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油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63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油罐,包括:罐体,罐体的下部具有出油口;引导装置,引导装置具有输油通道,输油通道的出口与出油口连通,输油通道的进口在罐体的底壁上的投影位于底壁的中部区域,且输油通道的进口的设置位置高于出油口,输油通道的进口与罐体的内部连通。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储油罐内的原油粘度大、不易输出的问题。

Storage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油罐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油罐。
技术介绍
油田边探井,一般就近安装储油罐,生产的原油暂时存储其中,待储油罐装满后通过油罐车将原油运走。由于某些边探井原油粘度大,在拉运灌装过程中,由于原油粘度的影响,原油流动速度缓慢,装卸中耗时费力。目前的处理方法是在储油罐的罐体内安装电加热棒,对原油进行加热降粘。因原油含水较低,加热棒都是浸在原油当中进行加热,加热的面积小,加热效果不佳。并且,加热棒是设置在罐体内的中部区域,不能对罐体侧壁区域的原油进行直接加热。同时,储油罐的出油口位于侧壁的底部,灌装时离出油口最近的罐壁处的原油向出油口汇集,由于罐壁处的原油粘度大,不易流动,造成装油困难,装一车油大概需要较长时间,有时还需要热油车配合才能进行灌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储油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储油罐内的原油粘度大、不易输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储油罐,包括:罐体,罐体的下部具有出油口;引导装置,引导装置具有输油通道,输油通道的出口与出油口连通,输油通道的进口在罐体的底壁上的投影位于底壁的中部区域,且输油通道的进口的设置位置高于出油口,输油通道的进口与罐体的内部连通。进一步地,引导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具有夹角,第一管体与出油口连通,第二管体与罐体的内部连通。进一步地,第一管体水平设置,第二管体竖直设置,引导装置还包括:弯管,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通过弯管连接,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弯管内的区域形成输油通道。进一步地,引导装置还包括:集流筒,集流筒的下端与第二管体的上端连接,集流筒的上端的开口尺寸大于集流筒的下端的开口尺寸。进一步地,第一管体与罐体的底壁间隔设置,引导装置还包括:支架,支架的上部与第一管体连接,支架的下部设置在底壁上,以支撑第一管体。进一步地,支架包括:限位环,限位环套设在第一管体上;框架,框架的上部与限位环连接,框架的下部与底壁抵接。进一步地,储油罐还包括:出油管,出油管与罐体的下部连接,出油管位于罐体的外部,出油管的出口形成出油口,第一管体穿过出油管。进一步地,储油罐还包括:第一法兰,第一法兰设置在出油管的端部;第二法兰,第二法兰设置在第一管体的端部,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连接。进一步地,第一管体的端部具有外螺纹,第二法兰具有内螺纹,第二法兰与第一管体螺纹连接,储油罐还包括:第一密封垫,设置在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之间。进一步地,储油罐还包括:阀门,阀门具有第三法兰,第三法兰、第二法兰和第一法兰顺次连接;第二密封垫,设置在第三法兰和第二法兰之间。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储油罐中设置有罐体和引导装置,引导装置的输油通道的出口与罐体的出油口连通,输油通道的进口在罐体的底壁上的投影位于底壁的中部区域,且输油通道的进口的设置位置高于出油口。这样储油罐在输送原油时,位于罐体的中部区域的被加热棒加热后的原油进入输油通道的进口,而罐体的侧壁区域的粘度较大的原油不会直接进入到输油通道的进口,从而可以加快从储油罐内输出的原油的流动速度;而且,由于输油通道的进口的高度高于出油口的高度,这样输油通道的进口以下的液体不会输出,在重力以及密度差异作用下,原油中混合的水会留存在罐体的底部,这样加热棒可全部浸在底部的水中,由于水的导热性能好,与原油的接触面积大,这样可通过底部的水的导热作用提高对原油的加热区域以及加热效果,使原油更易流动。因此,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解决储油罐内的原油粘度大、不易输出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储油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引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罐体;20、引导装置;21、第一管体;22、第二管体;23、弯管;24、集流筒;25、支架;26、第二法兰;30、出油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油罐,包括:罐体10,罐体10的下部具有出油口;引导装置20,引导装置20具有输油通道,输油通道的出口与出油口连通,输油通道的进口在罐体10的底壁上的投影位于底壁的中部区域,且输油通道的进口的设置位置高于出油口,输油通道的进口与罐体10的内部连通。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储油罐中设置有罐体10和引导装置20,引导装置20的输油通道的出口与罐体10的出油口连通,输油通道的进口在罐体10的底壁上的投影位于底壁的中部区域,且输油通道的进口的设置位置高于出油口。这样储油罐在输送原油时,位于罐体10的中部区域的被加热棒加热后的原油进入输油通道的进口,而罐体10的侧壁区域的粘度较大的原油不会直接进入到输油通道的进口,从而可以加快从储油罐内输出的原油的流动速度;而且,由于输油通道的进口的高度高于出油口的高度,这样输油通道的进口以下的液体不会输出,在重力以及密度差异作用下,原油中混合的水会留存在罐体的底部,这样加热棒可全部浸在底部的水中,由于水的导热性能好,与原油的接触面积大,这样可通过底部的水的导热作用提高对原油的加热区域以及加热效果,使原油更易流动。因此,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解决储油罐内的原油粘度大、不易输出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引导装置20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2,第一管体21与第二管体22之间具有夹角,第一管体21与出油口连通,第二管体22与罐体10的内部连通。通过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2的设置,可使得输油通道的进口位于罐体10内的中部区域,并且高度高于罐体10的出油口。采用上述设置,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体21水平设置,第二管体22竖直设置,引导装置20还包括:弯管23,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2通过弯管23连接,第一管体21、第二管体22和弯管23内的区域形成输油通道。通过上述设置,便于对原油的流动进行引导,以使原油顺利输出。在本实施例中,引导装置20还包括:集流筒24,集流筒24的下端与第二管体22的上端连接,集流筒24的上端的开口尺寸大于集流筒24的下端的开口尺寸。通过设置集流筒24,便于罐体10内的原油向集流筒24汇聚,从而便于原油的输出。具体地,集流筒24可以设置为喇叭口结构。如图2所示,第一管体21与罐体10的底壁间隔设置,引导装置20还包括:支架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油罐,其特征在于,包括:/n罐体(10),所述罐体(10)的下部具有出油口;/n引导装置(20),所述引导装置(20)具有输油通道,所述输油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出油口连通,所述输油通道的进口在所述罐体(10)的底壁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底壁的中部区域,且所述输油通道的进口的设置位置高于所述出油口,所述输油通道的进口与所述罐体(10)的内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油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10),所述罐体(10)的下部具有出油口;
引导装置(20),所述引导装置(20)具有输油通道,所述输油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出油口连通,所述输油通道的进口在所述罐体(10)的底壁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底壁的中部区域,且所述输油通道的进口的设置位置高于所述出油口,所述输油通道的进口与所述罐体(10)的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20)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2),所述第一管体(21)与所述第二管体(22)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一管体(21)与所述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管体(22)与所述罐体(10)的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21)水平设置,所述第二管体(22)竖直设置,所述引导装置(20)还包括:
弯管(23),所述第一管体(21)和所述第二管体(22)通过所述弯管(23)连接,所述第一管体(21)、所述第二管体(22)和所述弯管(23)内的区域形成所述输油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20)还包括:
集流筒(24),所述集流筒(24)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管体(22)的上端连接,所述集流筒(24)的上端的开口尺寸大于所述集流筒(24)的下端的开口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21)与所述罐体(10)的底壁间隔设置,所述引导装置(20)还包括:
支架(25),所述支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俊刘吉祥李海军徐龙伟朱星源吕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