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铜板层压模具的定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91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覆铜板层压模具的定位工装,涉及覆铜板加工领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可拆卸连接有定位件,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层压模具的上下模上设有用于定位配合的定位孔,所述第一杆体的外径等于所述定位孔的内径,第一杆体的一端与工作台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固定有所述第二杆体,第二杆体的外径小于第一杆体的外径,第二杆体的外部设有与第二杆体中心轴倾斜设置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在第二杆体的外部圆周均布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定位件完成层压模具的上下模之间的位置的固定,在定位完成后,在弹性件的阻挡下层压模具难以端面跳动,提升了层压模具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A positioning tool for laminating die of CC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覆铜板层压模具的定位工装
本技术涉及等离子体发生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覆铜板层压模具的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覆铜箔层压板(CopperCladLaminate,CCL)是将电子玻纤布或其它增强材料浸以树脂,一面或双面覆以铜箔并经热压而制成的一种板状材料,简称为覆铜板。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功能的印制电路板,都是在覆铜板上有选择地进行加工、蚀刻、钻孔及镀铜等工序,制成不同的印制电路。对印制电路板主要起互连导通、绝缘和支撑的作用,对电路中信号的传输速度、能量损失和特性阻抗等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印制电路板的性能、品质、制造中的加工性、制造水平、制造成本以及长期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覆铜板。覆铜板加工过程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层压,层压即将黏结片、铜箔在受热受压的条件下,经过树脂熔融、流胶、固定成型、冷却之后,使得各层的黏结片和铜箔之间牢牢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在层压之前需要将各层结构通过相应的装置对齐后夹在一起送入层压机,目前大多数是使用到层压模具,层压模具的上下模定位通过类似销钉的结构来实现,但是这样的定位装置在需要进行层压模具的转运时,容易在转运过程中使得上下模之间位置偏移,可能会影响到后续的层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覆铜板层压模具的定位工装,通过定位件完成层压模具的上下模之间的位置的固定,在定位完成后,在弹性件的阻挡下层压模具难以端面跳动,提升了层压模具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一种覆铜板层压模具的定位工装,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可拆卸连接有定位件,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层压模具的上下模上设有用于定位配合的定位孔,所述第一杆体的外径等于所述定位孔的内径,第一杆体的一端与工作台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固定有所述第二杆体,第二杆体的外径小于第一杆体的外径,第二杆体的外部设有与第二杆体中心轴倾斜设置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在第二杆体的外部圆周均布设置;定位件用于在层压模具的上下模定位配合时,依次插入到下模的定位孔和上模的定位孔中,来固定上下模的位置,在定位件插入到定位孔中的情况下,弹性件向内收缩,与第二杆体的中心轴的夹角变小,定位件与层压模具脱离的情况下,弹性件向外展开,与第二杆体的中心轴的夹角变大,弹性件在展开情况下,弹性件与第二杆体垂直距离的最大值大于定位孔的半径。可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折叠板、连杆、推块和滑杆和弹簧,所述折叠板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体铰接,折叠板上铰接有所述连杆,连杆的一端与折叠板铰接,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所述推块,推块套设在所述滑杆上且沿滑杆的轴向滑动,滑杆外部还套设有所述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推块固定,弹簧的另一端与滑杆固定,滑杆固定在第二杆体侧壁上。可选的,所述折叠板设置为扇环状。可选的,所述第二杆体外部固定有一连接环,折叠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接环上。可选的,所述折叠板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可选的,所述第一杆体靠近第二杆体的一端边缘处设有外环体,所述滑杆部分设置在所述外环体。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定位件完成层压模具的上下模之间的位置的固定,在定位完成后,在弹性件的阻挡下层压模具难以端面跳动,此时再将定位件从工作台上拆除,将层压模具和定位件整体进行移动,定位过程简单精确,提升了层压模具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定位件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弹性件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工作台,2-定位件,21-第一杆体,22-第二杆体,23-弹性件,231-折叠板,232-连杆,233-推块,234-滑杆,235-弹簧,24-连接环,25-外环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本技术提出一种覆铜板层压模具的定位工装,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可拆卸连接有定位件,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层压模具的上下模上设有用于定位配合的定位孔,所述第一杆体的外径等于所述定位孔的内径,第一杆体的一端与工作台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固定有所述第二杆体,第二杆体的外径小于第一杆体的外径,第二杆体的外部设有与第二杆体中心轴倾斜设置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在第二杆体的外部圆周均布设置;定位件用于在层压模具的上下模定位配合时,依次插入到下模的定位孔和上模的定位孔中,来固定上下模的位置,在定位件插入到定位孔中的情况下,弹性件向内收缩,与第二杆体的中心轴的夹角变小,定位件与层压模具脱离的情况下,弹性件向外展开,与第二杆体的中心轴的夹角变大,弹性件在展开情况下,弹性件与第二杆体垂直距离的最大值大于定位孔的半径。通过该工装的设计,利用定位件完成层压模具的上下模之间的位置的固定,在定位完成后,在弹性件的阻挡下层压模具难以端面跳动,此时再将定位件从工作台上拆除,将层压模具和定位件整体进行移动,定位过程简单精确,提升了层压模具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下面结合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该覆铜板层压模具的定位工装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该工装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可拆卸连接有定位件2,包括第一杆体21和第二杆体22,层压模具的上下模上设有用于定位配合的定位孔,第一杆体21的外径等于定位孔的内径,第一杆体21的一端与工作台1可拆卸连接,可通过螺纹连接、套接、卡接等方式,在第一杆体21上设置有相应的结构(图中未示出),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杆体22,第二杆体22的外径小于第一杆体21的外径,第二杆体22的外部设有与第二杆体22中心轴倾斜设置的弹性件23,弹性件23在第二杆体22的外部圆周均布设置;定位件2用于在层压模具的上下模定位配合时,依次插入到下模的定位孔和上模的定位孔中,来固定上下模的位置,在定位件2插入到定位孔中的情况下,弹性件23向内收缩,与第二杆体22的中心轴的夹角变小,定位件2与层压模具脱离的情况下,弹性件23向外展开,与第二杆体22的中心轴的夹角变大,弹性件23在展开情况下,弹性件23与第二杆体22垂直距离的最大值大于定位孔的半径。请参阅图2、图3和图4,弹性件23包括折叠板231、连杆232、推块233和滑杆234和弹簧235,折叠板231一端与第二杆体22铰接,折叠板231上铰接有连杆232,连杆232的一端与折叠板231铰接,连杆232的另一端铰接有推块233,推块233套设在滑杆234上且沿滑杆234的轴向滑动,滑杆234外部还套设有弹簧235,弹簧235的一端与推块233固定,弹簧235的另一端与滑杆234固定,滑杆234固定在第二杆体22侧壁上。折叠板23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折叠板231设置为扇环状,第二杆体22外部固定有一连接环24,折叠板231的一端铰接在连接环24上,第一杆体21靠近第二杆体22的一端边缘处设有外环体25,滑杆234部分设置在外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覆铜板层压模具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可拆卸连接有定位件(2),包括第一杆体(21)和第二杆体(22), 层压模具的上下模上设有用于定位配合的定位孔,所述第一杆体(21)的外径等于所述定位孔的内径,第一杆体(21)的一端与工作台(1)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固定有所述第二杆体(22),第二杆体(22)的外径小于第一杆体(21)的外径,第二杆体(22)的外部设有与第二杆体(22)中心轴倾斜设置的弹性件(23),所述弹性件(23)在第二杆体(22)的外部圆周均布设置;/n定位件(2)用于在层压模具的上下模定位配合时,依次插入到下模的定位孔和上模的定位孔中,来固定上下模的位置,在定位件(2)插入到定位孔中的情况下,弹性件(23)向内收缩,与第二杆体(22)的中心轴的夹角变小,定位件(2)与层压模具脱离的情况下,弹性件(23)向外展开,与第二杆体(22)的中心轴的夹角变大,弹性件(23)在展开情况下,弹性件(23)与第二杆体(22)垂直距离的最大值大于定位孔的半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铜板层压模具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可拆卸连接有定位件(2),包括第一杆体(21)和第二杆体(22),层压模具的上下模上设有用于定位配合的定位孔,所述第一杆体(21)的外径等于所述定位孔的内径,第一杆体(21)的一端与工作台(1)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固定有所述第二杆体(22),第二杆体(22)的外径小于第一杆体(21)的外径,第二杆体(22)的外部设有与第二杆体(22)中心轴倾斜设置的弹性件(23),所述弹性件(23)在第二杆体(22)的外部圆周均布设置;
定位件(2)用于在层压模具的上下模定位配合时,依次插入到下模的定位孔和上模的定位孔中,来固定上下模的位置,在定位件(2)插入到定位孔中的情况下,弹性件(23)向内收缩,与第二杆体(22)的中心轴的夹角变小,定位件(2)与层压模具脱离的情况下,弹性件(23)向外展开,与第二杆体(22)的中心轴的夹角变大,弹性件(23)在展开情况下,弹性件(23)与第二杆体(22)垂直距离的最大值大于定位孔的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铜板层压模具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23)包括折叠板(231)、连杆(232)、推块(233)和滑杆(234)和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晓渭李勇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鸿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