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侧顶脱开机构的缓存式输送线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726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侧顶脱开机构的缓存式输送线小车,包括:小车框架、受力杆、推力杆、连杆、传动连接件、转轴、翻板、花键、侧顶脱开机构、车轮组件和链轮。小车框架中央设有安装板,小车框架的左右两端设有车轮组件,小车框架的后端设有受力杆,小车框架的前端设有推力杆,受力杆通过连杆与传动连接件连接,传动连接件固定于安装板上,传动连接件与转轴连接,翻板通过铰链与安装板连接,花键与链轮轴连接,侧顶脱开机构与翻板连接,链轮与与链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和传统设备相比,增加了脱开机构,取代了尼龙棒,同时脱开机构材料可以选择耐磨材料,降低了损耗成本;直接在工位上更换损耗件,使生产更加高效。

A kind of buffer type transport line car with side top release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侧顶脱开机构的缓存式输送线小车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输送线的
,具体涉及一种带侧顶脱开机构的缓存式输送线小车。
技术介绍
缓存式输送设备广泛运用于汽车行业。其传统结构主要有:一个作为基础的框架,框架的一端安装有减速电机的主动轴,另一端有从动轴。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设有链条传动装置,与链条相匹配的有运输工件的小车,小车在链条带动下循环动作,将工件从一端带到另一端。有时,根据现场情况个别小车需要在中间缓存。为实现上述目的,传统设备小车通过链轮与链条啮合,摩擦棒夹紧链轮的形式提供摩擦力。当没有停止器时,摩擦棒静摩擦大于小车加速所需的力,小车随链条移动;当存在停止器时,链条牵引力大于摩擦棒静摩擦,于是静摩擦变为滑动摩擦,小车停留,链轮空转。此时停止器移走,滑动摩擦大于加速所需的力,小车继续前进。上述结构虽然能实现功能,但摩擦棒存在磨损,一段时间使用后会变短,夹紧力减弱,存在隐患,需要频繁更换。更换需要停机维护,拆装麻烦,耗费大量时间,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且缓存时持续摩擦对电机的负荷一直存在,能耗存在浪费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侧顶脱开机构的缓存式输送线小车,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一种带侧顶脱开机构的缓存式输送线小车,包括:小车框架、受力杆、推力杆、连杆、传动连接件、转轴、翻板、花键、侧顶脱开机构、车轮组件和链轮,所述小车框架中央设有安装板,所述小车框架的左右两端设有车轮组件,所述小车框架的后端设有受力杆,所述小车框架的前端设有推力杆,所述受力杆通过连杆与传动连接件连接,所述传动连接件固定于安装板上,所述传动连接件与转轴连接,所述翻板通过铰链与安装板连接,所述花键与链轮轴连接,所述侧顶脱开机构与翻板连接,所述链轮与与链条连接;其中,所述侧顶脱开机构包括:摩擦筒、摩擦棒、弹簧、扭簧、摩擦盖、连接杆和固定件,所述摩擦筒与摩擦盖连接,所述摩擦盖两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固定件连接,所述固定件固定于翻板上,所述固定件之间设有摩擦棒,所述摩擦棒与弹簧连接,所述扭簧设于翻板与安装板的铰链连接处。进一步,所述摩擦筒与安装板在顶开后的夹角为10°。进一步,所述转轴初始位置与翻板的夹角为40°~50°。进一步,所述摩擦筒为镀铬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和传统设备相比,增加了脱开机构,取代了尼龙棒,同时脱开机构材料可以选择耐磨材料,降低了损耗成本;直接在工位上更换损耗件,使生产更加高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侧顶脱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附图标记:小车框架100、安装板110、受力杆200、推力杆300、连杆400、传动连接件500、转轴600、翻板700和花键800。侧顶脱开机构900、摩擦筒910、摩擦棒920、弹簧930、扭簧940、摩擦盖950、连接杆960和固定件970。车轮组件1000、链轮1100和铰链200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侧顶脱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带侧顶脱开机构的缓存式输送线小车,包括:小车框架100、受力杆200、推力杆300、连杆400、传动连接件500、转轴600、翻板700、花键800、侧顶脱开机构900、车轮组件1000和链轮1100,小车框架100中央设有安装板110,小车框架100的左右两端设有车轮组件1000,小车框架100的后端设有受力杆200,小车框架100的前端设有推力杆300,受力杆300通过连杆400与传动连接件500连接,传动连接件500固定于安装板110上,传动连接件500与转轴600连接,翻板700通过铰链2000与安装板110连接,花键800与链轮1100轴连接,侧顶脱开机构900与翻板700连接,链轮1100与与链条连接。其中,侧顶脱开机构900包括:摩擦筒910、摩擦棒920、弹簧930、扭簧940、摩擦盖950、连接杆960和固定件970,摩擦筒910与摩擦盖950连接,摩擦盖950两端设有连接杆960,连接杆960与固定件970连接,固定件970固定于翻板700上,固定件970之间设有摩擦棒920,摩擦棒920与弹簧930连接,扭簧940设于翻板700与安装板110的铰链2000连接处。摩擦筒910与安装板110在顶开后的夹角为10°。转轴600初始位置与翻板700的夹角为40°~50°。摩擦筒910为镀铬材料。本技术运行方式和传统的积放式水平输送设备一致,直到小车的驱动方式上有所变化。和传统相比,其原理在于,本技术优化了传统摩擦棒与链轮摩擦的结构,增加了脱开机构。这种结构的小车把后一辆小车的推力当做当前小车阻尼机构脱开的动力。我们把前一辆小车称之为是小车a,后来的小车称之为小车b。当停止器将小车a挡住时,链条牵引力大于摩擦棒920的静摩擦,静摩擦变为滑动摩擦,小车a停留,链轮1100空转。此时a小车滑动摩擦的负载通过链条作用于电机,当下一辆小车b进入缓存工位时,推动小车a的连杆,将小车a的摩擦筒910脱开,此时小车a的链轮1100与摩擦棒920之间不接触不存在摩擦,也就是小车a已不占用电机动力。以此类推,缓存区只会有1辆小车占用电机动力,大大增加了缓存数量,减少能耗、降低摩擦棒更换频率,且更利于环境保护。更具体而言,输送小车随输送线的链条匀速前进。当停止器工作,输送小车被阻挡,链轮1100与输送线的链条啮合,链轮1100与花键800通过轴相连,花键800外套摩擦筒910,弹簧930将摩擦棒920压紧在摩擦筒910上产生摩擦。当摩擦力大于小车前进所需动力时,小车随链条匀速前进。小车位于缓存工位时,当下一辆小车靠近,通过推力杆300推动受力杆200,受力杆200带动连杆400,连杆400推动转轴600旋转向外翻开翻板700,摩擦筒910随翻板700向外翻开,摩擦筒910与花键800脱开,花键800和链轮1100原地空转,不占用电机动力,减少了能耗,减少了摩擦棒920损耗。当停止器释放时,翻板700被扭簧940复位,摩擦筒910再次与花键800啮合。通过摩擦棒920和摩擦筒910摩擦产生摩擦力,提供链轮1100足够的扭矩,促使小车随输送链条前进。本技术对输送小车的整体进行了改进,同时在细节上也体现了创造性特征。首先,传统的尼龙棒是典型的磨损件,因此我们在结构上进行了改进后,就取代了传统的尼龙棒作为摩擦组件,因此本技术可以对摩擦组件的材质进行改进,不会像传统技术那样有限制,这是基于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侧顶脱开机构的缓存式输送线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车框架(100)、受力杆(200)、推力杆(300)、连杆(400)、传动连接件(500)、转轴(600)、翻板(700)、花键(800)、侧顶脱开机构(900)、车轮组件(1000)和链轮(1100),所述小车框架(100)中央设有安装板(110),所述小车框架(100)的左右两端设有车轮组件(1000),所述小车框架(100)的后端设有受力杆(200),所述小车框架(100)的前端设有推力杆(300),所述受力杆(200)通过连杆(400)与传动连接件(500)连接,所述传动连接件(500)固定于安装板(110)上,所述传动连接件(500)与转轴(600)连接,所述翻板(700)通过铰链(2000)与安装板(110)连接,所述花键(800)与链轮(1100)轴连接,所述侧顶脱开机构(900)与翻板(700)连接,所述链轮(1100)与链条连接;/n其中,所述侧顶脱开机构(900)包括:摩擦筒(910)、摩擦棒(920)、弹簧(930)、扭簧(940)、摩擦盖(950)、连接杆(960)和固定件(970),所述摩擦筒(910)与摩擦盖(950)连接,所述摩擦盖(950)两端设有连接杆(960),所述连接杆(960)与固定件(970)连接,所述固定件(970)固定于翻板(700)上,所述固定件(970)之间设有摩擦棒(920),所述摩擦棒(920)与弹簧(930)连接,所述扭簧(940)设于翻板(700)与安装板(110)的铰链(2000)连接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侧顶脱开机构的缓存式输送线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车框架(100)、受力杆(200)、推力杆(300)、连杆(400)、传动连接件(500)、转轴(600)、翻板(700)、花键(800)、侧顶脱开机构(900)、车轮组件(1000)和链轮(1100),所述小车框架(100)中央设有安装板(110),所述小车框架(100)的左右两端设有车轮组件(1000),所述小车框架(100)的后端设有受力杆(200),所述小车框架(100)的前端设有推力杆(300),所述受力杆(200)通过连杆(400)与传动连接件(500)连接,所述传动连接件(500)固定于安装板(110)上,所述传动连接件(500)与转轴(600)连接,所述翻板(700)通过铰链(2000)与安装板(110)连接,所述花键(800)与链轮(1100)轴连接,所述侧顶脱开机构(900)与翻板(700)连接,所述链轮(1100)与链条连接;
其中,所述侧顶脱开机构(900)包括:摩擦筒(910)、摩擦棒(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铁军陈申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德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