的箱式结构,可以使设置于底座内部调节梁沿箱式结构的侧壁上下移动,实现了调节梁的高度调节,连接板与调节梁顶部相铰接并设置在底座外部,一方面可以使连接板相对于铰接处旋转,使连接板的角度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改变,另一方面便于连接输送机的机头(尾)。这样设置使推移装置具有调节输送机的机头(尾)的高度和角度的作用。

Bed device and convey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推移装置和输送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推移装置和输送机。
技术介绍
目前,薄煤层的开采以长壁式采煤法为主,输送机是长壁采煤工作面煤炭运输的重要输送设备。为了适应开采的需要,输送机头、尾部需要铺设进入薄煤层工作面顺槽,机头(尾)推移装置设置在顺槽中。实际井下工作面长度长,地质环境复杂,回采过程中煤层不断变化,顺槽下卧的高度是起伏变化的,工作面机头、机尾处的倾角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只有输送机机头和机尾的推移高度和角度都可调,才能更好的适应井下工作面的运输。然而,目前机头(尾)推移梁多采用焊接加螺栓连接的结构,推移高度和角度调节困难。因此,针对输送机机头(尾)推移梁高度和角度的调节问题,亟待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推移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输送机。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推移装置包括:底座,底座设置为顶部具有开口的箱式结构;调节梁,调节梁设置于底座内部,调节梁被设置为可沿箱式结构内部的侧壁移动;连接板,连接板与调节梁的顶部相铰接,连接板位于底座的外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推移装置包括底座、调节梁和连接板。底座设置为顶部具有开口的箱式结构,具有导向作用,可以使设置于底座内部调节梁沿箱式结构的侧壁上下移动,并可以使调节梁通过开口伸出底座顶部之外,实现了调节梁的高度调节,连接板与调节梁顶部相铰接并设置在底座外部,一方面可以使连接板相对于铰接处旋转,使连接板的角度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改变,另一方面便于连接输送机的机头(尾),从而使推移装置具有调节输送机的机头(尾)的高度和角度的作用。进一步地,在连接板与输送机的机头(尾)相连接后,通过推移装置的高度和角度的调节,进一步使输送机的机头(尾)实现了高度和角度的调节,更好地适应了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的变化。具体地,输送机的机头(尾)与输送机所铺设在的井下顺槽存在高度差,推移装置的顶部通过连接板与输送机的机头(尾)相连接,底部设置在顺槽。井下工作面长度长,地质环境复杂,回采过程中煤层不断变化,顺槽下卧的高度是起伏变化的,输送机的机头(尾)在工作面的倾角也是不断变化的。在输送机工作时,由于推移装置的调节梁可以调节高度,连接板采用铰接方式,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通过调节推移装置的调节梁的连接高度以及连接板的自适应角度调节,以适应输送机的机头(尾)与顺槽的高度差变化和工作面倾角的变化。进一步地,实现推移装置的高度调节无需安装动力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故障率低,维护方便的优点。推移装置的角度调节是自适应连续调节,可随着工作面倾角的变化自动完成角度调节,不需要人工干预,降低劳动强度,省时省力。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推移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推移装置还包括:第一销轴,连接板与调节梁通过第一销轴相铰接。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板与调节梁通过第一销轴相铰接,可以使连接板相对于铰接处进行旋转,从而使连接于连接板上的输送机的机头(尾)随着工作面倾角的变化而自由改变角度,与工作面的倾角相适应。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底座还包括: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位于箱式结构靠近开口的侧壁上。在该技术方案中,将第一通孔设置在箱式结构的侧壁上,通过第一通孔使调节梁与底座相连接并相对固定。第一通孔靠近开口的设置,使调节调节梁高度时更为方便,更容易地安装与拆卸调节梁。具体地,第一通孔可以设置在箱式结构的每个侧壁上,从而使调节梁的受力均匀,提高了推移装置的可靠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调节梁包括:主体;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贯穿于主体靠近顶部的侧壁上;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第一通孔对应设置,第三通孔设置于主体的侧壁上。在该技术方案中,调节梁的第二通孔贯穿于主体靠近顶部的侧壁上,使连接板通过第二通孔与调节梁顶部相铰接,保证调节梁在最低高度时连接板也处于底座顶部之外。将调节梁的第三通孔设置在主体的侧壁上,与第一通孔一一对应,当第一通孔与第三通孔相连接时,可以使调节梁在第三通孔所在位置对应的高度处固定于底座上。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调节梁具有多组第三通孔,多组第三通孔沿主体的竖直方向均匀布置。在该技术方案中,多组第三通孔沿主体的竖直方向均匀布置,可以使调节梁具有均等的调节距离,更方便地计算调节梁需要调节的高度,在确定了所调高度后,使第一通孔与所调高度相对应的第三通孔相连接,将调节梁固定在底座上,完成了调节梁相对于底座的高度调节,从而进一步实现了与推移装置相连接的输送机的机头(尾)的高度调节。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调节梁具有多组第三通孔,多组第三通孔沿主体的竖直方向的间距不等。在该技术方案中,多组第三通孔沿主体的竖直方向间距不等,使调节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更灵活地调节高度,进而实现与推移装置相连接的输送机的机头(尾)的高度调节。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推移装置还包括:第二销轴,第二销轴穿过第一通孔,同时穿过任一组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三通孔。在该技术方案中,使第二销轴穿过第一通孔,同时穿过任一组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三通孔,使调节梁在与所调高度相对应的位置处与底座固定,从而使输送机的机头(尾)固定在与所调高度对应的位置上工作。具体地,在需要调节输送机的机头(尾)的高度时,沿底座的箱式结构的侧壁移动调节梁,使底座上的第一通孔对准任一组调节梁上的与所调高度相对应的第三通孔,将第二销轴分别穿过第一通孔和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三通孔,将调节梁固定在与所调高度相对应的位置上。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连接板的第一表面设有定位部及连接孔,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设有角度调节部,调节梁与角度调节部相铰接。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板的第一表面设有定位部及连接孔,通过定位部将连接板与输送机的机头(尾)进行定位,并在连接孔处用螺栓连接,使输送机的机头(尾)固定在连接板的第一表面。具体地,定位部可以为定位销,也可以为其他具有定位功能的零部件。在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设有角度调节部,调节梁与角度调节部通过第一销轴相铰接,从而使连接板围绕第一销轴自由旋转,实现了连接板的角度在输送机的机头(尾)的工作面倾角发生变化时的自适应调节。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角度调节部包括:支撑部,支撑部设置于连接板的两侧;第四通孔,第四通孔设置于支撑部上,第四通孔与第二通孔对应设置;第一销轴穿过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撑部设置于连接板的两侧,避免调节梁与连接板产生不必要的碰撞。第四通孔设置于支撑部上,第四通孔与第二通孔对应设置,这样使得第一销轴穿过调节梁的第二通孔,同时穿过连接板上的第四通孔,从而使连接板围绕第一销轴自由旋转,实现了连接板的角度在输送机的机头(尾)的工作面倾角发生变化时的自适应调节。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输送机,包括:机头;机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所述底座设置为顶部具有开口的箱式结构;/n调节梁,所述调节梁设置于所述底座内部,所述调节梁被设置为可沿所述箱式结构内部的侧壁移动;/n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调节梁的顶部相铰接,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底座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设置为顶部具有开口的箱式结构;
调节梁,所述调节梁设置于所述底座内部,所述调节梁被设置为可沿所述箱式结构内部的侧壁移动;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调节梁的顶部相铰接,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底座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销轴,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调节梁通过所述第一销轴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
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箱式结构靠近所述开口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梁包括:
主体;
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于所述主体靠近顶部的侧壁上;
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第一通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三通孔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梁具有多组所述第三通孔,多组所述第三通孔沿所述主体的竖直方向均匀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移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嘉孟凡威王庆辉王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