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康复肢体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732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神经康复肢体训练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平板,平板上有两个相互平行且间隔布置的第一支撑板,每个第一支撑板的一端铰接在平板上,另一端铰接有一个第二支撑板且第二支撑板的非铰接端能直线往复运动;两个第二支撑板相互平行且有间隔,两个第二支撑板上安装有多个置于其间隔内且能围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的按摩滚轴,两个第二支撑板的非铰接端装有一个置于其间隔内的脚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患者通过蹬腿和收腿使第二支撑板的非铰接端直线往复运动,此时按摩滚轴转动,既活动了患者的退步关节又按摩了患者小腿上的肌肉,结构简单,患者躺着即可完成腿部神经康复训练,而且适用于两条腿病况不一致的患者。

A kind of nerve rehabilitation limb trai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康复肢体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神经康复肢体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患有肢体运动障碍疾病的患者需要进行肢体康复训练,使患者的关节和肌肉恢复正常,目前腿部康复的方式大多采用脚踏车的方式使患者的关节得到活动,踩完脚踏车之后还需要对小腿肌肉进行按摩,缓解肌肉过度紧张;踩脚踏车时患者必须坐起来而且需要两脚配合进行,对于一些不能坐起来或只有单腿能活动的患者来说并不能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康复,只能通过陪护人员或者自己在病床上小范围的活动,这样不能很好恢复腿部的肌肉力量,影响肢体神经康复的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神经康复肢体训练装置,以解决不能坐起来或只能单腿活动的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受限制,影响肢体神经康复速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神经康复肢体训练装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神经康复肢体训练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平板,所述平板上有两个相互平行且间隔布置的第一支撑板,每个第一支撑板的一端铰接在平板上,另一端铰接有一个第二支撑板且第二支撑板的非铰接端能直线往复运动;两个第二支撑板相互平行且有间隔,两个第二支撑板上安装有多个置于其间隔内且能围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的按摩滚轴,两个第二支撑板的非铰接端装有一个置于其间隔内的脚蹬;当第二支撑板的非铰接端直线往复运动时带动对应的第一支撑板围绕其与平板的铰接点摆动,且同时按摩滚轴围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其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配合使患者在蹬腿和收腿的过程中完成腿部的伸展和弯曲,腿部的关节得到活动,通过能转动的按摩滚轴使患者在蹬腿和收腿的过程中对患者小腿上的肌肉进行按摩,缓解小腿肌肉的紧张。2、通过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铰接的位置处设置压簧,使第二铰接轴始终高于第一铰接轴,避免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成一条直线时卡死,同时还能辅助患者弯曲腿部完成收腿。3、本装置结构简单,患者躺着即可完成腿部神经康复训练,而且适用于两条腿病况不一致的患者。进一步的,所述按摩滚轴呈两端粗中间细的哑铃型结构,按摩滚轴的外表面设有多个凸起;按摩滚轴呈哑铃型结构可以使患者的小腿与按摩滚轴充分接触,按摩滚轴上的凸起可以对患者的小腿进行按摩。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非铰接端安装有一个置于第二支撑板外侧的齿轮,脚蹬套装在齿轮的芯轴上且脚蹬齿轮芯轴间隙配合,齿轮下方啮合有一个固定在平板上的齿条,齿轮同轴安装有一个皮带轮,每个按摩滚轴上均装有一个与齿轮置于第二支撑板同侧的皮带轮,每相邻两个按摩滚轴上的皮带轮经皮带连接,靠近脚蹬的按摩滚轴上的皮带轮与齿轮同轴的皮带轮经皮带连接;每个第二支撑板的外侧均可设有一组齿轮、齿条和皮带、皮带轮,也可以只选择在其中一个第二支撑板外侧设置一组齿轮、齿条和皮带、皮带轮,图中以设置一组齿轮、齿条和皮带、皮带轮为例;当第二支撑板的非铰接端直线往复运动时,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的铰接点上下移动,第一支撑板围绕其与平板的铰接点摆动,此时齿轮与齿条啮合,齿轮和与其同轴安装的皮带轮同步转动,与齿轮同轴安装的皮带轮经皮带依次带动多个按摩滚轴上的皮带轮转动,多个按摩滚轴与对应的皮带轮围绕自身中心轴线同步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与平板经第一铰接轴铰接,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经第二铰接轴铰接,第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上均设有一层海绵,第二铰接轴与平板之间设有压簧,压簧的一端与第二铰接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平板接触;第一铰接轴上的海绵保护患者的大腿不受磨损,第二铰接轴上的海绵保护患者的膝盖窝不受磨损,压簧使第二铰接轴始终高于第一铰接轴,避免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成一条直线时卡死,同时还能辅助患者使第二铰接轴复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神经康复肢体训练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神经康复肢体训练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神经康复肢体训练装置的图1中第二支撑板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朝远离第一支撑板的方向水平直线移动时的示意图;图中:1-平板;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按摩滚轴;5-脚蹬;6-齿轮;7-齿条;8-皮带轮;9-皮带;10-第一铰接轴;11-第二铰接轴;12-海绵;13-压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一种神经康复肢体训练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水平放置的平板1,平板1上有两个相互平行且间隔布置的第一支撑板2,每个第一支撑板2的一端铰接在平板1上,另一端铰接有一个第二支撑板3且第二支撑板3的非铰接端能直线往复运动;两个第二支撑板3相互平行且有间隔,两个第二支撑板3上安装有多个置于其间隔内且能围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的按摩滚轴4,两个第二支撑板3的非铰接端装有一个置于其间隔内的脚蹬5;当第二支撑板3的非铰接端直线往复运动时带动对应的第一支撑板2围绕其与平板1的铰接点摆动,且同时按摩滚轴4围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按摩滚轴4呈两端粗中间细的哑铃型结构,按摩滚轴4的外表面设有多个凸起;按摩滚轴4呈哑铃型结构可以使患者的小腿与按摩滚轴4充分接触,按摩滚轴4上的凸起可以对患者的小腿进行按摩。第二支撑板3的非铰接端安装有一个置于第二支撑板3外侧的齿轮6,脚蹬5套装在齿轮6的芯轴上且脚蹬5齿轮6芯轴间隙配合,齿轮6下方啮合有一个固定在平板1上的齿条7,齿轮6同轴安装有一个皮带轮8,每个按摩滚轴4上均装有一个与齿轮6置于第二支撑板3同侧的皮带轮8,每相邻两个按摩滚轴4上的皮带轮8经皮带9连接,靠近脚蹬5的按摩滚轴4上的皮带轮8与齿轮6同轴的皮带轮8经皮带9连接;每个第二支撑板3的外侧均可设有一组齿轮6、齿条7和皮带9、皮带轮8,也可以只选择在其中一个第二支撑板3外侧设置一组齿轮6、齿条7和皮带9、皮带轮8,图中以设置一组齿轮6、齿条7和皮带9、皮带轮8为例;当第二支撑板3的非铰接端直线往复运动时,第二支撑板3与第一支撑板2的铰接点上下移动,第一支撑板2围绕其与平板1的铰接点摆动,此时齿轮6与齿条7啮合,齿轮6和与其同轴安装的皮带轮8同步转动,与齿轮6同轴安装的皮带轮8经皮带9依次带动多个按摩滚轴4上的皮带轮8转动,多个按摩滚轴4与对应的皮带轮8围绕自身中心轴线同步转动。第一支撑板2与平板1经第一铰接轴10铰接,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3经第二铰接轴11铰接,第一铰接轴10和第二铰接轴11上均设有一层海绵12,第二铰接轴11与平板1之间设有压簧13,压簧13的一端与第二铰接轴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平板1接触;第一铰接轴10上的海绵12保护患者的大腿不受磨损,第二铰接轴11上的海绵12保护患者的膝盖窝不受磨损,压簧13使第二铰接轴11始终高于第一铰接轴10,避免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成一条直线时卡死,同时还能辅助患者使第二铰接轴11复位。本技术的一种神经康复肢体训练装置使用原理:使用时,患者将大腿放置在两个第一支撑板2的间隔内,将小腿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康复肢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平板,所述平板上有两个相互平行且间隔布置的第一支撑板,每个第一支撑板的一端铰接在平板上,另一端铰接有一个第二支撑板且第二支撑板的非铰接端能直线往复运动;两个第二支撑板相互平行且有间隔,两个第二支撑板上安装有多个置于其间隔内且能围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的按摩滚轴,两个第二支撑板的非铰接端装有一个置于其间隔内的脚蹬;当第二支撑板的非铰接端直线往复运动时带动对应的第一支撑板围绕其与平板的铰接点摆动,且同时按摩滚轴围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康复肢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平板,所述平板上有两个相互平行且间隔布置的第一支撑板,每个第一支撑板的一端铰接在平板上,另一端铰接有一个第二支撑板且第二支撑板的非铰接端能直线往复运动;两个第二支撑板相互平行且有间隔,两个第二支撑板上安装有多个置于其间隔内且能围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的按摩滚轴,两个第二支撑板的非铰接端装有一个置于其间隔内的脚蹬;当第二支撑板的非铰接端直线往复运动时带动对应的第一支撑板围绕其与平板的铰接点摆动,且同时按摩滚轴围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康复肢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滚轴呈两端粗中间细的哑铃型结构,按摩滚轴的外表面设有多个凸起。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苗海燕张志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