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HP2的客车用SIC电机控制器电路驱动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电子
,具体涉及基于HP2的客车用SIC电机控制电路驱动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电力电子电路中Si基功率器件的特性已逐渐逼近材料的极限,客车上以SiIGBT为开关器件使得电机控制器的功率密度很难得到提升,现今,由于SIC功率器件的开关速度更快、开关损耗更小,以SICMOSFET作为开关器件越来越多的用于客车的电机控制,然而,现存的SICMOSFET开关器件的驱动电路的结构大多采用分立元件进行电路驱动,过多的分立元件增加了电路的分布干扰,影响驱动效果,而且现有的驱动电源中变压器的磁芯利用率低、造成传输功率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HP2的客车用SIC电机控制电路驱动结构,具有干扰小的特点,传输效率高的特点。基于HP的客车用SIC电机控制器电路驱动结构,包括驱动接口、驱动单元、驱动电源和SICMOSFET模块,其中,所述驱动电源包括半桥隔离电源和正负电源产生电路,所述半桥隔离电源与正负电源产生电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HP2的客车用SIC电机控制器电路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接口(1)、驱动单元(4)、驱动电源和SIC MOSFET模块(10),其中,所述驱动电源包括半桥隔离电源(8)和正负电源产生电路(9),所述半桥隔离电源(8)与正负电源产生电路(9)连接,所述正负电源产生电路(9)与驱动单元(4)连接,所述半桥隔离电源(8)的输入端与驱动接口(1)连接,所述驱动接口(1)和SIC MOSFET模块均与所述驱动单元(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HP2的客车用SIC电机控制器电路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接口(1)、驱动单元(4)、驱动电源和SICMOSFET模块(10),其中,所述驱动电源包括半桥隔离电源(8)和正负电源产生电路(9),所述半桥隔离电源(8)与正负电源产生电路(9)连接,所述正负电源产生电路(9)与驱动单元(4)连接,所述半桥隔离电源(8)的输入端与驱动接口(1)连接,所述驱动接口(1)和SICMOSFET模块均与所述驱动单元(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HP2的客车用SIC电机控制器电路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4)包括驱动芯片(5)、推挽电路(6)和桥臂直通检测电路(7),所述驱动接口(1)与驱动芯片(5)连接,所述驱动芯片(5)与推挽电路(6)连接,所述推挽电路(6)与SICMOSFET模块(10)驱动连接,所述SICMOSFET模块(10)的输出端通过桥臂直通检测电路(7)与驱动芯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HP2的客车用SIC电机控制器电路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接口(1)包括PWM信号接口(2)、SPI接口(3)和外部电源接口(11),所述述外部电源接口(11)分别与驱动芯片(5)和半桥隔离电源(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PWM信号接口(2)和SPI接口(3)均与驱动芯片(5)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HP2的客车用SIC电机控制器电路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桥隔离电源(8)包括低压控制端电路和高压侧电源生成电路,所述低压控制端电路通过变压器(T)与高压侧电源生成电路连接,所述高压侧电源生成电路的输出端与正负电源产生电路(9)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HP2的客车用SIC电机控制器电路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控制端电路包括半桥驱动芯片(U1)、上桥MOS管(Q1)和下桥MOS管(Q2),其中,所述半桥驱动芯片(U1)的高信号输出端(HO)与上桥MOS管(Q1)的门极连接,所述半桥驱动芯片(U1)的低信号输出端(LO)与下桥MOS管(Q2)的门极连接,所述上桥MOS管(Q1)的漏极与电源输入端(Vin)连接,所述下桥MOS管(Q2)的源极通过第一限流电阻(R9)与电源地连接,所述上桥MOS管(Q1)的源极与下桥MOS管(Q2)的漏极均与半桥驱动芯片(U1)的补偿浮动电压端(VS)连接。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龙,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精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