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火炉用热风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8424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退火炉用热风循环系统,包括固定在退火炉顶部的至少一台热风机和连接在热风机上的热风循环管组,热风循环管组包括出风管、第一分流管、出风转接管、第二分流管、吹风管、进风管和回流风管,吹风管位于退火炉的底部,回流风管位于退火炉的顶部,两根出风转接管相互对称设置,四根第二分流管两两相互对称设置,吹风管连接在每两根相互对称的第二分流管之间,吹风管的两侧均设有至少一排吹风孔,回流风管的两侧均设有至少一排吸风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单个热风机的出风管道采用两道分流结构,不仅增加热风的吹风回路和输送回路,确保热风输送的通畅性和吹风的可靠性,同时增加管道的竖向支撑牢固性。

A hot air circulation system for anneal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退火炉用热风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退火炉的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退火炉用热风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退火炉通常采用热风循环系统进行热风的循环利用,保证热风提供的稳定性和热能利用的充分性;现有退火炉的热风循环系统的单个热风机的出风管道通常采用一道分流结构,将热风分流到两侧之后再用一根吹风管汇聚吹风,热风的输送和管道的竖向支撑均靠一对竖直的分流管,不仅会影响其支撑牢固度,而且热风的输送顺畅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单个热风机的出风管道采用两道分流结构,不仅增加热风的吹风回路和输送回路,确保热风输送的通畅性和吹风的可靠性,同时增加管道的竖向支撑牢固性的退火炉用热风循环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退火炉用热风循环系统,包括固定在退火炉顶部的至少一台热风机和连接在热风机上的热风循环管组,所述热风循环管组包括连接在热风机出风口上的出风管、连接在出风管上的两根第一分流管、连接在每根第一分流管上的出风转接管、连接在每根出风转接管上的两根第二分流管、连接在第二分流管上的吹风管以及连接在热风机进风口上的进风管和连接在进风管上的至少一根回流风管,所述吹风管位于退火炉的底部,所述回流风管位于退火炉的顶部,两根出风转接管相互对称设置,四根第二分流管两两相互对称设置,所述吹风管连接在每两根相互对称的第二分流管之间,所述吹风管的两侧均设有至少一排吹风孔,所述回流风管的两侧均设有至少一排吸风孔。本技术的单个热风机的出风管道采用两道分流结构,不仅增加热风的吹风回路和输送回路,确保热风输送的通畅性和吹风的可靠性,同时增加管道的竖向支撑牢固性。优选地,两根第一分流管相互对称连接在出风管的底部,所述第一分流管的另一端通过一转接头连接出风转接管的中部,所述第二分流管的顶部连接出风转接管的端部。该种结构确保出风管的热风可以被两根第一分流管进行分流,同时确保每根第一分流管的热风可以顺畅的进入出风转接管,并被两根第二分流管进行顺畅的分流。优选地,所述出风转接管的中部连接有竖直支撑杆,所述竖直支撑杆的高度与第二分流管的高度相匹配。该种结构进一步确保其对上部管道的支撑牢固性。优选地,所述回流风管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回流风管通过一进风转接管与进风管连接,所述进风转接管和进风管之间通过一转角连接管连接,且进风转接管和回流风管垂直设置,所述出风转接管和回流风管平行设置,所述进风转接管和吹风管平行设置。该种结构确保使用过的热风更加顺利的被两根回流风管吸收通过进风转接管送到进风管进入热风机进行循环利用。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流管、出风转接管、吹风管、回流风管和进风转接管均水平设置,所述出风管、第二分流管和进风管均竖直设置。该种结构使得其结构紧凑,布局合理,进一步确保其整体结构稳固可靠。优选地,所述热风机的数量为三台,所述热风循环管组的数量为三组。本技术的热风机和热风循环管组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退火物件(主要是指铝箔产品)的退火需求进行增减。本技术的单个热风机的出风管道采用两道分流结构,不仅增加热风的吹风回路和输送回路,确保热风输送的通畅性和吹风的可靠性,同时增加管道的竖向支撑牢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其中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热风机,2.出风管,3.第一分流管,4.出风转接管,5.第二分流管,6.吹风管,7.吹风孔,8.转接头,9.竖直支撑杆,10.进风管,11.回流风管,12.进风转接管,13.转角连接管,14.吸风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1和2所示,一种退火炉用热风循环系统,包括固定在退火炉顶部的三台热风机1和连接在每台热风机1上的热风循环管组。热风循环管组包括连接在热风机1出风口上的出风管2、连接在出风管2上的两根第一分流管3、连接在每根第一分流管3上的出风转接管4、连接在每根出风转接管4上的两根第二分流管5、连接在第二分流管5上的吹风管6以及连接在热风机1进风口上的进风管10和连接在进风管10上的两根回流风管11,吹风管6位于退火炉的底部,回流风管11位于退火炉的顶部,两根出风转接管4相互对称设置,四根第二分流管5两两相互对称设置,吹风管6连接在每两根相互对称的第二分流管5之间,吹风管6的两侧均设有一排吹风孔7,回流风管11的两侧均设有一排吸风孔14。两根第一分流管3相互对称连接在出风管2的底部,第一分流管3的另一端通过一转接头8连接出风转接管4的中部,第二分流管5的顶部连接出风转接管4的端部。出风转接管4的中部连接有竖直支撑杆9,竖直支撑杆9的高度与第二分流管5的高度相匹配。两根回流风管11通过一进风转接管12与进风管10连接,进风转接管12和进风管10之间通过一转角连接管13连接,且进风转接管12和回流风管11垂直设置,出风转接管4和回流风管11平行设置,进风转接管12和吹风管6平行设置。第一分流管3、出风转接管4、吹风管6、回流风管11和进风转接管12均水平设置,出风管2、第二分流管5和进风管10均竖直设置。本技术工作时,热风机出风口排出热风,通过第一分流管分流成相互对称的两道水平方向的热风,每道水平方向的热风进入出风转接管后通过第二分流管再次分流成两道竖直方向的热风,相互对称且通过吹风管相互连通的两道竖直方向的热风最后聚集到吹风管处通过吹风孔吹出提供热风;热风从退火炉底部往上走的过程中对铝箔产品进行加热退火,使用后的热风在退火炉的顶部被回流风管的吸风孔吸收后通过进风管进入热风机加热处理后再次送入到退火炉内部进行循环使用。本技术的热风机为市面采购的常规热风机,故其具体结构和工作过程不作细述。本技术的单个热风机的出风管道采用两道分流结构,不仅增加热风的吹风回路和输送回路,确保热风输送的通畅性和吹风的可靠性,同时增加管道的竖向支撑牢固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退火炉用热风循环系统,包括固定在退火炉顶部的至少一台热风机和连接在热风机上的热风循环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循环管组包括连接在热风机出风口上的出风管、连接在出风管上的两根第一分流管、连接在每根第一分流管上的出风转接管、连接在每根出风转接管上的两根第二分流管、连接在第二分流管上的吹风管以及连接在热风机进风口上的进风管和连接在进风管上的至少一根回流风管,所述吹风管位于退火炉的底部,所述回流风管位于退火炉的顶部,两根出风转接管相互对称设置,四根第二分流管两两相互对称设置,所述吹风管连接在每两根相互对称的第二分流管之间,所述吹风管的两侧均设有至少一排吹风孔,所述回流风管的两侧均设有至少一排吸风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火炉用热风循环系统,包括固定在退火炉顶部的至少一台热风机和连接在热风机上的热风循环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循环管组包括连接在热风机出风口上的出风管、连接在出风管上的两根第一分流管、连接在每根第一分流管上的出风转接管、连接在每根出风转接管上的两根第二分流管、连接在第二分流管上的吹风管以及连接在热风机进风口上的进风管和连接在进风管上的至少一根回流风管,所述吹风管位于退火炉的底部,所述回流风管位于退火炉的顶部,两根出风转接管相互对称设置,四根第二分流管两两相互对称设置,所述吹风管连接在每两根相互对称的第二分流管之间,所述吹风管的两侧均设有至少一排吹风孔,所述回流风管的两侧均设有至少一排吸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炉用热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根第一分流管相互对称连接在出风管的底部,所述第一分流管的另一端通过一转接头连接出风转接管的中部,所述第二分流管的顶部连接出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贺明陈小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鼎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