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复合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8780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列车复合地板,属于复合地板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面材料不满足高铁和动车建造需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列车复合地板,由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表面涂层、第一纤维复合层、第一泡沫层、树脂层、第二泡沫层、第二纤维复合层和第二表面涂层组成,相邻的两层之间均固定连接;第一表面涂层和第二表面涂层的材料均为聚氨酯耐磨涂料;第一纤维复合层和第二纤维复合层的材料均为纤维预浸布;第一泡沫层和第二泡沫层的材料均为聚乙烯泡沫板;树脂层的材料与纤维预浸布的树脂胶液的材料相同。该列车复合地板,从结构上对地板进行了优化,重量轻,刚性好,具有防潮、防水、耐老化等功能,且隔音、抗冲击。

Train composite fl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列车复合地板
本技术属于复合地板
,具体涉及一种列车复合地板。
技术介绍
高铁和动车都是追求快速行驶的列车,故高铁和动车的建造,要求材料轻质,占用空间小。为增加人们的使用体验,高铁和动车的车厢中都需要设置地板。现有技术中的地面材料,如地砖,大理石,木地板,地毯等,都不符合高铁和动车的建造需求。故为满足高铁和动车的建造需求,人们开发了新的地面材料,如木质胶合板、铝蜂窝芯材板、橡胶地板等,但是,前两者的比重仍然较大,橡胶地板虽然较轻,但耐磨性和使用寿命上,远不如其他材质的地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列车复合地板。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列车复合地板,由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表面涂层、第一纤维复合层、第一泡沫层、树脂层、第二泡沫层、第二纤维复合层和第二表面涂层组成,相邻的两层之间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表面涂层和第二表面涂层的材料均为聚氨酯耐磨涂料,第一表面涂层和第二表面涂层的厚度分别为1.2-1.8mm;所述第一纤维复合层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列车复合地板,其特征在于,由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表面涂层(1)、第一纤维复合层(2)、第一泡沫层(3)、树脂层(4)、第二泡沫层(5)、第二纤维复合层(6)和第二表面涂层(7)组成,相邻的两层之间均固定连接;/n所述第一表面涂层(1)和第二表面涂层(7)的材料均为聚氨酯耐磨涂料,第一表面涂层(1)和第二表面涂层(7)的厚度分别为1.2-1.8mm;/n所述第一纤维复合层(2)和第二纤维复合层(6)的材料均为纤维预浸布,纤维预浸布的纤维布为碳纤维布或玻璃纤维布,纤维预浸布的树脂胶液为环氧树脂胶液;第一纤维复合层(2)和第二纤维复合层(6)的厚度分别为2.5-3.5mm;/n所述第一泡沫层(...

【技术特征摘要】
1.列车复合地板,其特征在于,由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表面涂层(1)、第一纤维复合层(2)、第一泡沫层(3)、树脂层(4)、第二泡沫层(5)、第二纤维复合层(6)和第二表面涂层(7)组成,相邻的两层之间均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表面涂层(1)和第二表面涂层(7)的材料均为聚氨酯耐磨涂料,第一表面涂层(1)和第二表面涂层(7)的厚度分别为1.2-1.8mm;
所述第一纤维复合层(2)和第二纤维复合层(6)的材料均为纤维预浸布,纤维预浸布的纤维布为碳纤维布或玻璃纤维布,纤维预浸布的树脂胶液为环氧树脂胶液;第一纤维复合层(2)和第二纤维复合层(6)的厚度分别为2.5-3.5mm;
所述第一泡沫层(3)和第二泡沫层(5)的材料均为聚乙烯泡沫板,第一泡沫层(3)和第二泡沫层(5)的厚度分别为16-20mm;
所述树脂层(4)的材料与纤维预浸布的树脂胶液的材料相同,树脂层(4)的厚度为0.5-1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复合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耐磨涂料为德国巴斯夫BS-315超耐磨聚氨酯面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复合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成许宁宋永生王海新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城际轨道客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