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片导风方向不一致的新型的出风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027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叶片导风方向不一致的新型的出风口结构,包括壳体,壳体上部转动连接第三转动座,第三转动座靠近装置中间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叶片的背面端部,所述壳体中部转动连接第二转动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一种叶片导风方向不一致的新型的出风口结构,通过设置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带动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的转动,并且第三叶片与另外两个叶片的转动角度不同,使得转动后的风向不同,并且第三叶片的转动角度变小,使得整个装置的开口可以更小,从而使得装置可以做成窄出风口的形状,结构更加的紧凑,同时第三叶片与壳体之间的间距增大,避免了装置产生异响的问题,同时降低了附壁现象的出现。

A new structure of air outlet with different direction of air gu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叶片导风方向不一致的新型的出风口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是一种叶片导风方向不一致的新型的出风口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出风口叶片通过叶片连动杆连接,且一般同层的叶片由一个连动杆连接。拨动拨扭摆动时,叶片分别沿着各自的转轴旋转运动,叶片间通过一个连动杆连接,可以实现多个叶片同角度的上下摆动,达到出风要求的效果。但在某些情况下,工程受到造型的限制,出风口尺寸过小,叶片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到极限位置的叶片与壳体的间隙过小。吹风时,叶片可能会与壳体产生碰撞,产生异响。同时,当叶片导风方向与面板造型的大面趋势相近的时候,风就会随着面板造型大面的方向走,即附壁效应(柯恩达效应)。从而导致吹风要求难以达到设计要求。如图1和2所述,叶片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到极限位置的第三也与壳体之间的间隙过小,第三叶片可能会与客体产生碰撞,擦拭异响。如图3所述,当出风口吹出的风向与拐角处表面呈较小角度时,就会出现如图3所示的附壁现象,当角度增大时,如图4所示,气流流向正常,所以当叶片导风方向与面板造型的对面趋势相近的时候,风就会随着面板造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片导风方向不一致的新型的出风口结构,包括壳体(8),壳体(8)上部转动连接第三转动座(6),第三转动座(6)靠近装置中间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叶片(1)的背面端部,所述壳体(8)中部转动连接第二转动座(5),第二转动座(5)靠近装置中间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叶片(2)的背面端部,所述壳体(8)下部转动连接第一转动座(4),第一转动座(4)靠近装置中间一端转动连接第三叶片(3)的背面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叶片(3)的正面端部转动连接第一连杆(9)左端,第一连杆(9)右端转动连接第二叶片(2)的正面端部,第一连杆(9)的右端与第二连杆(10)的转动中心同心,第二连杆(10)的右端转动连接第一叶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片导风方向不一致的新型的出风口结构,包括壳体(8),壳体(8)上部转动连接第三转动座(6),第三转动座(6)靠近装置中间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叶片(1)的背面端部,所述壳体(8)中部转动连接第二转动座(5),第二转动座(5)靠近装置中间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叶片(2)的背面端部,所述壳体(8)下部转动连接第一转动座(4),第一转动座(4)靠近装置中间一端转动连接第三叶片(3)的背面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叶片(3)的正面端部转动连接第一连杆(9)左端,第一连杆(9)右端转动连接第二叶片(2)的正面端部,第一连杆(9)的右端与第二连杆(10)的转动中心同心,第二连杆(10)的右端转动连接第一叶片(1)的正面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片导风方向不一致的新型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片(2)中部设有拨片(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君孙云龙李珍法付启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腾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