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外壳加工用内撑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291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外壳加工用内撑夹具,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下侧安装有下支架,所述加工台上侧中部安装有下撑座,所述下撑座上侧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侧通过第一连接轴铰接有上撑座,所述上撑座一侧安装有内撑筒,所述内撑筒上安装有多个内撑头,所述内撑头一侧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安装有气缸,所述连接座内下部通过第二连接轴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上撑座下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机外壳加工用内撑夹具,将电机外壳套设在内撑筒外侧,通过气缸驱动内撑头顶住电机外壳内壁进行定位处理,而且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内撑筒的使用角度,满足不同倾斜角度的加工需要,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A kind of internal support fixture for motor shell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外壳加工用内撑夹具
本技术涉及电机加工
,具体是一种电机外壳加工用内撑夹具。
技术介绍
电机(英文:Electricmachinery,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按工作电源种类划分:可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直流电动机按结构及工作原理可划分:无刷直流电动机和有刷直流电动机。有刷直流电动机可划分:永磁直流电动机和电磁直流电动机。电磁直流电动机划分:串励直流电动机、并励直流电动机、他励直流电动机和复励直流电动机。永磁直流电动机划分:稀土永磁直流电动机、铁氧体永磁直流电动机和铝镍钴永磁直流电动机。电机外壳内壳面是电机工作的内腔体,其定位固定精度关系到内容腔加工精度和配合精度,影响电机运行性能。现有的电机外壳加工用内撑夹具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夹持稳定性低,而且电机外壳内撑夹持后,不能调节电机外壳的倾斜角度和水平旋转调节,从而不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外壳加工用内撑夹具,包括加工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下侧安装有下支架(2),所述加工台(1)上侧中部安装有下撑座(4),所述下撑座(4)上侧安装有连接座(5),所述连接座(5)上侧通过第一连接轴(10)铰接有上撑座(6),所述上撑座(6)一侧安装有内撑筒(7),所述内撑筒(7)上安装有多个内撑头(8),所述内撑头(8)一侧安装有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一侧安装有气缸(15),所述连接座(5)内下部通过第二连接轴(12)安装有第二齿轮(11),所述上撑座(6)下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9),且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1)啮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外壳加工用内撑夹具,包括加工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下侧安装有下支架(2),所述加工台(1)上侧中部安装有下撑座(4),所述下撑座(4)上侧安装有连接座(5),所述连接座(5)上侧通过第一连接轴(10)铰接有上撑座(6),所述上撑座(6)一侧安装有内撑筒(7),所述内撑筒(7)上安装有多个内撑头(8),所述内撑头(8)一侧安装有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一侧安装有气缸(15),所述连接座(5)内下部通过第二连接轴(12)安装有第二齿轮(11),所述上撑座(6)下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9),且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1)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外壳加工用内撑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撑座(4)下侧中部通过转轴(18)安装有第一电机(19),且第一电机(19)固定安装在加工台(1)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外壳加工用内撑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头(8)贯穿内撑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善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利多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