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组燃防爆装置,包括防爆盒,所述防爆盒的内腔中部卡接有电池架,所述电池架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锂电池,所述防爆盒的内腔左部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的内腔设置有设备箱,所述防爆盒的右端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防爆盒的内腔前壁和内腔后壁均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组燃防爆装置,通过设置设备箱,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和拆卸电池架以及内部的锂电池,方便对电池组进行维修和更换,可以对爆炸产生的冲击力进行一定程度的吸收,减少爆炸产生的危害和影响,通过设置散热装置,可以保证锂电池的温度处在一个安全的数值,从而能够避免其由于温度过高产生爆炸。
An explosion-proof device for lithium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组燃防爆装置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防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组燃防爆装置。
技术介绍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N.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M.S.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现有的锂电池组安装和拆卸较为麻烦,费时费力,不便于对其进行维修和更换,且当锂电池发生意外爆炸,对外界影响较大,且锂电池长时间使用,容易温度过高,产生爆炸,故此,我们提出一种锂电池组燃防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组燃防爆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锂电池组燃防爆装置,包括防爆盒,所述防爆盒的内腔中部卡接有电池架,所述电池架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锂电池,所述防爆盒的内腔左部固定连接有设备箱,所述设备箱的内腔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防爆盒的右端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防爆盒的内腔前壁和内腔后壁均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的对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吸热片。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一号弹簧,所述一号弹簧固定连接在缓冲装置的内腔左壁,所述一号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一号弹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槽,所述一号弹簧的内腔上壁和内腔下壁均开设有滑块,所述连接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设备箱的内腔前壁和内腔后壁均固定连接有传导箱,两个所述传导箱远离固定板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两个所述二号弹簧远离传导箱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远离二号弹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号限位片,两个所述一号限位片的上壁均铰接有连接片,两个所述连接片的上端均铰接有二号限位片。优选的,两个所述二号限位片远离连接片的一端均与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的形状为U形结构,所述限位块的右部与电池架卡接,两个所述滑块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滑槽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固定连接在防爆盒的右端,所述冷却箱的前后两端均高度连接有导管,所述防爆盒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吸热箱,两个所述吸热箱的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导热片。优选的,两个所述导热片和两个散热鳍片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部件,两个所述导管远离冷却箱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吸热箱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设备箱和缓冲装置均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设备箱和两个缓冲装置均对称分布在防爆盒的内腔左部和内腔右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缓冲装置,由于缓冲装置的内腔设置有一号弹簧,以及传导箱内腔设置有二号弹簧,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和拆卸电池架以及内部的锂电池,方便对电池组进行维修和更换,以及在电池组进行进行爆炸可以进行对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一定的吸收,减少爆炸产生的危害和影响。(2)通过设置散热装置,由于防爆盒的内腔设置有散热鳍片和吸热片,可以将锂电池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然后通过导热部件传输到导热片上,冷却箱将冷却液输送到吸热箱内,冷却液对将热量进行吸收,从而可以保证锂电池的温度处在一个安全的数值,从而能够避免其由于温度过高产生爆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锂电池组燃防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锂电池组燃防爆装置的缓冲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锂电池组燃防爆装置的缓冲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锂电池组燃防爆装置的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爆盒;2、电池架;3、锂电池;4、缓冲装置;41、一号弹簧;42、固定板;43、连接柱;44、滑槽;45、滑块;46、限位块;47、传导箱;48、二号弹簧;49、固定块;410、一号限位片;411、连接片;412、二号限位片;5、设备箱;6、散热装置;61、冷却箱;62、导管;63、吸热箱;64、导热片;65、导热部件;7、散热鳍片;8、吸热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4所示,一种锂电池组燃防爆装置,包括防爆盒1,防爆盒1的内腔中部卡接有电池架2,电池架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锂电池3,防爆盒1的内腔左部固定连接有设备箱5,设备箱5的内腔设置有缓冲装置4,防爆盒1的右端设置有散热装置6,防爆盒1的内腔前壁和内腔后壁均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7,散热鳍片7的对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吸热片8。缓冲装置4包括一号弹簧41,一号弹簧41固定连接在缓冲装置4的内腔左壁,一号弹簧4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2,固定板4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3,一号弹簧4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槽44,一号弹簧41的内腔上壁和内腔下壁均开设有滑块45,连接柱4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3,设备箱5的内腔前壁和内腔后壁均固定连接有传导箱47,两个传导箱47远离固定板42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48,两个二号弹簧48远离传导箱47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9,两个固定块49远离二号弹簧4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号限位片410,两个一号限位片410的上壁均铰接有连接片411,两个连接片411的上端均铰接有二号限位片412,便于对电池架2进行固定,且固定效果好,不易晃动;两个二号限位片412远离连接片411的一端均与限位块46固定连接,限位块46的形状为U形结构,限位块46的右部与电池架2卡接,两个滑块45远离固定板42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滑槽44滑动连接,可以对其进行限位,避免脱离位置;散热装置6包括冷却箱61,冷却箱61固定连接在防爆盒1的右端,冷却箱61的前后两端均高度连接有导管62,防爆盒1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吸热箱63,两个吸热箱63的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导热片64,便于将内部热量进行吸收,对内部温度进行控制;两个导热片64和两个散热鳍片7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组燃防爆装置,包括防爆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盒(1)的内腔中部卡接有电池架(2),所述电池架(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锂电池(3),所述防爆盒(1)的内腔左部固定连接有设备箱(5),所述设备箱(5)的内腔设置有缓冲装置(4),所述防爆盒(1)的右端设置有散热装置(6),所述防爆盒(1)的内腔前壁和内腔后壁均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7),所述散热鳍片(7)的对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吸热片(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组燃防爆装置,包括防爆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盒(1)的内腔中部卡接有电池架(2),所述电池架(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锂电池(3),所述防爆盒(1)的内腔左部固定连接有设备箱(5),所述设备箱(5)的内腔设置有缓冲装置(4),所述防爆盒(1)的右端设置有散热装置(6),所述防爆盒(1)的内腔前壁和内腔后壁均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7),所述散热鳍片(7)的对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吸热片(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组燃防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4)包括一号弹簧(41),所述一号弹簧(41)固定连接在缓冲装置(4)的内腔左壁,所述一号弹簧(4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2),所述固定板(4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3),所述一号弹簧(4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槽(44),所述一号弹簧(41)的内腔上壁和内腔下壁均开设有滑块(45),所述连接柱(4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3),所述设备箱(5)的内腔前壁和内腔后壁均固定连接有传导箱(47),两个所述传导箱(47)远离固定板(42)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48),两个所述二号弹簧(48)远离传导箱(47)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9),两个所述固定块(49)远离二号弹簧(4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号限位片(410),两个所述一号限位片(410)的上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林,王彩峰,陈焕英,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赛特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