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包含框型本体,在本体相对应的其中一面上设置第一卡柱以及穿设锁固元件,在另一面上开设孔,该孔具有颈缩段。另外,在一张折叠椅的前脚架上焊固板体,事先于该板体上开设孔,该孔具有颈缩段;再于另一张折叠椅的前脚架上设置第二卡柱。将本体上的第一卡柱通过板体上的孔并迫入其颈缩段,再旋转锁固元件使其端面紧抵前脚架表面,便完成一张折叠椅的连接。另外再取一张具有第二卡柱的折叠椅,使第二卡柱通过本体上的孔,并紧迫于该孔的颈缩段,便能将此张折叠椅以扣合方式连结在本体上;便能达到将数张折叠椅连结,并且在每张折叠椅之间留有间距,使相邻乘坐者不会感到拥挤。(*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专用于两折叠椅之间的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用以增 加多张折叠椅并排相接时两者之间的间距,以方便身材较宽胖的人士乘坐。
技术介绍
在一般大型会议室或活动场合或大型球赛的观众席中,常使用间隔排列的 方式将多数张折叠椅排成数列供人乘坐,为求座椅整齐排列,常会将每一张折 叠椅独立摆放后再扣合连接在一起,但因每张折叠椅扣合在一起后所留的间距 很小,若身体较胖人士坐在一起会显得很拥挤,除非将座椅单张一张一张排列, 但若要保留座椅之适当间距常常造成整体上排列不正的情形。遂有业者针对上述问题来改良折叠椅,如第图6所示,其于每张折叠椅双边分别设置铁环B 以及铁棒A,该铁环B供相邻折叠椅的铁棒A套设,该铁棒A供穿设于另一相 邻折叠椅的铁环B内,如此得以将两张以上折叠椅连结在一起,连结成一整体 的折叠椅便能整齐的排成多数列。虽然此改良解决了折叠椅排列不整齐的问 题,但由于每张折叠椅需连结在一起,使折叠椅之间不再保有间距,人们乘坐 于折叠椅上常感到空间受限,特别是体型壮硕的人容易感到拥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在相邻 两张折叠椅之间设置此装置,不但能将折叠椅相互连结在一起,每张折叠椅之 间也能留有间距,改善人们乘坐在一起会感到拥挤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扩充折叠 椅间距装置,至少一个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设置于两张折叠椅的前脚架之间, 用以扩充当两张折叠椅相邻排列之间的间距,该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包括本 体,该本体为框型,其中一面穿设锁固元件,该锁固元件旁设置第一卡柱,该 本体另一面具有孔,该孔具有颈缩端;在其中一个折叠椅的单边前脚架上设置 板体,该板体具有孔,该孔具有颈缩端;在另一折叠椅的单边前脚架上设置第 二卡柱;该第一卡柱通过该板体的孔并扣合于该孔的颈缩端,该锁固元件紧抵 于该前脚架,该第二卡柱通过该本体上的孔,并扣合于该孔的颈缩端,通过该 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连结两张折叠椅,并使两张折叠椅之间保持间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扩充折叠 椅装置,由于是采取孔与柱的配合,能迅速将多张折叠椅通过此装置连结在一 起,若要将折叠椅分开,只需使柱脱离孔便能迅速拆开。扩充折叠椅装置的本 体约为5公分宽的框体,因此设置在两张折叠椅之间可使折叠椅之间保持一定 间距,使相邻乘坐的人不会感到拥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的本体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技术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与两张折叠椅的分解图; 图3为将两张折叠椅通过本技术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连结在一起的 示意图4为在两张折叠椅之间设置两组本技术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的示 意图5为表现使用多数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将多张折叠椅连结在一起的示 意图6为现有折叠椅连结示意图。 图中l本体11第一卡柱12锁固元件121栓122垫片 123翼形 螺帽13、 14、 21孔2、 3板体31第二卡柱 4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 A铁棒B铁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以 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本技术主要是将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设置在两折叠椅之间,以增加当 两折叠椅并排时两者之间的间距。因此包含有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的本体以及 设置在两折叠椅的前脚架上的配合件。请参阅图1为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的本体1分解图,该本体1为框型,在 该本体1两相对面的其中一面上设置第一卡柱11,在该第一卡柱11上方具有孔14,供锁设锁固元件12,本体1另一面开设孔13,该孔13具有颈缩端, 因此该孔13的形状近似颠倒的凸字型。该锁固元件12包含可穿设通过孔14 的栓121,以及套设于栓121上并用来增加锁紧面积的垫片122,与用以螺紋 联接于栓12上的翼形螺帽123。请配合参阅图2为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与两张折叠椅的分解图。于其中一 张折叠椅的单边前脚架焊固板体2,事先在该板体2上开设孔21,该孔21具 有颈缩端,因此该孔21的形状近似颠倒的凸字型;于另一张折叠椅的单边前 脚架焊固板体3,事先在该板体3上成型第二卡柱31。组装时,令扩充折叠椅 间距装置本体1上的第一卡柱11先通过板体2上的孔21,再将本体1下移使 第一卡柱11卡合于孔21的颈缩端,将栓121穿设通过孔14使栓121的端面 与前脚架表面接触,再将垫片122套设于栓121并贴紧于本体1内侧孔14周 围的本体1表面,以翼形螺帽123螺紋联接于栓121上并将垫片122锁紧,使 栓121的端面紧抵于前脚架表面,即可固定一侧本体1,避免本体1旋转移位。 将另一张折叠椅上的第二卡柱31通过本体1上的孔13后,滑入孔13的颈缩 端并卡合,便可固定本体1另一侧。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便能将两张折叠椅通过 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连结在一起(如图3所示),使两张折叠椅之间留有约5 公分间距。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并不限定 设置一组,也可以在两折叠椅前脚架的上段及下段分别设置 一组扩充折叠椅间 距装置4,防止若仅装设一组可能产生折叠椅偏位的问题。再请参阅图5,表现使用多数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4将多张折叠椅连结在 一起的示意图,相邻乘坐者之间均保留一间距,不会有拥挤之感。且本实用新 型特别设计的卡柱及锁固元件,可帮助快速组装或拆开数张折叠椅,为实用且 创新的结构。以上所述者仅为用以解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 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 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技术意图保护的范畴。权利要求1. 一种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至少一个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设置于两张折叠椅的前脚架之间,用以扩充当两张折叠椅相邻排列之间的间距,其特征在于该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包括本体,该本体为框型,其中一面穿设锁固元件,该锁固元件旁设置第一卡柱,该本体另一面具有孔,该孔具有颈缩端;在其中一个折叠椅的单边前脚架上设置板体,该板体具有孔,该孔具有颈缩端;在另一折叠椅的单边前脚架上设置第二卡柱;该第一卡柱通过该板体的孔并扣合于该孔的颈缩端,该锁固元件紧抵于该前脚架,该第二卡柱通过该本体上的孔,并扣合于该孔的颈缩端,通过该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连结两张折叠椅,并使两张折叠椅之间保持间距。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卡柱设置在板体上,该板体设置在所述前脚架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充 折叠椅间距装置具有两组,其中一组设置在两折叠椅的前脚架上段,另一组设 置在两折叠椅的前脚架下段。专利摘要一种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包含框型本体,在本体相对应的其中一面上设置第一卡柱以及穿设锁固元件,在另一面上开设孔,该孔具有颈缩段。另外,在一张折叠椅的前脚架上焊固板体,事先于该板体上开设孔,该孔具有颈缩段;再于另一张折叠椅的前脚架上设置第二卡柱。将本体上的第一卡柱通过板体上的孔并迫入其颈缩段,再旋转锁固元件使其端面紧抵前脚架表面,便完成一张折叠椅的连接。另外再取一张具有第二卡柱的折叠椅,使第二卡柱通过本体上的孔,并紧迫于该孔的颈缩段,便能将此张折叠椅以扣合方式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至少一个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设置于两张折叠椅的前脚架之间,用以扩充当两张折叠椅相邻排列之间的间距,其特征在于该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包括: 本体,该本体为框型,其中一面穿设锁固元件,该锁固元件旁设置第一卡柱,该本体另一面具有孔,该孔具有颈缩端; 在其中一个折叠椅的单边前脚架上设置板体,该板体具有孔,该孔具有颈缩端; 在另一折叠椅的单边前脚架上设置第二卡柱; 该第一卡柱通过该板体的孔并扣合于该孔的颈缩端,该锁固元件紧抵于该前脚架,该第二卡柱通过该本体上的孔,并扣合于该孔的颈缩端,通过该扩充折叠椅间距装置连结两张折叠椅,并使两张折叠椅之间保持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美全,王资媚,
申请(专利权)人:凌美全,王资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