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04月17日、专利技术名称为“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No.201910312701.1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在制造视觉辨认性高的透明聚酰亚胺系膜时使用的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伴随着各种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器的薄型化、轻质化及柔性化等,作为代替以往使用的玻璃的材料,广泛利用了基于聚酰亚胺、聚酰胺等高分子的透明树脂膜。作为这样的透明树脂膜的制造方法之一,浇铸法(溶液流延法)是已知的。对于浇铸法而言,通常,将包含已溶解于溶剂中的聚酰亚胺等高分子的清漆涂布于支承体上,进行制膜,将支承基材剥离后,通过干燥将溶剂除去,由此,能将树脂膜连续地成型(例如,专利文献1)。另外,在得到透明的聚酰亚胺系膜的情况下,虽然有时也使用以再利用为前提的SUS等金属制的支承体,但从支承体的品质管理、成本方面考虑,有时也使用以用后丢弃为前提的由树脂膜形成的支承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 ...
【技术保护点】
1.层叠体,其为支承体与透明树脂膜可剥离地层叠而成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支承体的与所述透明树脂膜的层叠面的水接触角记为A,并且,将用γ-丁内酯洗涤该层叠面并使其干燥后测得的水接触角记为B时,|B-A|为8.0°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08 JP 2018-090137;20180704 JP 2018-1276341.层叠体,其为支承体与透明树脂膜可剥离地层叠而成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支承体的与所述透明树脂膜的层叠面的水接触角记为A,并且,将用γ-丁内酯洗涤该层叠面并使其干燥后测得的水接触角记为B时,|B-A|为8.0°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支承体的与所述透明树脂膜接触的一侧的马氏硬度为300N/mm2以上。
3.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支承体为树脂膜。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支承体为设置有硬涂层的树脂膜。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支承体为具有硬涂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环烯烃系膜、丙烯酸系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丙烯膜、三乙酰纤维素膜中的任一种。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透明树脂膜为聚酰亚胺系膜。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透明树脂膜是膜厚为10~500μm、雾度为1%以下、全光线透过率为85%以上、黄色指数为4以下的聚酰亚胺系膜。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井仁之,野殿光纪,中谷昭彦,大松一喜,唐泽真义,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