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起动机壳体的定位工装,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为圆柱体,在所述筒体的上端设有敞开口,用于起动机支架壳体落入所述筒体的内部;在所述筒体的下端构造有封板,在所述封板的中部设有固定槽,用于与虎钳相卡接;固定组件,其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周向,用于与所述起动机支架壳体相接触;和限位器组件,其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周向,用于与所述起动机支架壳体相抵靠。通过本定位工装可将起动机壳体固定住,便于拆装,提高安装效率,并且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Positioning tooling of starter hou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动机壳体的定位工装
本申请涉及定位装置
,特别是涉及起动机壳体的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起动机壳体的形状为异性构造,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壳体固定不动再进行安装,现有技术是要通过工人手持壳体不动进行安装,安装不够便捷,耗费多余人力物力,安装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起动机壳体的定位工装,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为圆柱体,在所述筒体的上端设有敞开口,用于起动机支架壳体落入所述筒体的内部;在所述筒体的下端构造有封板,在所述封板的中部设有固定槽,用于与虎钳相卡接;固定组件,其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周向,用于与所述起动机支架壳体相接触;和限位器组件,其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周向,用于与所述起动机支架壳体相抵靠。可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所述限位器组件包括: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可选地,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筒体的安装方式为:在所述筒体的周向等距开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在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均加工有螺纹;所述第一螺栓安装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螺栓的第一端凸出于所述筒体的内壁,所述第二螺栓安装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螺栓的第一端凸出于所述筒体的内壁,所述第三螺栓安装于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三螺栓的第一端凸出于所述筒体的内壁;其中,所述第一螺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螺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螺栓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起动机支架壳体接触。可选地,所述限位器组件与所述筒体的安装方式为:在所述筒体的外壁开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之间,所述第一金属片通过第一螺钉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之间,所述第二金属片通过第二螺钉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片和所述第二金属片的上端均凸出所述筒体的上沿,以使得所述起动机支架壳体抵靠。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片和所述第二金属片的上端的内侧均设有弧形凹台,所述弧形凹台的弧度与所述筒体的侧壁的弧度一至、并与所述筒体的所述上沿齐平。可选地,所述固定槽的高度小于所述封板厚度。本申请的起动机壳体的定位工装,筒体为圆柱体,在筒体的上端设有敞开口,起动机支架壳体落入筒体的内部,在筒体的下端构造有封板,在封板的中部设有固定槽,用于与虎钳相卡接,固定组件安装于筒体的周向,用于与起动机支架壳体相接触,限位器组件安装于筒体的周向,用于与起动机支架壳体相抵靠,通过本定位工装可将起动机壳体固定住,便于拆装,提高安装效率,并且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起动机壳体的定位工装的示意性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起动机壳体的定位工装的示意性侧视图。100-筒体;101-敞开口;102-封板;103-固定槽;104-第一通孔;105-第二通孔;106-上沿;200-固定组件;201-第一螺栓;202-第二螺栓;203-第三螺栓;204-第一螺栓的第一端;205-第二螺栓的第一端;300-限位器组件;301-第一金属片;302-第二金属片;303-第一螺钉;304-弧形凹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介绍。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起动机壳体的定位工装的示意性俯视图。起动机壳体的定位工装一般性地可包括筒体100、固定组件200和限位器组件300。具体地,筒体100为圆柱体与起动机壳体的圆口适配,在筒体100的上端设有敞开口101,便于起动机壳体的圆口落入筒体100的内部,在筒体100的下端构造有封板102,在封板102的中部设有固定槽103,其与虎钳相卡接,这样就可以将筒体100固定不动,固定组件200安装于筒体100的周向,用于与起动机支架壳体相接触,限位器组件300安装于筒体100的周向,用于与起动机支架壳体相抵靠,通过固定组件200和限位器组件300将起动机支架壳体固定住,找到中心同心度,可将起动机壳体固定住,便于拆装,因此,提高起动机支架壳体的安装效率,并且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参见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筒体100的直径与起动机壳体的圆口的直径相适配,该筒体100为金属材质,不易变形,优选铝合金材质,重量较轻,便于拿取。封板102与筒体100为一体构成,牢固性较好,固定槽103的高度小于封板102厚度,提高扭力,提高与虎钳卡接效果。参见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固定组件200可包括第一螺栓201、第二螺栓202和第三螺栓203。限位器组件300可包括第一金属片301和第二金属片302。具体地,固定组件200与筒体100的安装可以是第一种方式或第二种方式。其中,第一种方式:在筒体100的周向等距开有第一通孔104、第二通孔105和第三通孔,在第一通孔104、第二通孔105和第三通孔均加工有螺纹。第一螺栓201安装于第一通孔104,第一螺栓201的第一端204凸出于筒体100的内壁,第二螺栓202安装于第二通孔105,第二螺栓202的第一端205凸出于筒体100的内壁,第三螺栓203安装于第三通孔,第三螺栓203的第一端凸出于筒体100的内壁。通过第一螺栓201的第一端204、第二螺栓202的第一端205和第三螺栓203的第一端均与起动机支架壳体接触,这样可以给起动机支架壳体提供倚靠,避免其倾斜,偏移,控制起动机壳体的圆口的同心度。图中未示出,第二种样式为:在筒体100的内壁周向等距开有第一圆孔、第二圆孔和第三圆孔,在第一圆孔粘结有第一圆柱,第一圆柱的第一端延伸出筒体的内壁,在第二圆孔粘结有第二圆柱,第二圆柱的第一端延伸出筒体的内壁,在第三圆孔粘结有第三圆柱,第三圆柱的第一端延伸出筒体的内壁。通过第一圆柱的第一端、第二圆柱的第一端和第三圆柱的第一端均与起动机支架壳体接触,这样可以给起动机支架壳体提供倚靠,避免其倾斜,偏移,控制起动机壳体的圆口的同心度。该第一圆柱、第二圆柱和第三圆柱为金属材质。参见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限位器组件300与筒体100的安装方式为:在筒体100的外壁开有第一安装孔(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安装孔(图中未示出),第一安装孔位于第一通孔104和第二通孔105之间,第一金属片301通过第一螺钉303安装于第一安装孔,便于拆装更换,第二安装孔位于第二通孔105和第三通孔之间,第二金属片302通过第二螺钉安装于第二安装孔,便于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动机壳体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n筒体(100),所述筒体(100)为圆柱体,在所述筒体(100)的上端设有敞开口(101),用于起动机支架壳体落入所述筒体(100)的内部;在所述筒体(100)的下端构造有封板(102),在所述封板(102)的中部设有固定槽(103),用于与虎钳相卡接;/n固定组件(200),其安装于所述筒体(100)的周向,用于与所述起动机支架壳体相接触;和/n限位器组件(300),其安装于所述筒体(100)的周向,用于与所述起动机支架壳体相抵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动机壳体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100),所述筒体(100)为圆柱体,在所述筒体(100)的上端设有敞开口(101),用于起动机支架壳体落入所述筒体(100)的内部;在所述筒体(100)的下端构造有封板(102),在所述封板(102)的中部设有固定槽(103),用于与虎钳相卡接;
固定组件(200),其安装于所述筒体(100)的周向,用于与所述起动机支架壳体相接触;和
限位器组件(300),其安装于所述筒体(100)的周向,用于与所述起动机支架壳体相抵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机壳体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组件(200)包括:第一螺栓(201)、第二螺栓(202)和第三螺栓(203);
所述限位器组件(300)包括:第一金属片(301)和第二金属片(3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动机壳体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组件(200)与所述筒体(100)的安装方式为:
在所述筒体(100)的周向等距开有第一通孔(104)、第二通孔(105)和第三通孔,在所述第一通孔(104)、所述第二通孔(105)和所述第三通孔均加工有螺纹;所述第一螺栓(201)安装于所述第一通孔(104),所述第一螺栓(201)的第一端(204)凸出于所述筒体(100)的内壁,所述第二螺栓(202)安装于所述第二通孔(105),所述第二螺栓(202)的第一端(205)凸出于所述筒体(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富华惠航飞机附件维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