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斌专利>正文

水下推进器和水下跟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635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推进器和水下跟拍系统,涉及水下设备技术领域。该水下推进器包括第一整流罩、第二整流罩、第一转向机构、第二转向机构和动力机构,第一转向机构设于动力机构的一端,第二转向机构设于动力机构的另一端。第一整流罩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整流罩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转向机构开设有第三通孔和多个可选择性开闭的第一转向孔,第二转向机构开设有第四通孔和多个可选择性开闭的第二转向孔;第一通孔、第三通孔和动力机构连通,第二通孔、第四通孔和动力机构连通。该水下推进器结构简单紧凑,转向灵活,可提供稳定可靠的动力。

Underwater thruster and underwater track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推进器和水下跟拍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下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下推进器和水下跟拍系统。
技术介绍
在水下对拍摄对象的拍摄通常由第二人通过人工水下跟踪拍摄或第二人在岸上通过线控进行视频跟踪拍摄,成本高,现场响应不及时。或者是由操作员采用手执方式从近距离特定角度拍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水下推进器,结构简单,转向灵活,平稳性好,能够提供平稳可靠的动力,作为水下辅助动力装备,使用灵活,应用范围广。本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水下跟拍系统,能够作为水下辅助动力装备的同时,实现跟踪拍摄,记录水下活动,功能多样,灵活度高。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下推进器,包括第一整流罩、第二整流罩、第一转向机构、第二转向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第一转向机构设于所述动力机构的一端,所述第二转向机构设于所述动力机构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整流罩设于所述第一转向机构远离所述动力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二整流罩设于所述第二转向机构远离所述动力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一整流罩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整流罩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转向机构开设有第三通孔和多个可选择性开闭的第一转向孔,所述第二转向机构开设有第四通孔和多个可选择性开闭的第二转向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动力机构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连通,所述第四通孔连通和所述动力机构连通。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和所述动力机构位于同一直线上。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舱和设于所述动力舱内的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二动力组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电机和第一螺旋桨,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电机和第二螺旋桨;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背靠背设置,所述第一螺旋桨靠近所述第一转向机构设置,所述第二螺旋桨靠近所述第二转向机构设置。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向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沿轴向开设有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体沿环向均匀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转向孔,所述第一转向孔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所述第二转向机构包括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沿轴向开设有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体沿环向均匀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二转向孔,所述第二转向孔与所述第四通孔连通。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舱上沿环向均匀开设有四个平移孔。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处均设有可调阀门,所述可调阀门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开度。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调阀门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推杆;所述第一盖板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二盖板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铰接。所述推杆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铰接处,所述推杆移动能带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相对转动,以带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移动,调节所述第一通孔或所述第二通孔的开度。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下跟拍系统,包括拍摄装置、定位装置和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水下推进器,所述拍摄装置和所述定位装置安装在所述水下推进器上。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控制器和信号源发射器,所述信号源发射器用于安装在待拍摄物体上;所述拍摄装置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定位装置用于跟踪所述信号源发射器的位置,且所述定位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定位装置采集的所述信号源发射器的第一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获取所述水下推进器与所述信号源发射器的相对位置,控制所述水下推进器移动,以调整所述拍摄装置的拍摄位置。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手持架,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手持架内,所述手持架与所述水下推进器可拆卸地连接。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该水下推进器设有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二动力组件,可以提供更加充足稳定的动力。第一转向机构和第二转向机构分别设置在动力机构的前后两端,前后转向更加灵活,两个转向机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多种姿态调节,姿态调节精准。第一整流罩和第二整流罩分别开设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作为前后主进出水口,前进后退动力充足稳定。该水下推进器结构简单,转向灵活,具有充足稳定的动力,能够实现多种姿态精准调节,应用范围广。该水下跟拍系统包括定位装置、拍摄装置和上述的水下推进器,在作为水下辅助动力装备的同时,还能通过拍摄装置记录水下活动,具有拍摄功能,同时,定位装置能够捕获待拍摄物体的位置,实现伴随拍摄即跟拍,丰富了水下推进器的功能,有利于拓展水下活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的分解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的第一整流罩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的第一整流罩内的可调阀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水下跟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水下跟拍系统的手持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水下跟拍系统的第一应用场景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水下跟拍系统的第二应用场景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水下跟拍系统的第三应用场景结构示意图。图标:100-水下推进器;101-拍摄装置;103-定位装置;110-第一整流罩;111-第一通孔;113-第一盖板;114-第二盖板;115-推杆;116-第一连杆;117-第二连杆;118-固定轴;120-第二整流罩;121-第二通孔;130-第一转向机构;131-第三通孔;133-第一转向孔;140-第二转向机构;141-第四通孔;143-第二转向孔;150-动力机构;151-动力舱;152-电机仓;153-第一桨仓;154-第二桨仓;157-平移孔;161-第一电机;163-第一螺旋桨;165-第二电机;167-第二螺旋桨;170-平衡稳定翼;200-水下跟拍系统;210-手持架;211-握持部;212-姿态调节部;213-安装部;214-控制信号发生器;215-指引信号发生器;216-操作功能按键;217-姿态控制按键;220-信号源发射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整流罩、第二整流罩、第一转向机构、第二转向机构和动力机构;/n所述第一转向机构设于所述动力机构的一端,所述第二转向机构设于所述动力机构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整流罩设于所述第一转向机构远离所述动力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二整流罩设于所述第二转向机构远离所述动力机构的一侧;/n所述第一整流罩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整流罩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转向机构开设有第三通孔和多个可选择性开闭的第一转向孔,所述第二转向机构开设有第四通孔和多个可选择性开闭的第二转向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动力机构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连通,所述第四通孔和所述动力机构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整流罩、第二整流罩、第一转向机构、第二转向机构和动力机构;
所述第一转向机构设于所述动力机构的一端,所述第二转向机构设于所述动力机构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整流罩设于所述第一转向机构远离所述动力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二整流罩设于所述第二转向机构远离所述动力机构的一侧;
所述第一整流罩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整流罩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转向机构开设有第三通孔和多个可选择性开闭的第一转向孔,所述第二转向机构开设有第四通孔和多个可选择性开闭的第二转向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动力机构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连通,所述第四通孔和所述动力机构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和所述动力机构位于同一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舱和设于所述动力舱内的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二动力组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电机和第一螺旋桨,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电机和第二螺旋桨;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背靠背设置,所述第一螺旋桨靠近所述第一转向机构设置,所述第二螺旋桨靠近所述第二转向机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舱上沿环向均匀间隔开设有四个平移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沿轴向开设有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体沿环向均匀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转向孔,所述第一转向孔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张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