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安全带安装支架与B柱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880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安装支架与B柱的连接结构,包括B柱内板总成、与所述B柱内板总成配合连接的安装支架,其特征是:所述B柱内板总成包括B柱上内板和B柱下内板,所述B柱上内板的下端部与所述B柱下内板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B柱上内板与B柱下内板的连接部位。其不仅能够保证安全带固定点的强度;还能实现带高度调节器和不带高度调节器两种状态配置时B柱内板总成的夹具共用,既节省成本,又能减重。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mounting bracket of automobile safety belt and B-pill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安全带安装支架与B柱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安装支架与B柱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部分汽车安全带上部配合在高度调节器上,高度调节器固定在B柱上。带高度调节器的汽车安全带安装支架与B柱的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原B柱上内板5、原B柱下内板6、焊接在原B柱上内板5上的高度调节器上安装支架7、焊接在原B柱下内板6上的高度调节器下安装支架8;原B柱上内板5、高度调节器上安装支架7上设有对应的安装孔,原B柱下内板6、高度调节器下安装支架8上同样设有对应的安装孔;高度调节器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在高度调节器上安装支架7和原B柱上内板5上、下端通过螺栓连接在高度调节器下安装支架8和原B柱下内板6上,这种结构能够保证安全带固定点的强度;但若新增一种安全带高度不可调节的配置,由于B柱上定位孔的影响,无法再焊接一个安装支架,B柱上内板可能需重新开发,既增重,成本又高;因此需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安全带安装支架与B柱的连接结构,其不仅能够保证安全带固定点的强度;还能实现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安全带安装支架与B柱的连接结构,包括B柱内板总成(1)、与所述B柱内板总成(1)配合连接的安装支架(2),其特征是:所述B柱内板总成(1)包括B柱上内板(11)和B柱下内板(12),所述B柱上内板(11)的下端部与所述B柱下内板(12)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2)固定连接在所述B柱上内板(11)与B柱下内板(12)的连接部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安全带安装支架与B柱的连接结构,包括B柱内板总成(1)、与所述B柱内板总成(1)配合连接的安装支架(2),其特征是:所述B柱内板总成(1)包括B柱上内板(11)和B柱下内板(12),所述B柱上内板(11)的下端部与所述B柱下内板(12)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2)固定连接在所述B柱上内板(11)与B柱下内板(12)的连接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安装支架与B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B柱上内板(11)和B柱下内板(12)均为开口朝向车身外侧的U形结构;所述B柱上内板(11)具有上内板配合部(111)、上内板前侧面和上内板后侧面,所述上内板前侧面的边缘设有向前延伸的前上翻边(112),所述上内板后侧面的边缘设有向后延伸的后上翻边(113);所述B柱下内板(12)具有下内板配合部(121)、下内板前侧面和下内板后侧面,所述下内板前侧面的边缘设有向前延伸的前下翻边(122),所述下内板后侧面的边缘设有向后延伸的后下翻边(123);所述B柱上内板(11)的下端部与所述B柱下内板(12)的上端部重叠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安装支架与B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支架(2)整体呈开口朝向车身外侧的U形结构,其具有安装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友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保定长安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