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8538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防止导辊表面的伤痕经由支承体而转印至聚酰亚胺系膜表面的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解决手段在于提供下述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层叠体包含: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支承体;形成于该支承体的第一面上的第一硬涂层;被可剥离地层叠于上述第一硬涂层上的透明树脂膜层;和形成于该支承体的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上的第二硬涂层。

Laminated body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在制造视觉辨认性高的透明聚酰亚胺系膜时使用的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伴随着各种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器的薄型化、轻质化及柔性化等,作为代替以往使用的玻璃的材料,广泛利用了基于聚酰亚胺、聚酰胺等高分子的透明树脂膜。作为这样的透明树脂膜的制造方法之一,浇铸法(溶液流延法)是已知的。对于浇铸法而言,通常,将包含已溶解于溶剂中的聚酰亚胺等高分子的清漆涂布于支承体上,进行制膜,将支承基材剥离后,通过干燥将溶剂除去,由此,能将树脂膜连续地成型(例如,专利文献1)。另外,在得到透明的聚酰亚胺系膜的情况下,虽然有时也使用以再利用为前提的SUS等金属制的支承体,但从支承体的品质管理、成本方面考虑,有时也使用以用后丢弃为前提的由树脂膜形成的支承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31063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实际的浇铸制膜装置中,将含有聚酰亚胺系高分子的清漆涂布于由树脂膜形成的支承体上时,从卷绕有支承体的支承体卷导出支承体,从若干导辊通过之后,移动至清漆涂布部位。但是,导辊大多为金属制,还存在下述情况:在导辊的表面上有制作导辊时产生的伤痕。另外,在清扫制膜装置时、制膜装置运转期间,有时也使导辊表面产生伤痕。在导辊表面上有伤痕时,将会发生下述情况:该伤痕被转印至支承体表面,其被转印至清漆涂布工序中形成的聚酰亚胺系膜上。当然,就图像显示装置等所使用的聚酰亚胺系膜而言,表面上有伤痕等时,将导致视觉辨认性恶化、品质降低,因此必须避免。对于支承体而言,从支承体卷经过若干导辊后进行上述清漆的涂布,导辊不仅与上述清漆涂布面接触,而且还与支承体的背面接触,该情况下,导辊表面的伤痕同样也转移至支承体的背面。该伤痕在涂布后再次将涂布膜卷绕成卷状时会与涂布形成的聚酰亚胺系膜上部接触,此时也仍然存在导辊表面的伤痕经由支承体而转印至聚酰亚胺系膜表面的情况,该情况也必须防止。因此,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了防止导辊表面的伤痕经由支承体而转印至聚酰亚胺系膜表面的技术。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即,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的方式。[1]层叠体,其包含: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支承体;形成于该支承体的第一面上的第一硬涂层;被可剥离地层叠于上述第一硬涂层上的透明树脂膜层;和形成于该支承体的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上的第二硬涂层。[2]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第一硬涂层与透明树脂膜层的密合力为0.02N/10mm以上。[3]如[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支承体为树脂膜。[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支承体为在两面具有硬涂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环烯烃系膜、丙烯酸系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丙烯膜、三乙酰纤维素膜中的任一种。[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就上述支承体而言,上述第一硬涂层的表面的JISB0601-2001中规定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01μm以下。[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就上述支承体而言,上述第一硬涂层的表面的JISB0601-2001中规定的最大高度(Rz)为0.1μm以下。[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透明树脂膜为聚酰亚胺系膜。[8]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透明树脂膜为具有1%以下的雾度、85%以上的全光线透过率、4以下的黄色指数的聚酰亚胺系膜。[9]层叠体膜卷,其是将[1]~[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卷绕而得到的。[10][1]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工序a),在第一硬涂层的表面涂布将用于形成透明树脂膜的树脂组合物与溶剂混合并进行搅拌而得到的树脂清漆,所述第一硬涂层形成于支承体的第一面上,所述支承体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并且在其第一面和第二面这两个面上设置有硬涂层;及工序b),通过使所涂布的树脂清漆干燥从而除去溶剂,在上述第一硬涂层上形成透明树脂膜层。[11]窗膜基材,其是通过将从[1]~[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剥离得到的透明树脂膜进一步进行溶剂干燥处理而得到的。[12]窗膜(windowfilm),其是在[11]所述的窗膜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包含窗硬涂层而形成的。[13]光学层叠体,其是包含[12]所述的窗膜的光学层叠体,在上述窗膜的一个面上还具有偏光板。[14]如[13]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在上述窗膜的一个面上还具有触摸传感器。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已判明,若为包含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支承体、形成于该支承体的第一面上的第一硬涂层、被可剥离地层叠于上述第一硬涂层上的透明树脂膜层、和形成于该支承体的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上的第二硬涂层的层叠体,则能够防止导辊的表面所存在的伤痕经由支承体表面而转印至透明聚酰亚胺系膜。仅在支承体的两面形成硬涂层即可,能够简便且容易地实施,因此利用价值高。另外,由于能够防止透明的聚酰亚胺系膜两面的伤痕,因此减少了光的漫反射,在利用背光灯等使光透过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背光灯的电力。另外,在支承体为树脂膜的情况下,历经加热等工序时有时从膜中出现析出物,由于该析出物,透明的聚酰亚胺系膜有时产生污垢。但是,当支承体的两面具有硬涂层时,可防止该析出物的漏出,聚酰亚胺系膜的污垢被消除。另外,虽然也存在硬涂层位于一面的情况,但在该情况下,有时因热膨胀率的差异而在支承体中产生弯曲(卷曲),而在支承体的两面具有硬涂层时,这样的卷曲也能够被防止。附图说明[图1]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的截面的图。[图2]图2为示出透明树脂膜的涂布工序的示意图。[图3]图3为示出辊表面的伤痕被转印至透明树脂膜的状态的照片。附图标记说明1...支承体2...透明树脂膜3...保护膜10...支承体卷11...导辊12...涂布工序13...预干燥工序14...保护膜卷15...三层卷绕卷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的图,图中,1表示支承体,2及4表示硬涂层,3表示透明树脂膜。图1中,将具有支承体1和硬涂层2及4的结构表示为A,将在A上还具有透明树脂膜层3的结构表示为B。透明树脂膜3是在图2所示的透明树脂膜的涂布工序12中被涂布的。图2所示的支承体卷10是将在表面和背面具有硬涂层2及4的支承体1(图2中,表示为A)卷绕而成的卷,经由导辊11而输送至涂布工序12。图2中记载了三个导辊11,但实际上可经由若干导辊而输送至涂布工序12。通过各导辊来进行某些处理或者赋予张力。涂布工序12中,透明树脂膜的清漆被涂布于支承体A上。图2中,将涂布了透明树脂膜的结构记载为B。在涂布了透明树脂膜后,在预干燥工序13中被干燥。关于预干燥工序13,为了将透明树脂膜3从支承体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层叠体,其包含: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支承体;形成于所述支承体的第一面上的第一硬涂层;被可剥离地层叠于所述第一硬涂层上的透明树脂膜层;和形成于所述支承体的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上的第二硬涂层。/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03 JP 2018-2266631.层叠体,其包含: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支承体;形成于所述支承体的第一面上的第一硬涂层;被可剥离地层叠于所述第一硬涂层上的透明树脂膜层;和形成于所述支承体的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上的第二硬涂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第一硬涂层与透明树脂膜层的密合力为0.02N/10mm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支承体为树脂膜。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支承体为在两面具有硬涂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环烯烃系膜、丙烯酸系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丙烯膜、三乙酰纤维素膜中的任一种。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就所述支承体而言,所述第一硬涂层的表面的JISB0601-2001中规定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01μm以下。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就所述支承体而言,所述第一硬涂层的表面的JISB0601-2001中规定的最大高度(Rz)为0.1μm以下。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透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松一喜福井仁之唐泽真义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