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三角翼用乘坐装置,包括底座、前防护板、后防护板、座椅、滑轨、滑动座和防护柱,底座上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前防护板,底座上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后防护板,前防护板和后防护板之间的底座上部固定连接有滑轨,且滑轨右侧的底座上固定连接有脚踏板,滑轨上安装有座椅,座椅通过滑动座与滑轨滑动连接,座椅由坐垫、固定座、靠背和头枕组成,坐垫上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侧边包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底座、前防护板、后防护板、座椅、滑轨、滑动座和防护柱,解决了现有的三角翼座舱座椅采用简单的座椅,乘坐起来舒适度较差,并且座椅直接焊接在座舱内部,不便于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的问题。
A ride device for power delta w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三角翼用乘坐装置
本技术涉及动力三角翼
,具体为一种动力三角翼用乘坐装置。
技术介绍
动力三角翼(PoweredDeltaWing),亦称动力悬挂滑翔翼,是航空运动领域最受欢迎的一种轻型动力飞行器,被国际航联评为一类飞行器。作为最安全的飞行器,动力三角翼被广泛应用于旅游、运输、石油化学管道勘察、农田作业、生态环境保护、航空拍摄、飞行训练,以及抢险救灾、警察巡逻、空中指挥、特种作战、边远地区的反恐等特种作业任务。在动力三角翼使用过程中,驾驶人员需要乘坐在三角翼下方座舱的座椅上,因此,座舱对于驾驶三角翼来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三角翼座舱座椅采用简单的座椅,乘坐起来舒适度较差,并且座椅直接焊接在座舱内部,不便于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三角翼用乘坐装置,解决了现有的三角翼座舱座椅采用简单的座椅,乘坐起来舒适度较差,并且座椅直接焊接在座舱内部,不便于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三角翼用乘坐装置,包括底座、前防护板、后防护板、座椅、滑轨、滑动座和防护柱,所述底座上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前防护板,所述底座上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后防护板,所述前防护板和后防护板之间的底座上部固定连接有滑轨,且滑轨右侧的底座上固定连接有脚踏板,所述滑轨上安装有座椅,所述座椅通过滑动座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座椅由坐垫、固定座、靠背和头枕组成,所述坐垫上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侧边包裹,所述靠背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侧边包裹,所述坐垫、靠背和头枕的内部均填充有填充海绵垫。优选的,所述前防护板中镶嵌安装有挡风玻璃,且挡风玻璃固定连接前防护板上开设的安置窗口中,所述前防护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侧边板。优选的,所述第一侧边板上安装有第一防护门,所述第一防护门通过合页铰链与第一侧边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防护门上固定连接有门把手。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门的左侧安装有防护柱,且防护柱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防护柱上安装有第二防护门,所述第二防护门通过合页铰链与防护柱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防护门上固定连接有门把手,所述第二防护门左侧与后防护板之间安装有第二侧边板,且第二侧边板与后防护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座椅设置有两个,所述坐垫固定连接在固定座的上部,所述固定座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与滑轨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头枕安装在靠背的上部,所述头枕的下部通过固定杆与靠背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靠背的下部与固定座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三角翼用乘坐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底座、座椅、滑轨和滑动座,利用滑动座在滑轨上滑动,从而进行座椅的位置调试,从而方便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来对其座椅进行调试,提升座椅使用的舒适度,座椅上的第一侧边包裹和第二侧边包裹便于提升座椅与人体的契合度,包裹住人体,从而提升驾驶人员乘坐的舒适性,填充海绵垫提升坐垫、靠背以及头枕的柔软度,从而提升座椅的舒适度,整个座椅与其周边的防护板和底座成一个整体,便于在座舱中安装和拆卸座椅,并且座椅采用滑轨来调试位置,大大提升了座椅使用的便捷性以及舒适度,解决了现有的三角翼座舱座椅采用简单的座椅,乘坐起来舒适度较差,并且座椅直接焊接在座舱内部,不便于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底座;2、前防护板;3、挡风玻璃;4、后防护板;5、座椅;6、滑轨;7、滑动座;8、防护柱;9、脚踏板;10、坐垫;11、固定座;12、第一侧边包裹;13、靠背;14、第二侧边包裹;15、填充海绵垫;16、头枕;17、固定杆;18、第一侧边板;19、第一防护门;20、合页铰链;21、门把手;22、第二防护门;23、第二侧边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动力三角翼用乘坐装置,包括底座1、前防护板2、后防护板4、座椅5、滑轨6、滑动座7和防护柱8,底座1上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前防护板2,便于利用前防护板2防护住座椅5的前部,提升驾驶员乘坐的舒适度以及安全性,底座1上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后防护板4,便于利用后防护板4防护住座椅5的后部,提升驾驶员乘坐的舒适度以及安全性,前防护板2和后防护板4之间的底座1上部固定连接有滑轨6,滑轨6采用的是汽车座椅调节的滑动轨道,用来调节座椅5的位置,从而方便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来对其座椅进行调试,提升座椅5使用的舒适度,且滑轨6右侧的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脚踏板9,脚踏板9用于驾驶员踩踏,滑轨6上安装有座椅5,座椅5通过滑动座7与滑轨6滑动连接,便于利用滑动座7在滑轨6上滑动,从而进行座椅5的位置调试,座椅5由坐垫10、固定座11、靠背13和头枕16组成,坐垫10上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侧边包裹12,靠背1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侧边包裹14,第一侧边包裹12和第二侧边包裹14便于提升座椅5与人体的契合度,包裹住人体,从而提升驾驶人员乘坐的舒适性,坐垫10、靠背13和头枕16的内部均填充有填充海绵垫15,填充海绵垫15提升坐垫10、靠背13以及头枕16的柔软度,从而提升座椅5的舒适度。进一步,前防护板2中镶嵌安装有挡风玻璃3,且挡风玻璃3固定连接前防护板2上开设的安置窗口中,挡风玻璃3便于驾驶人员直接观看前部的情况,前防护板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侧边板18,便于利用第一侧边板18来提升侧边防护效果,提升安全防护性能。进一步,第一侧边板18上安装有第一防护门19,第一防护门19通过合页铰链20与第一侧边板18转动连接,第一防护门19上固定连接有门把手21,便于利用门把手21打开第一防护门19,并利用合页铰链20在第一侧边板18上转动打开第一防护门19,从而方便驾驶人员上下座椅5。进一步,第一防护门19的左侧安装有防护柱8,便于将其第一防护门19固定在防护柱8上,且防护柱8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防护柱8上安装有第二防护门22,第二防护门22通过合页铰链20与防护柱8转动连接,第二防护门22上固定连接有门把手21,便于利用门把手21打开第二防护门22,并利用合页铰链20在防护柱8上转动打开第二防护门22,从而方便驾驶人员上下座椅5,第二防护门22左侧与后防护板4之间安装有第二侧边板23,且第二侧边板23与后防护板4固定连接,便于利用第二侧边板23来提升侧边防护效果,提升安全防护性能。进一步,座椅5设置有两个,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三角翼用乘坐装置,包括底座(1)、前防护板(2)、后防护板(4)、座椅(5)、滑轨(6)、滑动座(7)和防护柱(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前防护板(2),所述底座(1)上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后防护板(4),所述前防护板(2)和后防护板(4)之间的底座(1)上部固定连接有滑轨(6),且滑轨(6)右侧的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脚踏板(9),所述滑轨(6)上安装有座椅(5),所述座椅(5)通过滑动座(7)与滑轨(6)滑动连接,所述座椅(5)由坐垫(10)、固定座(11)、靠背(13)和头枕(16)组成,所述坐垫(10)上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侧边包裹(12),所述靠背(1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侧边包裹(14),所述坐垫(10)、靠背(13)和头枕(16)的内部均填充有填充海绵垫(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三角翼用乘坐装置,包括底座(1)、前防护板(2)、后防护板(4)、座椅(5)、滑轨(6)、滑动座(7)和防护柱(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前防护板(2),所述底座(1)上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后防护板(4),所述前防护板(2)和后防护板(4)之间的底座(1)上部固定连接有滑轨(6),且滑轨(6)右侧的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脚踏板(9),所述滑轨(6)上安装有座椅(5),所述座椅(5)通过滑动座(7)与滑轨(6)滑动连接,所述座椅(5)由坐垫(10)、固定座(11)、靠背(13)和头枕(16)组成,所述坐垫(10)上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侧边包裹(12),所述靠背(1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侧边包裹(14),所述坐垫(10)、靠背(13)和头枕(16)的内部均填充有填充海绵垫(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三角翼用乘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护板(2)中镶嵌安装有挡风玻璃(3),且挡风玻璃(3)固定连接前防护板(2)上开设的安置窗口中,所述前防护板(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侧边板(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三角翼用乘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板(18)上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丰,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久冠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