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折叠的行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706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可折叠的行走装置,包括中间固定架,中间固定架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侧边固定架一和侧边固定架二,中间固定架的前侧设有中间支撑架,侧边固定架一的前侧和侧边固定架二的前侧分别可移动地设有侧边支撑架一和侧边支撑架二,中间支撑架、侧边支撑架一和侧边支撑架二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中间高度调节组件、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一和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二,中间调节组件向下伸出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有中间限深轮,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一和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二向下伸出的端部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侧边限深轮一和侧边限深轮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小幅宽作业或大幅宽作业,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的行走装置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的行走装置。
技术介绍
农业机械如旋耕播种机、深松机或旋耕播种施肥等作业机,其作业深度一般靠限深轮或者支撑辊轮来控制。限深轮高度的不同使机具离地的高度不同,从而使机具作业深度不同。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专利名称为“整地机限深轮”,专利公告号为CN207560700U,专利公告日为2018.07.03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包括限深轮和轮臂,限深轮在两个轮臂之间,轮臂上设有连接板,轮臂端设有连接销板,机架横梁上设有调节板,调节板上设有调节销孔,调节销孔可调节连接板的高低,以调节轮臂的高低,实现限深轮的高低调节;此设计中根据不同的高度要求,将螺栓插入不同高度的孔内,调节不便,且无法任意调节深度,另外,也无法实现大范围的高度调节;只适用于小幅宽的作业中,适用范围不广;另外,此设计无法根据实际行距调整限深轮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折叠的行走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适用于小幅宽作业的技术难题,本技术调节高度方便,适用于小幅宽作业或大幅宽作业,适用范围更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折叠的行走装置,包括中间固定架,所述中间固定架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侧边固定架一和侧边固定架二,所述侧边固定架一和侧边固定架二可在前后方向上转动,所述中间固定架、侧边固定架一和侧边固定架二的前侧分别固定设有中间支撑架、侧边支撑架一和侧边支撑架二,所述中间支撑架、侧边支撑架一和侧边支撑架二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高度可调的中间高度调节组件、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一和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二,所述中间调节组件向下伸出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有中间限深轮,所述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一向下伸出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有侧边限深轮一,所述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二向下伸出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有侧边限深轮二。本技术中,中间固定架固定连接在农业机械的机架后侧(农业机械可为深松机或旋耕播种施肥深松等复合型作业机),侧边固定架一和侧边固定架二分别在农业机械的机架朝外的两侧;未作业时,侧边固定架一和侧边固定架二处于折叠状态,此时,侧边固定架一和侧边固定架二分别在机架的左右两侧,并且与机架的前后方向平行;在田间作业时,侧边固定架一和侧边固定架二被展开,侧边固定架一和侧边固定架的前侧与中间固定架的前侧齐平时,侧边固定架一和侧边固定架二停止转动;中间限深轮、侧边限深轮一和侧边限深轮二被降下至需要的高度;本技术中的侧边固定架一和侧边固定架二可折叠,便于机具道路行走运输;通过中间高度调节组件、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一和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二动作,将各个限深轮降下至需要的高度,限深轮的高度调节范围大;小幅宽作业时,侧边固定架一和侧边固定架二折叠起来,中间高度调节组件工作,使中间限深轮降下,只有中间限深轮工作;可应用于大幅宽作业或小幅宽作业中,适用范围更广。为了进一步实现中间限深轮、侧边限深轮一和侧边限深轮二的高度调节,所述中间高度调节组件、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一和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二的结构相同,所述中间高度调节组件包括高度调节液压缸,高度调节液压缸上设有可做往复直线运动的高度调节杆,所述高度调节液压缸的固定端与中间支撑架铰接,高度调节杆倾斜向下伸出的一端铰接有轮架,所述轮架的上部与中间支撑架铰接,中间限深轮可转动地连接在轮架的下部。为了实现侧边固定架一的折叠,还包括位置调节液压缸一,所述侧边固定架一的后侧铰接位置调节液压缸一的固定端,所述位置调节液压缸一上设有可做往复直线运动的位置调节杆一,位置调节杆一伸出的一端与中间固定架的后侧铰接。为了实现侧边固定架二的折叠,还包括位置调节液压缸二,所述侧边固定架二的后侧铰接位置调节液压缸二的固定端,所述位置调节液压缸二上设有可做往复直线运动的位置调节杆二,位置调节杆二伸出的端部与中间固定架的后侧铰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支撑架、侧边支撑架一和侧边支撑架二上分别设有两个高度可调的中间高度调节组件、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一和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二,两个中间限深轮关于中间固定架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对称设置,两个侧边限深轮一关于侧边支撑架一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对称设置,两个侧边限深轮二关于侧边支撑架二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对称设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展开状态时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展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折叠状态时的立体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折叠状态时的侧视图。其中,1侧边限深轮二,2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二,3侧边支撑架二,4中间高度调节组件,401轮架,402高度调节液压缸,403高度调节杆,5侧边限深轮一,6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一,7侧边支撑架一,8中间支撑架,9侧边固定架二,10中间限深轮,11位置调节杆一,12位置调节液压缸一,13位置调节杆二,14位置调节液压缸二,15侧边固定架一,16中间固定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可折叠的行走装置,包括中间固定架16,中间固定架16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侧边固定架一15和侧边固定架二9,侧边固定架一15和侧边固定架二9可在前后方向上转动,中间固定架16、侧边固定架一15和侧边固定架二9的前侧分别固定设有中间支撑架8、侧边支撑架一7和侧边支撑架二3,中间支撑架8、侧边支撑架一7和侧边支撑架二3上分别设有两个高度可调的中间高度调节组件4、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一6和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二2,中间高度调节组件4向下伸出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有中间限深轮10,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一6向下伸出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有侧边限深轮一5,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二2向下伸出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有侧边限深轮二1,中间支撑架8、侧边支撑架一7和侧边支撑架二3上分别设有两个高度可调的中间高度调节组件4、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一6和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二2,两个中间限深轮10关于中间固定架16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对称设置,两个侧边限深轮一5关于侧边支撑架一7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对称设置,两个侧边限深轮二1关于侧边支撑架二3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对称设置。为了进一步实现中间限深轮10、侧边限深轮一5和侧边限深轮二1的高度调节,中间高度调节组件4、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一6和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二2的结构相同,中间高度调节组件4包括高度调节液压缸402,高度调节液压缸402上设有可做往复直线运动的高度调节杆403,高度调节液压缸402的固定端与中间支撑架8铰接,高度调节杆403倾斜向下伸出的一端铰接有轮架401,轮架401的上部与中间支撑架8铰接,中间限深轮10可转动地连接在轮架401的下部;为了实现侧边固定架一15和侧边固定架二9的折叠,还包括位置调节液压缸一12和位置调节液压缸二14,侧边固定架一15的后侧铰接位置调节液压缸一12的固定端,位置调节液压缸一12上设有可做往复直线运动的位置调节杆一11,位置调节杆一11伸出的一端与中间固定架16的后侧铰接;侧边固定架二9的后侧铰接位置调节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的行走装置,包括中间固定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置调节液压缸一,所述中间固定架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侧边固定架一和侧边固定架二,所述侧边固定架一和侧边固定架二可在前后方向上转动,所述侧边固定架一的后侧铰接位置调节液压缸一的固定端,所述位置调节液压缸一上设有可做往复直线运动的位置调节杆一,位置调节杆一向外伸出的端部与中间固定架的后侧铰接,所述中间固定架、侧边固定架一和侧边固定架二的前侧分别固定设有中间支撑架、侧边支撑架一和侧边支撑架二,所述中间支撑架、侧边支撑架一和侧边支撑架二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高度可调的中间高度调节组件、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一和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二,所述中间高度调节组件向下伸出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有中间限深轮,所述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一向下伸出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有侧边限深轮一,所述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二向下伸出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有侧边限深轮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的行走装置,包括中间固定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置调节液压缸一,所述中间固定架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侧边固定架一和侧边固定架二,所述侧边固定架一和侧边固定架二可在前后方向上转动,所述侧边固定架一的后侧铰接位置调节液压缸一的固定端,所述位置调节液压缸一上设有可做往复直线运动的位置调节杆一,位置调节杆一向外伸出的端部与中间固定架的后侧铰接,所述中间固定架、侧边固定架一和侧边固定架二的前侧分别固定设有中间支撑架、侧边支撑架一和侧边支撑架二,所述中间支撑架、侧边支撑架一和侧边支撑架二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高度可调的中间高度调节组件、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一和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二,所述中间高度调节组件向下伸出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有中间限深轮,所述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一向下伸出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有侧边限深轮一,所述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二向下伸出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有侧边限深轮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高度调节组件、侧边高度调节组件一和侧边高度调节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吉成张翼夫戴芝祥叶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