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乙酸酐生产用夹管冷却装置,包括控制单元、换热单元、加水单元、管道单元,管道单元:所述管道单元包括水冷循环外管,水冷循环外管内部设有乙酸铵内管,乙酸铵内管两端分别连通有乙酸铵进料管和乙酸铵出料管,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温度检测器,且温度检测器设置在乙酸铵进料管的一侧,温度检测器的一侧设有PLC控制器,所述换热单元包括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且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分别设有冷凝器进水管和冷凝器出水管,加水单元:所述加水单元包括储水箱,加入了冷凝器及控制设备使得人工的劳动强度降低,减少了人工的使用,且节省了管材的使用量,同时效果相比较加长管道的方式效果更加显著。
A pipe cooling device for acetic anhydrid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乙酸酐生产用夹管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却
,具体为一种乙酸酐生产用夹管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乙酸铵在生产过程中温度过高,需要对乙酸铵进行物理降温,现在常用的是通过水冷进行降温,水冷降温的成本低廉,但是现在的水冷降温采用单纯的“大管套小管”,效率不高,大都通过加长管道的方式进行降温,虽然降温的效果达到了,但是占用了大量的面积,且浪费了大量的管材,仍需要多人进行看护,人工的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乙酸酐生产用夹管冷却装置,加入了冷凝器及控制设备使得人工的劳动强度降低,减少了人工的使用,且节省了管材的使用量,减小了占地面积,同时效果相比较加长管道的方式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乙酸酐生产用夹管冷却装置,包括控制单元、换热单元、加水单元、管道单元,管道单元:所述管道单元包括水冷循环外管,水冷循环外管内部设有乙酸铵内管,乙酸铵内管两端分别连通有乙酸铵进料管和乙酸铵出料管,且乙酸铵进料管和乙酸铵出料管连通至水冷循环外管外部,可以通过“大管套小管”的方式通过水对乙酸铵内管的乙酸铵进行降温处理;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温度检测器,且温度检测器设置在乙酸铵进料管的一侧,温度检测器的一侧设有PLC控制器,可以通过PLC对温度的控制来进一步调节所需冷凝器的数量及用水量;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包括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且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分别设有冷凝器进水管和冷凝器出水管,冷凝器进水管和冷凝器出水管通过冷凝器阀门连通至水冷循环外管,冷凝器设置有阀门,可以进行更换及维护,且不会影响水冷的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加水单元:所述加水单元包括储水箱,储水箱一侧设有储水箱电磁阀门,储水箱电磁阀门一侧连通至小型水泵,且小型水泵一端连通至水冷循环外管,可以储存一部分水量,当气温较高时进行加水,提高了水冷效果;其中:温度检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冷凝器阀门和储水箱电磁阀门的输入端。进一步的,水冷循环外管的内壁设有防腐层,且水冷循环外管连通至小型水泵、乙酸铵进料管、乙酸铵出料管和冷凝器阀门连接处设有密封法兰及橡胶密封垫,提高了各连接处的密封环境,降低了设备损坏率。进一步的,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与冷凝器阀门通过连接法兰及螺纹固定连接,可进行拆换,方便了冷凝器的检修维护及更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一种乙酸酐生产用夹管冷却装置,具有以下好处:通过设置冷凝器使得水冷的效果显著提高,且节省了水冷管道的占地面积,减少了人工的使用数量,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通过设置PLC控制器和温度控制器及阀门和储水箱的设立使得可以通过自动控制调节冷凝器的使用数量,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节省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PLC控制器、2温度检测器、3乙酸铵内管、4水冷循环外管、5储水箱、6小型水泵、7储水箱电磁阀门、8冷凝器出水管、9第二冷凝器、10第一冷凝器、11冷凝器进水管、12冷凝器阀门、13控制单元、14换热单元、15加水单元、16管道单元、31乙酸铵进料管、32乙酸铵出料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乙酸酐生产用夹管冷却装置,包括控制单元13、换热单元14、加水单元15、管道单元16,管道单元16:所述管道单元16包括水冷循环外管4,水冷循环外管4内部设有乙酸铵内管3,乙酸铵内管3两端分别连通有乙酸铵进料管31和乙酸铵出料管32,且乙酸铵进料管31和乙酸铵出料管32连通至水冷循环外管4外部,可以通过“大管套小管”的方式通过水对乙酸铵内管3的乙酸铵进行降温处理;控制单元13:所述控制单元13包括温度检测器2,且温度检测器2设置在乙酸铵进料管31的一侧,温度检测器2的一侧设有PLC控制器1,可以通过PLC对温度的控制来进一步调节所需冷凝器的数量及用水量;换热单元14:所述换热单元14包括第一冷凝器10和第二冷凝器9,且第一冷凝器10和第二冷凝器9分别设有冷凝器进水管11和冷凝器出水管8,冷凝器进水管11和冷凝器出水管8通过冷凝器阀门12连通至水冷循环外管4,冷凝器设置有阀门,可以进行更换及维护,且不会影响水冷的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加水单元15:所述加水单元15包括储水箱5,储水箱5一侧设有储水箱电磁阀门7,储水箱电磁阀门7一侧连通至小型水泵6,且小型水泵6一端连通至水冷循环外管4,可以储存一部分水量,当气温较高时进行加水,提高了水冷效果;其中:温度检测器2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1的输入端,PLC控制器1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冷凝器10、第二冷凝器9、冷凝器阀门12和储水箱电磁阀门7的输入端。进一步的,水冷循环外管4的内壁设有防腐层,且水冷循环外管4连通至小型水泵6、乙酸铵进料管31、乙酸铵出料管32和冷凝器阀门12连接处设有密封法兰及橡胶密封垫,提高了各连接处的密封环境,降低了设备损坏率。进一步的,第一冷凝器10和第二冷凝器9与冷凝器阀门12通过连接法兰及螺纹固定连接,可进行拆换,方便了冷凝器的检修维护及更换。在使用时:乙酸铵通过乙酸铵进料管31进料,通过乙酸铵内管3从乙酸铵出料管32出去,其中水冷循环外管4与乙酸铵内管3之间设有水,水通过冷凝器阀门12及冷凝器进水管11进入第一冷凝器10然后通过冷凝器出水管8出来进行换热工作,使得水冷循环外管4的温度始终保持在较低的温度,当温度检测器2检测到温度高于临界值时,将信号传输给PLC控制器1,PLC控制器1控制第二冷凝器9开启,同时控制储水箱电磁阀门7开启增加水量进行降温,使得装置保持高效稳定的工作,同时,当冷凝器故障或检修时,可以进行单个的维护及更换,不会影响公祖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PLC控制器1选用的型号为西门子S7-200,温度检测器2选用的型号为深圳凯萨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HEL-705-U-1-12-00,储水箱电磁阀门7选用的是亚德客4V21008B,第一冷凝器10和第二冷凝器9选用的是广州市振宇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的KL-SL-010,PLC控制器1控制温度检测器2、储水箱电磁阀门7、第一冷凝器10和第二冷凝器9和冷凝器阀门12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乙酸酐生产用夹管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13)、换热单元(14)、加水单元(15)、管道单元(16),/n管道单元(16):所述管道单元(16)包括水冷循环外管(4),水冷循环外管(4)内部设有乙酸铵内管(3),乙酸铵内管(3)两端分别连通有乙酸铵进料管(31)和乙酸铵出料管(32),且乙酸铵进料管(31)和乙酸铵出料管(32)连通至水冷循环外管(4)外部;/n控制单元(13):所述控制单元(13)包括温度检测器(2),且温度检测器(2)设置在乙酸铵进料管(31)的一侧,温度检测器(2)的一侧设有PLC控制器(1);/n换热单元(14):所述换热单元(14)包括第一冷凝器(10)和第二冷凝器(9),且第一冷凝器(10)和第二冷凝器(9)分别设有冷凝器进水管(11)和冷凝器出水管(8),冷凝器进水管(11)和冷凝器出水管(8)通过冷凝器阀门(12)连通至水冷循环外管(4);/n加水单元(15):所述加水单元(15)包括储水箱(5),储水箱(5)一侧设有储水箱电磁阀门(7),储水箱电磁阀门(7)一侧连通至小型水泵(6),且小型水泵(6)一端连通至水冷循环外管(4);/n其中:温度检测器(2)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1)的输入端,PLC控制器(1)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冷凝器(10)、第二冷凝器(9)、冷凝器阀门(12)和储水箱电磁阀门(7)的输入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乙酸酐生产用夹管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13)、换热单元(14)、加水单元(15)、管道单元(16),
管道单元(16):所述管道单元(16)包括水冷循环外管(4),水冷循环外管(4)内部设有乙酸铵内管(3),乙酸铵内管(3)两端分别连通有乙酸铵进料管(31)和乙酸铵出料管(32),且乙酸铵进料管(31)和乙酸铵出料管(32)连通至水冷循环外管(4)外部;
控制单元(13):所述控制单元(13)包括温度检测器(2),且温度检测器(2)设置在乙酸铵进料管(31)的一侧,温度检测器(2)的一侧设有PLC控制器(1);
换热单元(14):所述换热单元(14)包括第一冷凝器(10)和第二冷凝器(9),且第一冷凝器(10)和第二冷凝器(9)分别设有冷凝器进水管(11)和冷凝器出水管(8),冷凝器进水管(11)和冷凝器出水管(8)通过冷凝器阀门(12)连通至水冷循环外管(4);
加水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铁军,吴宝荣,薛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孟州市鼎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