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电容制造工艺,特别涉及电容器器件的构造及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利用半球状多晶硅HSG(HemisphericalGrain)技术提升电容量的工艺曾经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然而随著双层电容工艺与高介电常数材料的普及化,以及电容截面尺寸微缩的大趋势,这种利用表面粗糙化增加电容表面积的HSG技术逐渐遭到淘汰。晶须结构(Whisker),在电机产品工艺中一般指微纳米级的短纤维结构。自然界存在包含晶须结构的天然矿物,但数量有限。工业应用的晶须主要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合成。在半导体制备工艺中,晶须结构经常出现于金属器件表面,或以金属氧化/氮化物生成,而且尺寸微细。作为非必要产物,晶须结构通常被视作微尘、缺陷而被抑制生长或清洁掉以降低集成电路(IC,IntegratedCircuit)失效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经本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在电容器表面埋入纳米级短纤维结构,可增加电容极板与介电层表面积,提升电容量,从而能降低半导体电容器数据的刷新频率。由此本公开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电极;/n第一介电层,形成于所述下电极表面;/n第一上电极,形成于所述第一介电层表面;/n至少一个晶须结构,被所述下电极包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电极;
第一介电层,形成于所述下电极表面;
第一上电极,形成于所述第一介电层表面;
至少一个晶须结构,被所述下电极包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须结构为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氧化硅、氮化硅、碳氮化硅、氮化镓、砷化镓、氮化钛和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须结构包括:
第二上电极;
包覆所述第二上电极的第二介电层;
其中,所述第一上电极和所述第二上电极材料相同,所述第一介电层和所述第二介电层材料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半导体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电层在至少一个非晶须结构位置的剖面上形成封闭图形。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半导体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须结构的形状为直线形、弧线形、折线形和分叉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半导体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须结构的直径为0.5-50nm。
7.一种半导体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提供衬底,所述衬底表面形成有介质层,所述介质层内形成有电容孔;
步骤b.在所述电容孔内形成至少一个晶须凝核;
步骤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秉桓,
申请(专利权)人: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