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浮列车悬浮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857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浮列车悬浮控制方法,涉及磁浮列车悬浮控制技术。所述控制方法将车辆处于不同位置和/或不同工况下的最优控制参数保存于悬浮控制器内,悬浮控制器根据车辆的实时位置和工况将控制参数切换至与该位置和/或工况对应的最优控制参数,使车辆在不同位置和/或工况下,采用不同的控制参数进行悬浮控制,实现了每个位置和/或工况下的最优控制,避免了整条运行线路仅一组控制参数而导致悬浮控制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车辆控制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舒适性。

A suspension control method of maglev t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浮列车悬浮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磁浮列车悬浮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磁浮列车悬浮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磁浮列车利用电磁力实现车体与轨道的支撑和导向,目前常见的磁浮列车有电磁悬浮型磁浮列车和电动悬浮型磁浮列车。电磁悬浮型磁浮列车是利用车载悬浮电磁铁产生磁场,与轨道产生吸力,将列车车体悬浮于轨道之上。悬浮电磁铁与轨道之间的间隙一般为8-12mm,并通过悬浮控制器调节悬浮电磁铁的电流以保证列车稳定悬浮。悬浮控制器作为磁浮列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功能和性能直接影响磁浮列车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舒适性,是磁浮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因此,优化和改进悬浮控制方法以提高整个悬浮系统以及车辆的性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证磁浮列车能正常稳定悬浮和运行,车辆对轨道和线路的要求较高,而磁浮列车的主要优点为:噪音小、转弯半径小以及爬坡能力强等。较小的转弯半径会造成轨道弯度较大,车辆横向作用力大,电磁铁产生的横向位移大,影响悬浮电磁铁与轨道之间产生的电磁力,从而影响悬浮性能。大坡道会产生较大的竖曲线,考虑到车体为刚性结构,车辆通过大的竖曲线时,垂向的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浮列车悬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1:获取车辆处于不同位置和/或不同工况下的最优控制参数,且将不同位置和/或不同工况下对应的最优控制参数保存于悬浮控制器内;/n步骤2:获取车辆的实时位置信息、实时速度信息以及实时上下行信息;/n步骤3:根据所述步骤2中车辆的实时位置、实时速度以及实时上下行信息确定车辆当前所处位置和/或工况,根据车辆当前所处位置和/或工况将控制参数切换至与该位置和/或工况对应的最优控制参数,以实现该位置和/或工况下车辆的悬浮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浮列车悬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获取车辆处于不同位置和/或不同工况下的最优控制参数,且将不同位置和/或不同工况下对应的最优控制参数保存于悬浮控制器内;
步骤2:获取车辆的实时位置信息、实时速度信息以及实时上下行信息;
步骤3:根据所述步骤2中车辆的实时位置、实时速度以及实时上下行信息确定车辆当前所处位置和/或工况,根据车辆当前所处位置和/或工况将控制参数切换至与该位置和/或工况对应的最优控制参数,以实现该位置和/或工况下车辆的悬浮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浮列车悬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所处位置包括站台、弯道、坡道以及平直道;车辆所处工况包括静态悬浮和动态悬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浮列车悬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优控制参数包括额定间隙、平衡点电流、期望电流以及PID控制参数。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磁浮列车悬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车辆处于不同位置和/或不同工况下的最优控制参数是通过实际工程调试来获取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磁浮列车悬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实际工程调试来获取不同工况下最优控制参数的判断依据为:
对于静态悬浮,额定间隙-0.5mm≤悬浮间隙≤额定间隙+0.5mm,且车辆与轨道无共振现象;
对于动态悬浮,额定间隙-4mm≤悬浮间隙≤额定间隙+4mm,且车辆与轨道无共振现象,在不同位置动态运行时,车辆无掉点和砸轨现象。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跃欧佟来生罗华军张文跃罗京蒋毅汤彪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