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记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5284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车记录系统,包括移动智能终端、车载娱乐设备和安装部件;其中,移动智能终端通过安装部件固定连接于车辆内部前侧,并且移动智能终端的至少一个摄像头朝向车辆的前挡风玻璃;车载娱乐设备与移动智能终端通讯连接;并且安装部件包括彼此固定连接的夹持构件和连接构件,夹持构件夹持移动智能终端,连接构件与车辆内后视镜的支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行车记录系统实现用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的摄像头当作行车记录仪摄像头,降低行车记录仪成本,并且安装方便。

Train operation recor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车记录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行车记录系统。
技术介绍
行车记录仪即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因此越来越多的车安装行车记录仪。目前行业对于行车记录仪功能的实现,绝大部分都依赖单独的零件模块,需要使用者安装布线;个别车型是虽然是模块式集成实现,但仍需要很多专用的摄像头模组,占用了一定的车辆零件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汽车行车记录仪占用车辆零件成本,并且安装过程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行车记录仪系统,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在驾驶时充当行车记录仪,降低行车记录仪成本并且安装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行车记录系统,包括移动智能终端、车载娱乐设备和安装部件;其中,移动智能终端通过安装部件固定连接于车辆内部前侧,并且移动智能终端的至少一个摄像头朝向车辆的前挡风玻璃,车载娱乐设备与移动智能终端通讯连接。并且,安装部件包括彼此固定连接的夹持构件和连接构件,夹持构件夹持移动智能终端,连接构件与车辆内后视镜的支架连接。采用上述方式,实现用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的摄像头当作行车记录仪摄像头,不用额外采购摄像头与控制器,降低行车记录仪成本,并且安装方便。并且摄像头获得的车辆前方信息可通过车载娱乐设备显示,使视频更大更清晰,方便驾驶人员查看,从而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行车记录系统,支架包括固定部和翻转部,固定部的一端与车辆内壁固定连接,翻转部可翻转地设置于固定部的另一端;并且内后视镜与翻转部固定连接,并且翻转部能够带动车辆内后视镜相对于前挡风玻璃在后视状态与翻转状态之间移动。采用上述方案,内后视镜设计为可翻转型,当内后视镜在翻转状态时可使安装部件的夹持构件完全露出,方便用户安装移动智能终端等操作。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行车记录系统,安装部件相比于车辆内后视镜更靠近前挡风玻璃;并且连接构件可拆卸地与支架的固定部连接;夹持构件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周侧的弹性卡爪,并且基板设置有与支架的翻转部适配的凹部;其中当车辆内后视镜被移动至后视状态时,翻转部位于凹部内,且从车内看时,车辆内后视镜在车辆的行进方向上完全遮挡夹持构件;以及当车辆内后视镜朝被移动至翻转状态时,翻转部件位于凹部外,且从车内看时,车辆内后视镜在车辆的行进方向上露出夹持构件。采用上述方案,当驾驶员想使用移动智能终端作为行车记录仪时,可将内后视镜移动至翻转状态,露出夹持构件,此时可将移动智能终端装入弹性卡爪。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行车记录系统,移动智能终端与车载娱乐设备通过车载无线局域网通讯连接。采用上述方案,使移动智能终端与车载娱乐设备连接方便,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无线网络配置连接,即可实现传输摄像信息文件。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行车记录系统,移动智能终端与车载娱乐设备通过有线方式通讯连接。采用上述方案,使移动智能终端与车载娱乐设备连接稳定。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行车记录系统,用户可通过车载娱乐设备对移动智能终端进行操作;并且移动智能终端的数据可实时传送至车载娱乐设备并存储。采用上述方案,车载娱乐设备对移动智能终端进行操作控制,方便用户操作。并且,数据在车载娱乐设备内存储,不占用移动智能终端的内存。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行车记录系统,移动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采用上述方案,利用目前人们生活中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当作行车记录仪摄像头,使用方便。并且现有智能手机一般设置有前、后摄像头,车载娱乐设备也可随时对手机的前、后摄像头进行切换,手机前摄像头可以作为舱内摄像头,实现对后座检测和整车人员娱乐合影功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用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的摄像头当作行车记录仪摄像头,不用额外采购摄像头与控制器,降低行车记录仪成本,并且安装方便。并且摄像头获得的车辆前方信息可通过车载娱乐设备显示,使视频更大更清晰,方便驾驶人员查看,从而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行车记录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行车记录系统的安装部安装于车辆内后视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内后视镜在翻转状态且安装部上设置移动智能终端;图3为本技术行车记录系统的安装部安装于车辆内后视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内后视镜在翻转状态且安装部上未设置移动智能终端;图4为本技术行车记录系统的安装部安装于车辆内后视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内后视镜在后视状态。附图标记说明:100:移动智能终端;200:车载娱乐设备;300:安装部件;310:夹持构件;311:基板;3111:凹部;312:弹性卡爪;320:连接构件;400:内后视镜;410:支架;411:固定部;412:翻转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技术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技术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技术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技术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技术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技术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车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智能终端、车载娱乐设备和安装部件;其中,/n所述移动智能终端通过所述安装部件固定连接于车辆内部前侧,并且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至少一个摄像头朝向所述车辆的前挡风玻璃;/n所述车载娱乐设备与所述移动智能终端通讯连接;并且/n所述安装部件包括彼此固定连接的夹持构件和连接构件,所述夹持构件夹持所述移动智能终端,所述连接构件与车辆内后视镜的支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车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智能终端、车载娱乐设备和安装部件;其中,
所述移动智能终端通过所述安装部件固定连接于车辆内部前侧,并且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至少一个摄像头朝向所述车辆的前挡风玻璃;
所述车载娱乐设备与所述移动智能终端通讯连接;并且
所述安装部件包括彼此固定连接的夹持构件和连接构件,所述夹持构件夹持所述移动智能终端,所述连接构件与车辆内后视镜的支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固定部和翻转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车辆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翻转部可翻转地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并且
所述内后视镜与所述翻转部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翻转部能够带动所述车辆内后视镜相对于所述前挡风玻璃在后视状态与翻转状态之间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车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件相比于所述车辆内后视镜更靠近所述前挡风玻璃;并且
所述连接构件可拆卸地与所述支架的固定部连接;
所述夹持构件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菲
申请(专利权)人: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