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接器打磨的定位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242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器打磨的定位夹具。其中,该用于连接器打磨的定位夹具包括安装座、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安装座具有上料工位、打磨工位和出料通道;出料通道具有相邻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定位件具有相互垂直的承托部和抵接部,第一定位件用于运动至第一位置时承托部对上料工位的连接器进行承托,和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抵接部带动承托部上的连接器的第三侧与出料通道的第一侧壁相抵;第二定位件用于运动至第三位置时使承托部上的连接器的第四侧与出料通道的第二侧壁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效果:1.减少了人力浪费,提高了连接器的出料效率;2.使用者使用感较好。

A locating fixture for connector gri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连接器打磨的定位夹具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生产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器打磨的定位夹具。
技术介绍
目前,连接器的应用非常广泛,经常会应用在汽车领域。为了让连接器便于与不同器件进行连接,连接器上通常会钻有连接孔,连接器钻孔后孔的边缘会有毛刺,影响使用者使用,所以通常会采用打磨件将连接器的表面打磨平整。现有的连接器打磨,通常是手工打磨,作业人员先将连接器放在定位夹具的定位槽中,以使连接块保持相对固定,此时连接器也处于打磨工位,然后手动使打磨件下降,以对连接器的表面进行打磨,打磨完毕后将连接器从定位槽中取出,以进行出料。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打磨完毕的连接器出料时需手动出料,从而需要使用较多人力,出料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器打磨的定位夹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少人力浪费,提高连接器的出料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本技术的一种用于连接器打磨的定位夹具,包括安装座、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安装座具有上料工位、打磨工位和出料通道;出料通道具有相邻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件和第一驱动件,第一定位件可活动的设置在安装座上,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定位件运动,第一定位件具有相互垂直的承托部和抵接部,第一定位件用于运动至第一位置时承托部对上料工位的连接器进行承托,和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抵接部带动承托部上的连接器的第三侧与出料通道的第一侧壁相抵;第二定位机构包括第二定位件和第二驱动件,第二定位件可活动的设置在安装座上,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定位件运动,第二定位件用于在第一定位件运动至第二位置时运动至第三位置,以使承托部上的连接器的第四侧与出料通道的第二侧壁相抵;第三侧和第四侧为连接器相邻的两侧;当第一定位件位于第二位置,且第二定位件位于第三位置时,承托部上的连接器位于打磨工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安装座上料工位的连接器会位于第一定位件的承托部上,然后第一定位件运动至第二位置,此时抵接部带动连接器的第三侧与出料通道的第一侧壁相抵,然后第二定位件会运动以使连接器的第四侧与出料通道的第二侧壁相抵,此时连接件位于打磨工位,且在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的作用下无法移动,从而利于打磨加工。待加工完成后,第一定位件再次运动至第一位置,以待承托下一个上料工位的连接器,此时打磨工位的连接器底部不再被第一定位件的承托部承托,然后第二连接件运动以解除对连接器的抵压,然后连接器便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出料通道流出进行出料,所以全程无需使用者手动操作,位于上料工位的连接器会在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的作用下保持在打磨工位,待打磨完成后连接器又会自动从出料通道出料,故减少了人力浪费,提高了连接器的出料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安装座上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槽用于对第一定位件进行导向,第一定位件用于沿第一导向槽运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槽具有导向的作用,从而在第一导向槽中运动的第一定位件不易偏移,会沿第一导向槽运动,从而第一定位件的运动更精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定位件的顶面与第一导向槽的顶端平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第一定位件不会凸出第一导向槽,故第一定位件不易由于外界碰撞受损,同时使用者也不易撞击到第一定位件引起不适,使用者使用感较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驱动件为双联气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联气缸能使第一定位件的运动更平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定位机构还包括连接块,连接块上设有限位槽,双联气缸上设有限位凸起,连接块的一端与活塞杆连接,连接块相对的另一端与第一定位件的抵接部连接;限位凸起插入限位槽,连接块用于受驱动运动时限位槽沿限位凸起的长度方向运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和限位凸起相配合,从而能对连接块进行限位,从而连接块的运动更加精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安装座上还设有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槽用于对第二定位件导向,第二定位件用于沿第二导向槽运动至第三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槽具有导向的作用,从而在第二导向槽中运动的第二定位件不易偏移,会沿第二导向槽运动,从而第二定位件的运动更精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二定位件顶面与第二导向槽平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第二定位件不会凸出第二导向槽,故第二定位件不易由于外界碰撞受损,同时使用者也不易撞击到第二定位件引起不适,使用者使用感较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二驱动件为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定位件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为常见的驱动设备,使用和购买较为方便,利于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安装座上还设有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位于上料工位的上方,红外线接收器位于上料工位的下方,承托部上设有供红外光穿过的通孔;红外线发射器朝向红外线接收器发射红外光,红外线接收器用于未接收到红外线发射器所发出的红外光时使第一定位机构开始工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器运动至上料工位时,连接器位于第一定位件的承托部上,从而连接器挡住了红外光,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光无法传输至红外线接收器,此时第一定位机构便会开始工作,第一定位件运动以带动上料工位的连接器运动至打磨工位,故无需作业人员肉眼观察连接器是否位于上料工位再决定是否启动第一定位机构,当上料工位具有连接器时第一定位机构便会自动启动,该定位夹具实现了智能工作,减少了人力的浪费。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减少了人力浪费,提高了连接器的出料效率;2.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的运动更精准;3.使用者使用感较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连接器打磨的定位夹具的第一定位件运动至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用于连接器打磨的定位夹具的第一定位件运动至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用于连接器打磨的定位夹具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座;2、上料工位;3、打磨工位;4、出料通道;41、第一侧壁;42、第二侧壁;5、第一定位机构;51、第一定位件;511、承托部;512、抵接部;52、第一驱动件;6、连接器;61、第三侧;62、第四侧;7、第二定位机构;71、第二定位件;72、第二驱动件;8、第一导向槽;9、连接块;10、限位槽;11、限位凸起;12、第二导向槽;13、红外线发射器;14、红外线接收器;15、通孔;16、容纳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至图3中任一图,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连接器打磨的定位夹具,包括安装座1、第一定位机构5和第二定位机构7,安装座1具有上料工位2、打磨工位3和出料通道4,上料工位2可为待打磨加工的连接器6依次输送到的位置。出料通道4具有相邻的第一侧壁41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连接器打磨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第一定位机构(5)和第二定位机构(7),所述安装座(1)具有上料工位(2)、打磨工位(3)和出料通道(4);所述出料通道(4)具有相邻的第一侧壁(41)和第二侧壁(42);/n所述第一定位机构(5)包括第一定位件(51)和第一驱动件(52),所述第一定位件(51)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上,所述第一驱动件(52)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定位件(51)运动,所述第一定位件(51)具有相互垂直的承托部(511)和抵接部(512),所述第一定位件(51)用于运动至第一位置时承托部(511)对上料工位(2)的连接器(6)进行承托,和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抵接部(512)带动承托部(511)上的连接器(6)的第三侧(61)与出料通道(4)的第一侧壁(41)相抵;/n所述第二定位机构(7)包括第二定位件(71)和第二驱动件(72),所述第二定位件(71)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上,所述第二驱动件(72)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定位件(71)运动,所述第二定位件(71)用于在第一定位件(51)运动至第二位置时运动至第三位置,以使承托部(511)上的连接器(6)的第四侧(62)与出料通道(4)的第二侧壁(42)相抵;第三侧(61)和第四侧(62)为连接器(6)相邻的两侧;/n当第一定位件(51)位于第二位置,且第二定位件(71)位于第三位置时,承托部(511)上的连接器(6)位于打磨工位(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连接器打磨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第一定位机构(5)和第二定位机构(7),所述安装座(1)具有上料工位(2)、打磨工位(3)和出料通道(4);所述出料通道(4)具有相邻的第一侧壁(41)和第二侧壁(42);
所述第一定位机构(5)包括第一定位件(51)和第一驱动件(52),所述第一定位件(51)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上,所述第一驱动件(52)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定位件(51)运动,所述第一定位件(51)具有相互垂直的承托部(511)和抵接部(512),所述第一定位件(51)用于运动至第一位置时承托部(511)对上料工位(2)的连接器(6)进行承托,和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抵接部(512)带动承托部(511)上的连接器(6)的第三侧(61)与出料通道(4)的第一侧壁(41)相抵;
所述第二定位机构(7)包括第二定位件(71)和第二驱动件(72),所述第二定位件(71)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上,所述第二驱动件(72)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定位件(71)运动,所述第二定位件(71)用于在第一定位件(51)运动至第二位置时运动至第三位置,以使承托部(511)上的连接器(6)的第四侧(62)与出料通道(4)的第二侧壁(42)相抵;第三侧(61)和第四侧(62)为连接器(6)相邻的两侧;
当第一定位件(51)位于第二位置,且第二定位件(71)位于第三位置时,承托部(511)上的连接器(6)位于打磨工位(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器打磨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上设有第一导向槽(8),所述第一导向槽(8)用于对所述第一定位件(51)进行导向,所述第一定位件(51)用于沿第一导向槽(8)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器打磨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51)的顶面与所述第一导向槽(8)的顶端平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标武梁孝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旺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