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四旋翼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921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四旋翼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体,所述无人机机体为扁平长方体结构,所述无人机机体的顶面嵌入安装有控制按键,所述无人机机体的两长边外壁的两侧端部均开设有连杆固定槽,所述连杆固定槽在无人机机体的拐角处与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外壁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位于矩形槽的内部转动连接第二连杆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采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构成的折叠时旋翼架,不需要在无人机机体两侧外壁开设错位分布的凹槽,便于内部无人机内部电器元件的摆放,而旋翼架的规格单一,能够降低四旋翼无人机的生产成本。

A foldable four rotor UA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的四旋翼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的四旋翼无人机。
技术介绍
四旋翼无人机是一种有4个螺旋桨且螺旋桨呈十字形交叉的无人机。四旋翼无人机是一种小型的轻旋翼无人机,其布局形式新颖,结构紧凑。四旋翼无人机主要是通过改变4个电机的转速来调节螺旋桨转速,由旋翼升力的变化实现对无人机的控制。四旋翼无人机由于能够垂直起降,自由悬停,且机身轻便易操控,可适应于各种速度及各种飞行剖面航路的飞行状况,现有的四旋翼无人机采用的折叠结构是将前后两侧旋翼架通过错位分布的方式进行收纳,该种收纳方式使得无人机机体两侧外壁开设错位分布的凹槽,不便于内部无人机内部电器元件的摆放,旋翼架的规格各不相同,使得四旋翼无人机的生产成本高,而四旋翼无人机在使用的过程中,用户常在宽广的水域进行试飞,四旋翼无人机一旦发生坠机事故,四旋翼无人机坠入水中,不方便用户搜寻,且四旋翼无人机内部的电池对水体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四旋翼无人机,通过采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构成的折叠时旋翼架,不需要在无人机机体两侧外壁开设错位分布的凹槽,便于内部无人机内部电器元件的摆放,而旋翼架的规格单一,能够降低四旋翼无人机的生产成本;通过将单一的支撑脚改为通过第一复位弹簧弹性驱动的滚球固定块及其底部活动连接滚球的结构,能够降低无人机降落时,其支撑脚与地面的冲击力以及无人机贴地飞行时被障碍物磕碰导致平稳性降低的问题;通过固定漂浮板增强无人机的浮力,避免四旋翼无人机沉入水底不方便用户搜寻,以及四旋翼无人机内部的电池对水体造成污染事故的发生。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折叠的四旋翼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体,所述无人机机体为扁平长方体结构,所述无人机机体的顶面嵌入安装有控制按键,所述无人机机体的两长边外壁的两侧端部均开设有连杆固定槽,所述连杆固定槽在无人机机体的拐角处与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外壁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位于矩形槽的内部转动连接第二连杆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上表面嵌入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轴传动连接有折叠桨叶,所述连杆固定槽的内底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三角块,所述滑槽的内底固定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水平截面为圆环状,所述电磁铁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三角块连接的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外壁套接有弹性连接三角块和电磁铁的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底面均开设有收纳至连杆固定槽状态时与三角块卡合的矩形孔,通过设置与三角块卡合的矩形孔,方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收纳入连杆固定槽时对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进行固定;所述第二连杆对应驱动电机所在位置处的底面连接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为倒置的圆锥台体结构,所述支撑脚的内部通过第一复位弹簧弹性连接有滚球固定块,所述滚球固定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滚球,通过设置滚球便于无人机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向外伸展时,支撑脚能够同时在地面进行滑动。进一步在于:所述控制按键内部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磁铁电性连接,用户可通过操控控制按键对电磁铁进行通断电控制,从而实现一键释放折叠状态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进一步在于:所述三角块的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三角块的斜边朝向无人机机体长边侧壁外侧,这样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在向内转动时,能够进行放置指定位置,而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移动至指定位置时,能够对其进行锁紧。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与连杆固定槽内顶壁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扭转弹簧,通过第一扭转弹簧驱动第一连杆向着远离无人机机体的方向转动,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之间连接有第二扭转弹簧,通过第二扭转弹簧能够驱动第二连杆向着与第一连杆展开的状态进行旋转,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小于第二连杆的长度,这样第二连杆收纳至第一连杆内部时,第二连杆端部连接的驱动电机位于无人机机体的外部。进一步在于:所述无人机机体的底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漂浮板,所述无人机机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关于无人机机体中心面对称的四个第一滑杆,四个所述第一滑杆位于无人机机体内的端部固定有限位板,四个所述第一滑杆位于无人机机体内的外壁套接有弹性连接对应的限位板和无人机机体内底面的第三复位弹簧,所述第一滑杆位于无人机机体下部的端部连接有用于夹持漂浮板的卡接块,通过设置可拆卸的漂浮板方便用户根据需要进行使用。进一步在于:所述漂浮板的长度与无人机机体的长度相同,所述漂浮板的宽度为无人机机体宽度的一半,这样设置能够降低漂浮板在随无人机机架飞行过程中的风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将无人机机体的两长边外壁的两侧端部均开设有连杆固定槽,在连杆固定槽对应无人机机体的拐角处与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外壁开设有矩形槽,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位于矩形槽内部转动连接第二连杆一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上表面嵌入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电机轴传动连接有折叠桨叶,连杆固定槽的内底面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三角块,并在滑槽的内底固定有电磁铁,在电磁铁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三角块连接的第二滑杆,并在第二滑杆的外壁套接第二复位弹簧,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底面均开设有收纳至连杆固定槽状态时与三角块卡合的矩形孔,相比于传统的单旋翼架收纳结构,采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构成的折叠时旋翼架,不需要在无人机机体两侧外壁开设错位分布的凹槽,便于内部无人机内部电器元件的摆放,而旋翼架的规格单一,能够降低四旋翼无人机的生产成本;2、通过在第二连杆对应驱动电机所在位置处的底面连接有支撑脚,然后在支撑脚的内部通过第一复位弹簧弹性连接有滚球固定块,并在滚球固定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滚球,通过将单一的支撑脚改为通过第一复位弹簧弹性驱动的滚球固定块及其底部活动连接滚球的结构,能够降低无人机降落时,其支撑脚与地面的冲击力以及无人机贴地飞行时被障碍物磕碰导致平稳性降低的问题;3、通过在无人机机体的底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漂浮板,并在无人机机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关于无人机机体中心面对称的四个第一滑杆,在四个第一滑杆位于无人机机体内的端部固定有限位板,而四个第一滑杆位于无人机机体内的外壁套接有弹性连接对应限位板和无人机机体内底的第三复位弹簧,第一滑杆位于无人机机体下部的端部连接有用于夹持漂浮板的卡接块,通过过配套设置漂浮板,以及在无人机机体设置第三复位弹簧弹性驱动的卡接块,方便用户在广阔水域飞行时,通过固定漂浮板增强无人机的浮力,避免四旋翼无人机沉入水底不方便用户搜寻,以及四旋翼无人机内部的电池对水体造成污染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四旋翼无人机的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四旋翼无人机的折叠状态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四旋翼无人机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支撑脚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无人机机体的主视图。图中:1、无人机机体;2、控制按键;3、折叠桨叶;4、连杆固定槽;5、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的四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机体(1),所述无人机机体(1)为扁平长方体结构,所述无人机机体(1)的顶面嵌入安装有控制按键(2),所述无人机机体(1)的两长边外壁的两侧端部均开设有连杆固定槽(4),所述连杆固定槽(4)在无人机机体(1)的拐角处与第一连杆(6)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6)的外壁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第一连杆(6)的另一端位于矩形槽的内部转动连接第二连杆(7)一端,所述第二连杆(7)的另一端上表面嵌入固定有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通过电机轴传动连接有折叠桨叶(3),所述连杆固定槽(4)的内底面开设有滑槽(18),所述滑槽(1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三角块(12),所述滑槽(18)的内底固定有电磁铁(13),所述电磁铁(13)的水平截面为圆环状,所述电磁铁(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三角块(12)连接的第二滑杆(14),所述第二滑杆(14)的外壁套接有弹性连接三角块(12)和电磁铁(13)的第二复位弹簧(15),所述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的底面均开设有收纳至连杆固定槽(4)状态时与三角块(12)卡合的矩形孔;/n所述第二连杆(7)对应驱动电机(11)所在位置处的底面连接有支撑脚(10),所述支撑脚(10)为倒置的圆锥台体结构,所述支撑脚(10)的内部通过第一复位弹簧(101)弹性连接有滚球固定块(102),所述滚球固定块(10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滚球(1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的四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机体(1),所述无人机机体(1)为扁平长方体结构,所述无人机机体(1)的顶面嵌入安装有控制按键(2),所述无人机机体(1)的两长边外壁的两侧端部均开设有连杆固定槽(4),所述连杆固定槽(4)在无人机机体(1)的拐角处与第一连杆(6)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6)的外壁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第一连杆(6)的另一端位于矩形槽的内部转动连接第二连杆(7)一端,所述第二连杆(7)的另一端上表面嵌入固定有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通过电机轴传动连接有折叠桨叶(3),所述连杆固定槽(4)的内底面开设有滑槽(18),所述滑槽(1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三角块(12),所述滑槽(18)的内底固定有电磁铁(13),所述电磁铁(13)的水平截面为圆环状,所述电磁铁(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三角块(12)连接的第二滑杆(14),所述第二滑杆(14)的外壁套接有弹性连接三角块(12)和电磁铁(13)的第二复位弹簧(15),所述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的底面均开设有收纳至连杆固定槽(4)状态时与三角块(12)卡合的矩形孔;
所述第二连杆(7)对应驱动电机(11)所在位置处的底面连接有支撑脚(10),所述支撑脚(10)为倒置的圆锥台体结构,所述支撑脚(10)的内部通过第一复位弹簧(101)弹性连接有滚球固定块(102),所述滚球固定块(10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滚球(103)。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宇于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