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78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合模机构。合模机构包括:机架;导轨,设置在机架上,导轨为多个,多个导轨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预设方向与导轨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定模板,设置在机架上;动模板,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上,动模板可沿导轨的延伸方向进行合模或开模动作,动模板具有避让缺口;第一辅助导向杆体,第一辅助导向杆体的一端穿过避让缺口后安装在定模板上,第一辅助导向杆体的延伸方向与导轨的延伸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合模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因易发生卡涩现象而影响合模机构的正常运行的问题。

Clamp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合模机构
本技术涉及注塑机合模机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合模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合模机构的动模板朝向或远离定模板运动的过程中,动模板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四根哥林柱滑动。然而,由于零件加工误差及装配误差等原因,合模机构在执行开模或合模动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异响、卡顿等现象,影响合模机构的正常使用,导致合模机构的定位精度较低,摩擦阻力增大,且合模机构在执行开模或合模动作过程中整机的能耗也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模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合模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因易发生卡涩现象而影响合模机构的正常运行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合模机构,包括:机架;导轨,设置在机架上,导轨为多个,多个导轨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预设方向与导轨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定模板,设置在机架上;动模板,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上,动模板可沿导轨的延伸方向进行合模或开模动作,动模板具有避让缺口;第一辅助导向杆体,第一辅助导向杆体的一端穿过避让缺口后安装在定模板上,第一辅助导向杆体的延伸方向与导轨的延伸方向一致。进一步地,动模板还具有过孔,合模机构还包括:第二辅助导向杆体,第二辅助导向杆体的一端穿过过孔后安装在定模板上,第二辅助导向杆体的延伸方向与导轨的延伸方向一致。进一步地,第二辅助导向杆体与过孔之间设置有第一减磨件,第一减磨件用于减小第二辅助导向杆体与过孔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地,合模机构还包括: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上,滑块可沿导轨滑动,动模板通过滑块与导轨连接;其中,滑块为多个,多个滑块沿导轨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滑块具有安装凹部,至少部分导轨伸入安装凹部内,安装凹部的内表面与导轨之间设置有第二减磨件。进一步地,合模机构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滑块连接,驱动装置驱动滑块带动动模板沿导轨的延伸方向滑动;或驱动装置与动模板连接,以驱动动模板沿导轨的延伸方向滑动。进一步地,合模机构还包括: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滑块上,以用于检测滑块与定模板之间的相对距离;控制模块,与位移传感器和驱动装置均连接,待相对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值时,位移传感器将检测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驱动装置停止运行。进一步地,合模机构还包括:过渡连接结构,与多个滑块均连接,动模板通过过渡连接结构与滑块连接。进一步地,动模板包括本体部和设置在本体部上的安装部,安装部朝向远离本体部的方向延伸,安装部与过渡连接结构连接。进一步地,导轨的横截面为工字型、或T形。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导轨设置在机架上,且导轨为多个,多个导轨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预设方向与导轨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动模板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上,动模板可沿导轨的延伸方向朝向或远离定模板滑动,以进行合模或开模。第一辅助导向杆体的一端穿过避让缺口后安装在定模板上,第一辅助导向杆体的延伸方向与导轨的延伸方向一致。这样,在合模机构使用过程中,动模板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上且可沿导轨滑动,导轨对动模板进行导向,即动模板滑动过程中的导向结构为导轨,而并非第一辅助导向杆体,进而使得动模板的滑动更加顺畅。与现有技术中采用四根哥林柱对动模板进行导向相比,本申请中的第一辅助导向杆体不再用于对动模板进行导向,而是通过导轨对动模板进行导向,进而不会发生卡涩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合模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因易发生卡涩现象而影响合模机构的正常运行的问题,保证合模机构能够顺利地进行合模或开模动作。同时,本申请中的合模机构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机构在执行开、合模动作过程中的卡顿现象,减小摩擦等问题,有利于降低能耗,使得开模动作响应更灵敏,噪音更小。此外,本申请中的合模机构的结构简单,容易拆装,减少了零件数量,节约材料。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合模机构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机架;20、导轨;30、定模板;40、动模板;41、避让缺口;42、过孔;43、安装部;50、第一辅助导向杆体;60、第二辅助导向杆体;70、滑块;71、安装凹部;80、过渡连接结构;90、位移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合模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因易发生卡涩现象而影响合模机构的正常运行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合模机构。如图1所示,合模机构包括机架10、导轨20、定模板30、动模板40及第一辅助导向杆体50。其中,导轨20设置在机架10上,导轨20为两个,两个导轨20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预设方向与导轨20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定模板30设置在机架10上。动模板40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20上,动模板40可沿导轨20的延伸方向进行合模或开模动作,动模板40具有避让缺口41。第一辅助导向杆体50的一端穿过避让缺口41后安装在定模板30上,第一辅助导向杆体50的延伸方向与导轨20的延伸方向一致。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合模机构使用过程中,动模板40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20上且可沿导轨20滑动,导轨20对动模板40进行导向,即动模板40滑动过程中的导向结构为导轨20,而并非第一辅助导向杆体50,进而使得动模板40的滑动更加顺畅。与现有技术中采用四根哥林柱对动模板进行导向相比,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辅助导向杆体50不再用于对动模板40进行导向,而是通过导轨20对动模板40进行导向,进而不会发生卡涩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合模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因易发生卡涩现象而影响合模机构的正常运行的问题,保证合模机构能够顺利地进行合模或开模动作。同时,本实施例中的合模机构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机构在执行开、合模动作过程中的卡顿现象,减小摩擦等问题,有利于降低能耗,使得开模动作响应更灵敏,噪音更小。此外,本申请中的合模机构的结构简单,容易拆装,减少了零件数量,节约材料。需要说明的是,导轨20的个数不限于此。可选地,导轨20为三个、或四个、或五个。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方向与导轨20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设置,进而使得动模板40沿两个导轨20的滑动更加平稳,提升了合模机构的运行稳定性。如图1所示,动模板40还具有过孔42,合模机构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10);/n导轨(20),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所述导轨(20)为多个,多个所述导轨(20)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导轨(20)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n定模板(30),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n动模板(4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20)上,所述动模板(40)可沿所述导轨(20)的延伸方向进行合模或开模动作,所述动模板(40)具有避让缺口(41);/n第一辅助导向杆体(50),所述第一辅助导向杆体(50)的一端穿过所述避让缺口(41)后安装在所述定模板(30)上,所述第一辅助导向杆体(5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轨(20)的延伸方向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0);
导轨(20),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所述导轨(20)为多个,多个所述导轨(20)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导轨(20)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
定模板(30),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
动模板(4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20)上,所述动模板(40)可沿所述导轨(20)的延伸方向进行合模或开模动作,所述动模板(40)具有避让缺口(41);
第一辅助导向杆体(50),所述第一辅助导向杆体(50)的一端穿过所述避让缺口(41)后安装在所述定模板(30)上,所述第一辅助导向杆体(5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轨(20)的延伸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40)还具有过孔(42),所述合模机构还包括:
第二辅助导向杆体(60),所述第二辅助导向杆体(60)的一端穿过所述过孔(42)后安装在所述定模板(30)上,所述第二辅助导向杆体(6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轨(20)的延伸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导向杆体(60)与所述过孔(42)之间设置有第一减磨件,所述第一减磨件用于减小所述第二辅助导向杆体(60)与所述过孔(42)之间的摩擦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机构还包括:
滑块(7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20)上,所述滑块(70)可沿所述导轨(20)滑动,所述动模板(40)通过所述滑块(70)与所述导轨(20)连接;其中,所述滑块(70)为多个,多个所述滑块(70)沿所述导轨(2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桃甲赵永政张济鹏莫玉麟张秀峰张天翼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