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缝制设备的模板结构,包括矩形框架,在所述矩形框架四边的内侧均设置夹持边框,在四侧夹持边框中至少有两侧相邻的夹持边框为可移动夹持边框,可移动夹持边框通过自动张紧结构与矩形框架连接,其余的夹持边框固连接在矩形框架的内侧;该模板通过活动边框与固定框架之间设置有自动张紧结构,只需将面料四边固定然后通过自动张紧结构将面料四边向外拉扯使面料自动张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在模板缝纫机上使用,同时也能在绣花机上使用,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的特点。
A template structure of sew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缝制设备的模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缝制技术,具体是一种缝制设备的模板结构。
技术介绍
模板缝纫机和绣花机都是缝制领域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目前模板缝纫机的模板一般都是上下两层板材组合,在上下两层板材之间开设置缝制轨迹,工作时工件被固定在两层板材这间,模板与模板缝纫机驱动机构固定,模板在驱动机构驱动下按照设定的轨迹运动,缝纫机机头在工作上缝制出设置线迹;另外绣花机工作时需要绣框配合,目前的绣框一般包括框架和压框,在框架上开设置有压槽,使用时面料平铺放置在框架上通过压框将面料的边缘压入到压槽内并使得面料张紧同时固定在绣框上,目前还没有在模板机和绣花机上能通用的辅助模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设备的模板结构,该模板通过活动边框与固定框架之间设置有自动张紧结构,只需将面料四边固定然后通过自动张紧结构将面料四边向外拉扯使面料自动张紧,本技术既可在模板缝纫机上使用,同时也能在绣花机上使用,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缝制设备的模板结构,包括矩形框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矩形框架四边的内侧均设置夹持边框,在四侧夹持边框中至少有两侧相邻的夹持边框为可移动夹持边框,可移动夹持边框通过自动张紧结构与矩形框架连接,其余的夹持边框固连接在矩形框架的内侧。所述的自动张紧结构包括内侧板和外侧板,内侧板固定在夹持边框上,外侧板固定在可移动矩形框架上,内、外侧板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弹性部件对内、外侧板施加使得内、外侧板相互靠近的作用力,在所述的内、外侧板之间还设置气缸装置,气缸装置缸体固定在外侧板或矩形框架上,顶杆抵在内侧板上,气缸装置工作时使得内侧板克服弹性部件的作用力使内、外侧板相互远离。所述的弹性部件包括一连杆和一弹簧,所述的内侧板和外侧板与可移动夹持边框垂直设置,所述的连杆穿过外侧板的通孔与内侧板固连,弹簧套设在连杆上,弹簧的一端顶在外侧板的外侧,弹簧的另一端在连杆的螺帽上。所述的夹持边框包括底板和压板,所述的底板与内侧板或矩形框架固连,压板设置在底板的顶面用于将工件或面料四边固定在底板上,内侧板固定在底板的顶面并位于压板的外侧。在相邻两侧内侧板转角处还设置导向底板和导向压板,在每侧的内侧板靠近转角位置上均开设有条状导槽,条状导槽内均容置有导向块,两块导向块均固定在导向底板的顶面上,导向压板位于在内侧板的内侧并设置在导向底板的顶面。在所述的条状导槽和导向块顶部还设置有盖板,盖板与导向块固连。本技术通过自动张紧结构的气缸装置的顶杆将其中可移动夹持边框向内侧顶,当面料固的四边都固定在夹持边框上时,气缸装置复位,可移动夹持边框在弹性部件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同时将面料两侧向外拉扯,通过弹簧的作用力使面料保持张紧状态,相对于绣框的固定方式,本技术在固定面料时无需将面料拉紧,在放置面料时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另外本技术的矩形框架只需两侧设置自动张紧结构,这样至少还有两侧可以用于与模板缝纫机的驱动机构连接,因此可以将这样模板应用于模板机上,这样模板缝纫机只需对控制器软件进行编程即可实现绣花机的功能,使得拓宽的模板缝纫机的功能,提升产品的性价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分解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去掉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缝制设备的模板结构,包括矩形框架1,在所述矩形框架1四边的内侧均设置夹持边框2,在四侧夹持边框2中有两侧相邻的夹持边框为可移动夹持边框21,可移动夹持边框21通过自动张紧结构与矩形框架1连接,其余的夹持边框2固连接在矩形框架1的内侧;所述的夹持边框包括底板22和压板23,所述的底板22与内侧板31或矩形框架1固连,压板23设置在底板22的顶面上用于将工件或面料四边固定在底板22上,内侧板31固定在底板22的顶面并位于压板23的外侧。所述的自动张紧结构包括内侧板31和外侧板32,内侧板31固定在可移动夹持边框21上,外侧板32固定在矩形框架1上,内、外侧板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5,弹性部件5对内、外侧板施加使得内、外侧板相互靠近的作用力,在所述的内、外侧板之间还设置气缸装置6,气缸装置6缸体固定在外侧板或矩形框架上,顶杆抵在内侧板31上,气缸装置6工作时使得内侧板31克服弹性部件的作用力使内、外侧板相互远离;所述的弹性部件5包括一连杆51和一弹簧52,所述的内侧板31和外侧板32与可移动夹持边框21垂直设置,所述的连杆51穿过外侧板32的通孔与内侧板31固连,弹簧52套设在连杆51上,弹簧52的一端顶在外侧板32的外侧,弹簧52的另一端在连杆的螺帽53上。在相邻两侧内侧板31转角处还设置导向底板71和导向压板72,在每侧的内侧板靠近转角位置上均开设有条状导槽33,条状导槽33内均容置有导向块34,两块导向块34均固定在导向底板71的顶面上,导向压板72位于内侧板31的内侧并设置在导向底板71的顶面;在所述的条状导槽33和导向块34顶部还设置有盖板35,盖板35与导向块34固连。本技术在四边夹持边框2,其中相邻两侧夹持边框为可移动夹持边框21,利用可移动夹持边框上的弹性部件使得面料保持张紧状态,而无法像绣框那样先将面料张紧再将压框压入固定,本技术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另外由于矩形框架没有绣框的压槽,因此框架可以与模板缝纫机的驱动机构连接,使得模板缝纫机也能实现绣花机的功能,同时本技术模板结构还可以替代普通两层板材夹持面料的模板结构,两层板材夹持面料的目的是使面料保持平整,而本技术利用两侧拉伸使面料保持张紧状态,同时确保面料的平整,因此完全可以替代目普通的模板使用,实现功能的多样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制设备的模板结构,包括矩形框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矩形框架(1)四边的内侧均设置夹持边框(2),在四侧夹持边框(2)中至少有两侧相邻的夹持边框为可移动夹持边框(21),可移动夹持边框(21)通过自动张紧结构与矩形框架(1)连接,其余的夹持边框(2)固连接在矩形框架(1)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制设备的模板结构,包括矩形框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矩形框架(1)四边的内侧均设置夹持边框(2),在四侧夹持边框(2)中至少有两侧相邻的夹持边框为可移动夹持边框(21),可移动夹持边框(21)通过自动张紧结构与矩形框架(1)连接,其余的夹持边框(2)固连接在矩形框架(1)的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制设备的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张紧结构包括内侧板(31)和外侧板(32),内侧板(31)固定在可移动夹持边框(21)上,外侧板(32)固定在矩形框架(1)上,内、外侧板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5),弹性部件(5)对内、外侧板施加使得内、外侧板相互靠近的作用力,在所述的内、外侧板之间还设置气缸装置(6),气缸装置(6)缸体固定在外侧板或矩形框架上,顶杆抵在内侧板(31)上,气缸装置(6)工作时使得内侧板(31)克服弹性部件的作用力使内、外侧板相互远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缝制设备的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部件(5)包括一连杆(51)和一弹簧(52),所述的内侧板(31)和外侧板(32)与可移动夹持边框(21)垂直设置,所述的连杆(51)穿过外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安森,李传术,金伟勇,项永江,
申请(专利权)人:阮媛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