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万其专利>正文

一种挡圈分体式真空胎用钢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0014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真空轮胎钢圈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挡圈分体式真空胎用钢圈,其包括钢圈本体、气门嘴,钢圈本体一端为大边缘,钢圈本体另一端为小边缘,所述气门嘴设置在钢圈本体上的大边缘与小边缘之间,钢圈本体的小边缘外还套设有金属环,金属环外还套设有挡圈,挡圈包括上挡圈以及下挡圈,所述上挡圈与金属环之间过盈配合,所述下挡圈内直径大于金属环外直径,钢圈本体上位于金属环远离钢圈本体小边缘一侧还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与下挡圈接触设置;还设有用于压紧上挡圈的压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真空轮胎难钢圈难以在保证轮胎气密性的同时便于轮胎拆卸的问题。

A steel ring for retaining ring split type vacuum ty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挡圈分体式真空胎用钢圈
本技术属于真空轮胎钢圈
,尤其涉及一种挡圈分体式真空胎用钢圈。
技术介绍
各类载重汽车、工程车的轮胎配套中,车轮钢圈分为无内胎和有内胎两种,其中无内胎真空轮胎钢圈为一体化结构,以等厚钢带卷圆加工而来,其两侧荷叶座圈的耳部高度为保障真空轮胎的套入不能过高,上述结构使得轮胎安装需专用设备或工具,费工耗时。还有一部分真空轮胎钢圈虽然方便轮胎的安装,但是其密闭性较差,真空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气的情况。另外,现有的轮辋钢圈在当真空轮胎充入高压气体后会对密封圈形成挤压导致密封圈变形,因而该密封圈的密封效果较差,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真空轮胎难钢圈难以在保证轮胎气密性的同时便于轮胎拆卸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挡圈分体式真空胎用钢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挡圈分体式真空胎用钢圈,包括钢圈本体、气门嘴,钢圈本体一端为大边缘,钢圈本体另一端为小边缘,所述气门嘴设置在钢圈本体上的大边缘与小边缘之间,钢圈本体的小边缘外还套设有金属环,金属环外还套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挡圈分体式真空胎用钢圈,包括钢圈本体(1)、气门嘴(11),钢圈本体(1)一端为大边缘,钢圈本体(1)另一端为小边缘,所述气门嘴(11)设置在钢圈本体(1)上的大边缘与小边缘之间,其特征在于,钢圈本体(1)的小边缘外还套设有金属环(2),金属环(2)外还套设有挡圈(4),挡圈(4)包括上挡圈(41)以及下挡圈(42),所述上挡圈(41)与金属环(2)之间过盈配合,所述下挡圈(42)内直径大于金属环(2)外直径,钢圈本体(1)上位于金属环(2)远离钢圈本体(1)小边缘一侧还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与下挡圈(42)接触设置;还设有用于压紧上挡圈(41)的压条(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圈分体式真空胎用钢圈,包括钢圈本体(1)、气门嘴(11),钢圈本体(1)一端为大边缘,钢圈本体(1)另一端为小边缘,所述气门嘴(11)设置在钢圈本体(1)上的大边缘与小边缘之间,其特征在于,钢圈本体(1)的小边缘外还套设有金属环(2),金属环(2)外还套设有挡圈(4),挡圈(4)包括上挡圈(41)以及下挡圈(42),所述上挡圈(41)与金属环(2)之间过盈配合,所述下挡圈(42)内直径大于金属环(2)外直径,钢圈本体(1)上位于金属环(2)远离钢圈本体(1)小边缘一侧还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与下挡圈(42)接触设置;还设有用于压紧上挡圈(41)的压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圈分体式真空胎用钢圈,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万其
申请(专利权)人:王万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