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色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732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色模具,下模包括带第三成型结构的下模仁,上模设置有第一、第二成型结构;第三成型结构交替对接第一成型结构及第二成型结构、以形成对应型腔;下模仁包括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第一分部及第二分部上均设置有弹簧及可伸缩的挡块,第一分部设置有开口槽,弹簧驱动挡块凸伸入开口槽;上模的在对应第一成型结构的位置连接有第一斜杆,上模的在对应第二成型结构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斜杆;第二斜杆与挡块的抵接,挡块收缩、第二斜杆置入开口槽槽底。一个用于开合摸的升降动力间,换啤过程无需打开第一啤产品、镶件抽离,可以避免二次合模造成的产品移动或者刮花产品等不良问题,二次滑动技术可以保证产品在模具中的定位准确。

A two color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色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色模具。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双色产品,逐渐为日常生活、工业、医用等各领域所强烈地应用;由第一啤产品(第一分部)和第二啤产品(第二分部)组成,注塑过程中先注塑第一啤产品、然后在第一啤产品的基础上堆叠第二啤产品。部分双色产品在自身结构上有倒扣(一些凸部、凸缘等),且倒扣并非设置在第一啤产品及第二啤产品的分型位置、而是设置在第一啤产品或第二啤产品上(注塑工艺设置中一般将带倒扣的部分设定为第一啤产品)。所以,模具设置中,下模分为两部分(下模分为下模仁及外围框板时,下模仁分为两部分),产品注塑完成而模具要打开时,上模打开、下模的两部分分开。模具一般要求动力较少,一般只有上模下模开模的动力、以及下模旋转动力(换啤过程需要)。然而现有技术中,第一啤产品注塑完成、而要上模与下模相对打开且相对转动时,同样发生了下模的两部分也打开,导致下模的两部分在该换啤过程中分开又重新合成、产品有偏移,(塑胶料的粘性、模具打开时产品有一定移动)容易使弄坏产品或造成产品变形。所以,有必要设置一种双色模具,上模与下模相对打开且相对转动(换啤过程)过程中,下模的两部分不需要打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解决上模与下模相对打开且相对转动(换啤过程)过程中下模的两部分不需要打开、以避免产品发生移动而被损坏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色模具,包括上模及下模,下模包括下模板以及设置有第三成型结构的下模仁,上模设置有第一成型结构及第二成型结构;上模与下模的相对转动,用于驱动第三成型结构交替对接第一成型结构及第二成型结构、以便于形成对应型腔;下模仁包括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第一分部与第二分部可相对远离及合并;第一分部及第二分部上均设置有弹簧及可伸缩的挡块,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上在它们相背离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弹簧用于驱动挡块凸伸入开口槽中;上模的在对应第一成型结构的位置连接有第一斜杆,第一斜杆的朝向第三成型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抵接挡块的平面,第一斜杆对挡块的抵接用于驱动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合并;上模的在对应第二成型结构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斜杆,第二斜杆的朝向第三成型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避空面,挡块的背离第三成型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避空面;第一避空面及第二避空面为弧面或斜面;第一避空面及第二避空面的抵接,可驱动挡块收缩、同时第二斜杆扣入开口槽槽底及挡块之间。巧妙的结构设置,仅一个用于开合摸的升降动力间,换啤过程无需打开第一啤产品、并能够实现产品工艺孔处镶件的抽离,可以避免二次合模造成的产品移动或者刮花产品等不良问题,二次滑动技术可以保证产品在模具中的定位准确。优选地,所述上模连接有斜块,第一分部和/或第二分部中滑动连接有镶件,斜块与镶件之间连接有斜面结构;上模与下模的开合,可驱动镶件远离及插入第三成型结构。模具二次滑动开模。优选地,所述第一分部和/或第二分部上设置有第一卡扣;第一卡扣用于锁止镶件在脱离斜块后的滑移。上模带动斜块上移,斜块脱离镶件时,第一卡扣锁止镶件的滑动。优选地,所述第一分部和/或第二分部设置有用于安装镶件的装配孔;第一分部和/或第二分部包括成型结构块及牵动块,牵动块上设置开口槽及挡块、牵动块用于带动成型结构块滑移,成型结构块和牵动块为可拆分的首尾相连,装配孔设置在成型结构块与牵动块的连接处,镶件贯穿成型结构块;成型结构块及牵动块拆分时,镶件可抽离成型结构块。镶件包括有滑块及镶针,镶针贯穿成型结构块。优选地,所述斜块通过第一压板与上模连接。上模设计铸造较为方便,然后通过第一压板将斜块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上模,第一压板及斜块无需在设计上模时考虑一体成型、减少上模的复杂结构设计。优选地,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第二卡扣;第二卡扣用于锁止第一分部在第二斜杆脱离挡块后的滑移。产品注塑冷却完成、第二斜杆卡在开口槽底面及挡块之间,上模向上、第二斜杆拨动挡块、使第一分部及第二分部相对分离,第二斜杆脱离挡块时第二卡扣锁止第一分部。优选地,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分部定向滑移的定向结构,定向结构为导轨或导槽。如T型导轨、燕尾型导轨,第一分部只会定向远离第二分部,而不会被向上拨起;第二斜杆通过拨动挡块使第一分部及第二分部打开。优选地,所述第一分部及第二分部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挡块及弹簧的安装孔;安装孔由第一分部的端部贯穿至开口槽的侧壁;安装孔连接有端盖,端盖用于将挡块及弹簧锁止在安装孔中。挡块及弹簧安装方便;打开端盖,依次装入挡块及弹簧,上紧端盖即可;弹簧一端抵接挡块、另一端抵接端盖,使挡块凸伸入开口槽。附图说明图1为含倒扣结构产品与模具的结构示意图,隐藏上模仁;图2为本技术模具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模具打开时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分部或第二分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3的A处局部放大视图;图6a为本技术斜块与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b为本技术斜块与镶件的剖视图;图7a为本技术第一斜杆与挡块相抵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b为本技术第二斜杆与挡块相抵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c为本技术挡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图示产品为含倒扣凸缘的双色产品,为本技术模具所主要应用的注塑产品。如图2至3所示,一种双色模具,包括上模1及下模;下模包括下模板21以及设置有第三成型结构2a的下模仁22;上模1设置有第一成型结构及第二成型结构1b,上模1包括上模板和上模仁11。上模1与下模的相对转动,用于驱动第三成型结构2a交替对接第一成型结构及第二成型结构1b、以便于形成对应型腔。第一成型结构与第三成型结构合并,组成第一成型腔,用于注塑第一啤产品100;第二成型结构1b与第三成型结构合并,组成第二成型腔,换啤后第一啤产品转移入第二成型腔中,在第一啤产品100基础上堆叠第二啤产品200。上模1连接开合动力件,如气缸、液压缸等等,开合动力件用于驱动上模1与下模相对远离和合并;下模连接有旋转动力件,如电机、液压马达等等,上模1与下模分开、则下模可旋转,第三成型结构2a交替对接第一成型结构及第二成型结构1b。下模仁22包括第一分部221和第二分部222,第一分部221与第二分部222可相对远离及合并。第一分部221及第二分部222上均设置有弹簧及可伸缩的挡块31,第一分部221和第二分部222上在它们相背离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槽22a,弹簧用于驱动挡块31凸伸入开口槽22a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上模1的在对应第一成型结构的位置连接有第一斜杆4;如图7a所示,第一斜杆4的朝向第三成型结构2a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抵接挡块31的平面4a,第一斜杆4对挡块31的抵接用于驱动第一分部221和第二分部222合并。如图2和图3所示,上模1的在对应第二成型结构1b的位置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及下模,下模包括下模板(21)以及设置有第三成型结构(2a)的下模仁(22),上模(1)设置有第一成型结构及第二成型结构(1b);上模(1)与下模的相对转动,用于驱动第三成型结构(2a)交替对接第一成型结构及第二成型结构(1b);/n下模仁(22)包括第一分部(221)和第二分部(222),第一分部(221)与第二分部(222)可相对远离及合并;第一分部(221)及第二分部(222)上均设置有弹簧及可伸缩的挡块(31),第一分部(221)和第二分部(222)上在它们相背离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槽(22a),弹簧用于驱动挡块(31)凸伸入开口槽(22a)中;上模(1)的在对应第一成型结构的位置连接有第一斜杆(4),第一斜杆(4)的朝向第三成型结构(2a)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抵接挡块(31)的平面(4a),第一斜杆(4)对挡块(31)的抵接用于驱动第一分部(221)和第二分部(222)合并;/n上模(1)的在对应第二成型结构(1b)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斜杆(5),第二斜杆(5)的朝向第三成型结构(2a)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避空面(5a),挡块(31)的背离第三成型结构(2a)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避空面(31a);第一避空面(5a)及第二避空面(31a)为弧面或斜面;第一避空面(5a)及第二避空面(31a)的抵接,可驱动挡块(31)收缩、同时第二斜杆(5)扣入开口槽(22a)槽底及挡块(31)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及下模,下模包括下模板(21)以及设置有第三成型结构(2a)的下模仁(22),上模(1)设置有第一成型结构及第二成型结构(1b);上模(1)与下模的相对转动,用于驱动第三成型结构(2a)交替对接第一成型结构及第二成型结构(1b);
下模仁(22)包括第一分部(221)和第二分部(222),第一分部(221)与第二分部(222)可相对远离及合并;第一分部(221)及第二分部(222)上均设置有弹簧及可伸缩的挡块(31),第一分部(221)和第二分部(222)上在它们相背离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槽(22a),弹簧用于驱动挡块(31)凸伸入开口槽(22a)中;上模(1)的在对应第一成型结构的位置连接有第一斜杆(4),第一斜杆(4)的朝向第三成型结构(2a)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抵接挡块(31)的平面(4a),第一斜杆(4)对挡块(31)的抵接用于驱动第一分部(221)和第二分部(222)合并;
上模(1)的在对应第二成型结构(1b)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斜杆(5),第二斜杆(5)的朝向第三成型结构(2a)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避空面(5a),挡块(31)的背离第三成型结构(2a)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避空面(31a);第一避空面(5a)及第二避空面(31a)为弧面或斜面;第一避空面(5a)及第二避空面(31a)的抵接,可驱动挡块(31)收缩、同时第二斜杆(5)扣入开口槽(22a)槽底及挡块(3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色模具,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熠武梁俊豪赵玉良丘万然刘宗友
申请(专利权)人:精英模具珠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