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游茹涵专利>正文

单桨碟形无人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382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单桨碟形无人飞行器,包括承重壳体、防护顶盖和螺旋单桨,还包括缓冲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缓冲机构位于承重壳体的底部,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座、橡胶块、缓冲块、扩张弹簧、承重导柱、承重环和缓冲气囊;通过设计安装在缓冲座上的缓冲块,并在扩张弹簧的张力作用下,实现对单桨碟形无人飞行器的初次缓冲处理,当缓冲块受力推挤到与橡胶块齐平时,在橡胶块的作用下,实现对单桨碟形无人飞行器的二次缓冲处理,橡胶块和缓冲块受力持续收缩或移动时,缓冲块将与缓冲气囊接触,在缓冲气囊的推挤下,实现对单桨碟形无人飞行器的三次缓冲处理,以此保证单桨碟形无人飞行器的正常降落。

Single propeller dish UA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桨碟形无人飞行器
本技术属于无人飞行装置
,具体涉及单桨碟形无人飞行器。
技术介绍
单桨碟形无人飞行器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现有的单桨碟形无人飞行器在着陆时会对底盘造成极大的冲击,同时一般的缓冲机构功能较为单一,且缓冲垫等消耗较快,而利用传感器外展的缓冲机构,不仅造价较高,且极易发生受到环境天气影响导致失灵现象,从而极大降低了单桨碟形无人飞行器的安全性,同时单桨碟形无人飞行器对壳体的密封度要求较高,常会由于壳体缝隙进风而导致无人飞行器出现飞行轨迹偏移的现象,为此我们提出单桨碟形无人飞行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单桨碟形无人飞行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单桨碟形无人飞行器缺少低成本多功能的缓冲机构和高密封性组装壳体机构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单桨碟形无人飞行器,包括承重壳体、防护顶盖和螺旋单桨,还包括缓冲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缓冲机构位于承重壳体的底部,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座、橡胶块、缓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单桨碟形无人飞行器,包括承重壳体(1)、防护顶盖(2)和螺旋单桨(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缓冲机构位于承重壳体(1)的底部,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座(3)、橡胶块(4)、缓冲块(5)、扩张弹簧(7)、承重导柱(8)、承重环(9)和缓冲气囊(10),所述缓冲座(3)安装在承重壳体(1)的底部,且所述缓冲座(3)的底部等距分布有多个橡胶块(4),且所述缓冲座(3)的底部贯穿所述橡胶块(4)活动连接有缓冲块(5),所述缓冲块(5)的顶部与所述承重导柱(8)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承重导柱(8)的另一端与所述承重环(9)的底面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缓冲座(3)的内侧对应承重环(9)...

【技术特征摘要】
1.单桨碟形无人飞行器,包括承重壳体(1)、防护顶盖(2)和螺旋单桨(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缓冲机构位于承重壳体(1)的底部,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座(3)、橡胶块(4)、缓冲块(5)、扩张弹簧(7)、承重导柱(8)、承重环(9)和缓冲气囊(10),所述缓冲座(3)安装在承重壳体(1)的底部,且所述缓冲座(3)的底部等距分布有多个橡胶块(4),且所述缓冲座(3)的底部贯穿所述橡胶块(4)活动连接有缓冲块(5),所述缓冲块(5)的顶部与所述承重导柱(8)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承重导柱(8)的另一端与所述承重环(9)的底面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缓冲座(3)的内侧对应承重环(9)的正上方填充有缓冲气囊(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桨碟形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位于承重壳体(1)和防护顶盖(2)的连接位置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密封胶框(11)、固定螺纹环(12)、辅助环板(13)和承重弹簧(14),所述密封胶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茹涵
申请(专利权)人:游茹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