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振动研磨电主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684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头振动研磨电主轴,包括机体,以及设置在机体内的定子和转子,机体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端盖,转子的中间过盈装配一根轴芯,机体两端中心的轴承座中分别安装一个支撑轴承,轴芯的两头分别套在两个支撑轴承的内圈中,轴芯的两头位于两个支撑轴承的外侧还各分别过盈装配一个轴套,每个轴套末端外固定安装一根偏心管,每个偏心管中固定安装一个配重块和两个从动轴承,位于同一偏心管内的两个从动轴承中过盈装配一根从动轴,从动轴的末端固定安装有圆形的研磨底盘,位于机体同一侧的研磨底盘与端盖之间安装有弹簧定位销。有益效果是:减少能源损耗,同一电主轴能够同时对两组工件进行研磨,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研磨效率。

A double head vibration grinding electric spin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头振动研磨电主轴
本技术涉及研磨
,尤其涉及一种双头振动研磨电主轴。
技术介绍
在现社会中大部分工件表面都要进行研磨,使工件表面光滑细腻,研磨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件的美观、外观光洁度和品质精度;小的如儿童玩具外壳,大的如大型家电外壳等等,都要进行研磨工艺,而研磨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合格率和成本核算。现在市面上用的基本都是气动研磨机,气动研磨机的不稳定和很难实现机械自动化,现有的气动研磨机主要是人工手握式抛光,这样的研磨工艺不能保证工件表面光洁度的一致,据不完整统计气动研磨机的工件研磨合格率为70%,研磨动力是靠气源带动风叶产生功率,所以需要能源的二次转换才能运作,导致能量损耗大,成本过高,噪音极大,严重影响人体听力健康,而气动研磨主轴采用的是气源控制,受气源控制的情况下主轴的转速不可控,从而在选择研磨材料时受很大的限制和不稳定。此外现有的气动研磨机只有一头安装研磨砂纸,即同样的能源损耗单次只能对单组工件进行研磨,造成能源浪费,研磨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双头振动研磨电主轴。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头振动研磨电主轴,包括机体,以及设置在机体内的定子和转子,所述机体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端盖,所述转子的中间过盈装配一根轴芯,所述机体两端中心的轴承座中分别安装一个支撑轴承,所述轴芯的两头分别套在两个支撑轴承的内圈中,所述轴芯的两头位于两个支撑轴承的外侧还各分别过盈装配一个轴套,每个轴套末端外固定安装一根偏心管,每个偏心管中固定安装一个配重块和两个从动轴承,位于同一偏心管内的两个从动轴承中过盈装配一根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末端固定安装有圆形的研磨底盘,位于机体同一侧的研磨底盘与端盖之间安装有弹簧定位销。进一步的,所述机体中设有气流通道A,所述偏心管外套有一个内侧具有气流凹槽A的端盖内套,并且端盖内套固定在端盖中,所述端盖中设有与气流凹槽A连通的气流通道B,所述气流通道A、气流通道B、气流凹槽A依次连通,所述机体一侧设有与气流通道A相连通的气流入口;所述机体的两头分别用螺钉安装一个盖在支撑轴承端面的轴承盖,所述轴承盖的内侧设有一圈气流凹槽B,所述轴承盖中设有一条一端与气流凹槽B相连通、另一端与气流通道A相连通的气流通道C。进一步的,还包括矩形的研磨砂纸,所述研磨砂纸的背面粘贴一层矩形的魔术贴刺面,所述研磨底盘的外侧固定安装一块矩形的魔术贴绒面,所述魔术贴刺面与魔术贴绒面配合使研磨砂纸可拆卸安装在研磨底盘上。进一步的,所述从动轴的中轴线与轴芯的中轴线相互平行但不重合。进一步的,所述偏心管依次分为具有内螺纹的螺接部、偏心部、向内的翻边,所述偏心部的管壁由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增厚。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为一金属环,所述金属环的环壁由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增厚,所述配重块环壁厚的一侧与偏心管管壁厚的一侧对齐。进一步的,所述定子通过M4顶丝固定在机体中。进一步的,所述机体的上部设有定子电能输入口。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包括由螺丝连接固定的左壳体和右壳体,定子和转子位于设置在左壳体内的容纳腔中。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定位销的两端分别差入固定安装在研磨底盘和端盖上的卡套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定子通电产生磁场驱动转子与轴芯转动,直接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减少能源损耗;在轴芯的前头均安装研磨底盘,并将研磨砂纸利用魔术贴可拆卸的安装在研磨底盘上,实现同一电主轴上同时驱动两块研磨砂纸对工件进行振动研磨,即同一电主轴能够同时对两组工件进行研磨,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研磨效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偏心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研磨砂纸安装在研磨底盘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机体、2-定子电能输入口、3-定子、4-转子、5-轴芯、6-端盖、7-支撑轴承、8-轴套、9-偏心管、10-配重块、11-从动轴承、12-从动轴、13-研磨底盘、14-弹簧定位销、15气流通道A、16-气流凹槽A、17-端盖内套、18-气流通道B、19-气流入口、20-轴承盖、21-气流凹槽B、22-气流通道C、23-研磨砂纸、24魔术贴刺面、25-魔术贴绒面、26-螺接部、27-偏心部、28-翻边、29-M4顶丝、30-左壳体、31-右壳体、32-容纳腔、33-卡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双头振动研磨电主轴,包括机体1,以及设置在机体1内的定子3和转子4,机体1包括由螺丝连接固定的左壳体30和右壳体31,定子3和转子4位于设置在左壳体30内的容纳腔32中,机体1的上部设有定子电能输入口2,定子3通过M4顶丝29固定在机体1中;机体1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端盖6,转子4的中间过盈装配一根轴芯5,机体1两端中心的轴承座中分别安装一个支撑轴承7,轴芯5的两头分别套在两个支撑轴承7的内圈中,轴芯5的两头位于两个支撑轴承7的外侧还各分别过盈装配一个轴套8,每个轴套8末端外固定安装一根偏心管9,每个偏心管9中固定安装一个配重块10和两个从动轴承11,位于同一偏心管9内的两个从动轴承11中过盈装配一根从动轴12,从动轴12的中轴线与轴芯5的中轴线相互平行但不重合,从动轴12的末端固定安装有圆形的研磨底盘13,位于机体1同一侧的研磨底盘13与端盖6之间安装有弹簧定位销14,弹簧定位销14的两端分别差入固定安装在研磨底盘13和端盖6上的卡套33中。在研磨底盘13与端盖6之间安装弹簧定位销14,使研磨底盘13在偏心管9、从动轴12、配重块10的带动下只能产生振动作研磨加工,不能做旋转运动,能够对硬的材料进行振动研磨,由于研磨底盘13不能旋转运动,使整个装置的离心力较小,对固定架的刚性要求低,对设备的损坏程度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机体1中设有气流通道A15,偏心管9外套有一个内侧具有气流凹槽A16的端盖内套17,并且端盖内套17固定在端盖6中,偏心管9在端盖内套17中转动,端盖6中设有与气流凹槽A16连通的气流通道B18,气流通道A15、气流通道B18、气流凹槽A16依次连通,机体1一侧设有与气流通道A15相连通的气流入口19;机体1的两头分别用螺钉安装一个盖在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头振动研磨电主轴,包括机体,以及设置在机体内的定子和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端盖,所述转子的中间过盈装配一根轴芯,所述机体两端中心的轴承座中分别安装一个支撑轴承,所述轴芯的两头分别套在两个支撑轴承的内圈中,所述轴芯的两头位于两个支撑轴承的外侧还各分别过盈装配一个轴套,每个轴套末端外固定安装一根偏心管,每个偏心管中固定安装一个配重块和两个从动轴承,位于同一偏心管内的两个从动轴承中过盈装配一根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末端固定安装有圆形的研磨底盘,位于机体同一侧的研磨底盘与端盖之间安装有弹簧定位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振动研磨电主轴,包括机体,以及设置在机体内的定子和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端盖,所述转子的中间过盈装配一根轴芯,所述机体两端中心的轴承座中分别安装一个支撑轴承,所述轴芯的两头分别套在两个支撑轴承的内圈中,所述轴芯的两头位于两个支撑轴承的外侧还各分别过盈装配一个轴套,每个轴套末端外固定安装一根偏心管,每个偏心管中固定安装一个配重块和两个从动轴承,位于同一偏心管内的两个从动轴承中过盈装配一根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末端固定安装有圆形的研磨底盘,位于机体同一侧的研磨底盘与端盖之间安装有弹簧定位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振动研磨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中设有气流通道A,所述偏心管外套有一个内侧具有气流凹槽A的端盖内套,并且端盖内套固定在端盖中,所述端盖中设有与气流凹槽A连通的气流通道B,所述气流通道A、气流通道B、气流凹槽A依次连通,所述机体一侧设有与气流通道A相连通的气流入口;所述机体的两头分别用螺钉安装一个盖在支撑轴承端面的轴承盖,所述轴承盖的内侧设有一圈气流凹槽B,所述轴承盖中设有一条一端与气流凹槽B相连通、另一端与气流通道A相连通的气流通道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振动研磨电主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矩形的研磨砂纸,所述研磨砂纸的背面粘贴一层矩形的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群杜建飞段红涛单锐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锐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