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粒流抛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8452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抛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磨粒流抛光装置及方法,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上固定安装有缸体和模具,缸体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模具的两端为开口状,所述模具的两端与所述缸体密封连接,所述缸体的内部均设置有活塞,活塞与缸体滑动连接,活塞、缸体和模具之间形成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内部填充有磨料,所述床体上还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模具匹配连接,通过电机带动刀具转动,在活塞的作用下,磨料在腔体内流动,实现磨粒流抛光,磨粒流抛光可以有效改善刀具的表面质量,并显著改善深孔钻的排屑能力,进而有效提高刀具的切削性能。

A method of abrasive flow polis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粒流抛光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抛光
,尤其涉及一种磨粒流抛光方法。
技术介绍
深孔钻作为一种有效的深孔加工工具,广泛应用于汽车与航空航天等领域,由于其超大的长径比以及封闭和半封闭的加工状态,导致加工过程中的排序和散热比较困难,切屑主要在高压冷却液的作用下排出。研究表明,通过降低刀具表面粗糙度、切屑与刀具表面接触的摩擦系数等手段,能够加快散热,使排屑更加顺畅,从而进一步提升刀具的切性能。磨粒流抛光法,能够有效降低刀具表面摩擦系数。传统磨粒流抛光工艺是刀具固定方式进行抛光,与实际加工状态不符,抛光后刀具表面粗糙度很不均匀。对传统方案进行优化,提出刀具旋转抛光方案,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抛光压力、刀具旋转速度、加工时间、磨料浓度等工艺参数对刀具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磨粒流抛光可以有效改善刀具的表面质量,并显著改善深孔钻的排屑能力,进而有效提高刀具的切削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磨粒流抛光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磨粒流抛光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上固定安装有缸体和模具,缸体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模具的两端为开口状,所述模具的两端与所述缸体密封连接,所述缸体的内部均设置有活塞,活塞与缸体滑动连接,活塞、缸体和模具之间形成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内部填充有磨料,所述床体上还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模具匹配连接。优选的,所述模具的内部设置有刀具夹持部,所述刀具夹持部与模具转动连接,且刀具夹持部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刀具夹持部与模具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优选的,一种磨粒流抛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模具上装夹待抛光刀具,取下其中一个活塞,在腔体的内部装填磨料;S2、启动电机,通过电机带动刀具在模具内部转动,活塞1驱动磨料做往复运动,持续1mim-3min;S3、关闭电机,待活塞停止后,取出模具,然后取出抛光完毕的刀具。优选的,S2中,电机驱动刀具以400r/min-600r/min的速度转动。优选的,S2中,活塞驱动磨料以4m/min-6m/min的速度往复运动。优选的,所述磨料为碳化硅磨料、白刚玉磨料或金刚砂磨料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磨料体积占腔体总体积的70%-9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机带动刀具转动,在活塞的作用下,磨料在腔体内流动,实现磨粒流抛光,磨粒流抛光可以有效改善刀具的表面质量,并显著改善深孔钻的排屑能力,进而有效提高刀具的切削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磨粒流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磨粒流抛光装置中刀具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活塞、2缸体、3磨料、4腔体、5模具、6电机、7床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磨粒流抛光装置,包括床体7,所述床体7上固定安装有缸体2和模具5,缸体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模具5的两端为开口状,所述模具5的两端与所述缸体2密封连接,所述缸体2的内部均设置有活塞1,活塞1与缸体2滑动连接,活塞1、缸体2和模具5之间形成有腔体4,所述腔体4的内部填充有磨料3,所述床体7上还固定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与模具5匹配连接。进一步的,模具5的内部设置有刀具夹持部,所述刀具夹持部与模具5转动连接,且刀具夹持部与电机6的输出轴相连接,如图2所示,图中例举了一种常见的刀具夹持部(类似于手枪钻的夹持部),刀具夹持部的转轴与模具5转动连接,转轴与模具5设置有密封圈,转轴的一端与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转轴的另一端可以用于夹持刀具。进一步的,刀具夹持部与模具5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的,一种磨粒流抛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模具5上装夹待抛光刀具,取下其中一个活塞1,在腔体4的内部装填磨料3;S2、启动电机6,通过电机6带动刀具在模具5内部转动,活塞1驱动磨料做往复运动,持续1mim-3min;S3、关闭电机6,待活塞1停止后,取出模具5,然后取出抛光完毕的刀具。进一步的,S2中,电机6驱动刀具以400r/min-600r/min的速度转动。进一步的,S2中,活塞1驱动磨料以4m/min-6m/min的速度往复运动。进一步的,磨料3为碳化硅磨料、白刚玉磨料或金刚砂磨料中的一种。进一步的,磨料3体积占腔体4总体积的70%-95%。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机6带动刀具转动,在活塞1的作用下,磨料3在腔体4内流动,实现磨粒流抛光,磨粒流抛光可以有效改善刀具的表面质量,并显著改善深孔钻的排屑能力,进而有效提高刀具的切削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磨粒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7),所述床体(7)上固定安装有缸体(2)和模具(5),缸体(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模具(5)的两端为开口状,所述模具(5)的两端与所述缸体(2)密封连接,所述缸体(2)的内部均设置有活塞(1),活塞(1)与缸体(2)滑动连接,活塞(1)、缸体(2)和模具(5)之间形成有腔体(4),所述腔体(4)的内部填充有磨料(3),所述床体(7)上还固定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与模具(5)匹配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粒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7),所述床体(7)上固定安装有缸体(2)和模具(5),缸体(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模具(5)的两端为开口状,所述模具(5)的两端与所述缸体(2)密封连接,所述缸体(2)的内部均设置有活塞(1),活塞(1)与缸体(2)滑动连接,活塞(1)、缸体(2)和模具(5)之间形成有腔体(4),所述腔体(4)的内部填充有磨料(3),所述床体(7)上还固定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与模具(5)匹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粒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5)的内部设置有刀具夹持部,所述刀具夹持部与模具(5)转动连接,且刀具夹持部与电机(6)的输出轴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粒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夹持部与模具(5)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4.一种磨粒流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模具(5)上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盆广富邱世辉冯凯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恒丰数控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