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蔽TYPE-C母座EMI信号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85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屏蔽TYPE‑C母座EMI信号的结构,包括PCB板、TYPE‑C母座及屏蔽罩,所述PCB板、所述TYPE‑C母座、所述屏蔽罩依次由下至上设置,所述屏蔽罩焊接于所述PCB板上并构成一腔体,所述TYPE‑C母座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TYPE‑C母座焊接于所述PCB板上。该屏蔽TYPE‑C母座EMI信号的结构中PCB、屏蔽罩及TYPE‑C母座全贴合结构,进行信号全屏蔽,可以屏蔽外界EMI信号干扰。

A structure of shielding EMI signal of type-C b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屏蔽TYPE-C母座EMI信号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的
,特别涉及一种屏蔽TYPE-C母座EMI信号的结构。
技术介绍
电子产品工作会对周边的其他电子产品产生干扰,干扰种类有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统称为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EMI信号会对设备或检测仪器信号串扰。USBTYPE-C是连接电子设备的主要接口之一,外界电子产品也会对USB接口的TYPE-C母座产生信号串扰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屏蔽TYPE-C母座EMI信号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蔽TYPE-C母座EMI信号的结构,具有屏蔽EMI干扰信号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屏蔽TYPE-C母座EMI信号的结构,包括PCB板、TYPE-C母座及屏蔽罩,所述PCB板、所述TYPE-C母座、所述屏蔽罩依次由下至上设置,所述屏蔽罩焊接于所述PCB板上并构成一腔体,所述TYPE-C母座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TYPE-C母座焊接于所述PCB板上。优选的,所述屏蔽罩下端用锡以SMT形式贴合在所述PCB板上表面,所述屏蔽罩上端激光焊接于所述TYPE-C母座上表面。优选的,所述PCB板设有若干个焊接孔,所述TYPE-C母座底部设有若干个焊角,所述焊角包含DIP焊角及SMT焊角,所述SMT焊角位于TYPE-C母座后端;所述DIP焊角插入所述焊接孔内,所述SMT焊角焊接于所述PCB板表面。优选的,所述屏蔽罩包含顶板、两个侧板及后板,所述顶板平行于所述PCB板设置;所述侧板及所述后板均垂直于所述PCB板设置,所述侧板底面、所述后板底面均通过SMT贴在所述PCB板上。优选的,所述后板与所述TYPE-C母座后侧设有一第一间隔距离,所述侧板后端与所述TYPE-C母座侧面设有一第二间隔距离。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屏蔽TYPE-C母座EMI信号的结构,在TYPE-C母座外侧加一层屏蔽罩,PCB、屏蔽罩及TYPE-C母座全贴合结构,进行信号全屏蔽,可以屏蔽外界EMI信号干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屏蔽TYPE-C母座EMI信号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屏蔽TYPE-C母座EMI信号的结构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屏蔽罩与TYPE-C母座的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屏蔽TYPE-C母座EMI信号的结构100,通过全贴合结构实现对EMI信号的全屏蔽效果。图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屏蔽TYPE-C母座EMI信号的结构100的不同视角图,下面结合图1、图2及图3对具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图3,本实施例的屏蔽TYPE-C母座EMI信号的结构100包括PCB板10、TYPE-C母座20及屏蔽罩30,PCB板10、TYPE-C母座20、屏蔽罩30依次由下至上设置。其中,本实施例的屏蔽罩30焊接于PCB板10上并构成一腔体(图中未示)。优选的,屏蔽罩30下端用锡以SMT(SurfaceMountedTechnology)形式贴合在PCB板10上表面,屏蔽罩30上端激光焊接于TYPE-C母座20上表面。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屏蔽罩30包含顶板31、两个侧板32及后板33,顶板31平行于PCB板10设置;侧板32及后板33均垂直于PCB板10设置,侧板32底面、后板33底面均通过SMT贴在PCB板10上。屏蔽罩30中顶板31由前至后宽度逐渐增加,从而增大后端腔体的体积,TYPE-C母座20后端不与屏蔽罩30接触,可避免连锡。请继续参阅图1-图3,本实施例的TYPE-C母座20设于腔体内,TYPE-C母座20焊接于PCB板10上。具体的,TYPE-C母座20焊接于PCB板10上的方式为:PCB板10设有若干个焊接孔11,TYPE-C母座20底部设有若干个焊角21,焊角21包含DIP焊角211及SMT焊角212,SMT焊角212位于TYPE-C母座20后端,DIP焊角211插入焊接孔11内,SMT焊角212焊接于PCB板10表面。通过DIP(dualinline-pinpackage)和SMT(SurfaceMountedTechnology)两种贴板工艺进行固定。屏蔽罩30通过焊接于PCB板10上进行固定,而TYPE-C母座20通过与屏蔽罩30、PCB板10焊接进行固定,从而使得该屏蔽TYPE-C母座EMI信号的结构100较为稳固。请继续参阅图1-图3,本实施例的后板33与TYPE-C母座20后侧设有一第一间隔距离,侧板32后端与TYPE-C母座20侧面设有一第二间隔距离。第一间隔距离与第二间隔距离的设置,是将屏蔽罩30避开TYPE-C母座20中SMT焊角212,避免屏蔽罩30与PCB板10SMT方式连接的锡、TYPE-C母座20与PCB板10SMT方式连接的锡连接,避免连锡造成外观缺陷及性能不良。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屏蔽TYPE-C母座EMI信号的结构100,在TYPE-C母座20外侧加一层屏蔽罩30,PCB板10、屏蔽罩30及TYPE-C母座20全贴合,进行信号全屏蔽,可以屏蔽外界EMI信号干扰。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屏蔽TYPE-C母座EMI信号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PCB板、TYPE-C母座及屏蔽罩,所述PCB板、所述TYPE-C母座、所述屏蔽罩依次由下至上设置,所述屏蔽罩焊接于所述PCB板上并构成一腔体,所述TYPE-C母座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TYPE-C母座焊接于所述PCB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屏蔽TYPE-C母座EMI信号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PCB板、TYPE-C母座及屏蔽罩,所述PCB板、所述TYPE-C母座、所述屏蔽罩依次由下至上设置,所述屏蔽罩焊接于所述PCB板上并构成一腔体,所述TYPE-C母座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TYPE-C母座焊接于所述PCB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TYPE-C母座EMI信号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下端用锡以SMT形式贴合在所述PCB板上表面,所述屏蔽罩上端激光焊接于所述TYPE-C母座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TYPE-C母座EMI信号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设有若干个焊接孔,所述TYPE-C母座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佑君张世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雅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