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口切换电路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240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串口切换电路以及电子设备,其中,串口切换电路用于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二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均连接第一控制器的串口接收端;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控制器的串口发送端;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用于连接至调试设备的串口发送端;第一控制器的串口发送端连接第二控制器的串口接收端,还用于连接至调试设备的串口接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调试过程中,便于随时切换成调试设备或第二控制器与第一控制器通信,以便及时验证调试效果,不易对设备造成损坏。

Serial port switching circuit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串口切换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串口切换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很多电子产品都需要两个带有串口芯片。然而,带有两个芯片的电子产品在开发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核心系统芯片进行调试。传统技术中,需要先把两个芯片之间的串口断开,然后把核心系统芯片的串口跟电脑PC的串口相连进行调试。在调试完之后,需要断开核心系统芯片跟电脑的串口连接,恢复两个芯片之间的串口连接。其中,传统技术在断开两个芯片之间的串口连接,一般采用拨动开关或者跳线。拨动开关的成本较高以及占用面积较大,而跳线需要使用烙铁、镊子等工具操作较为麻烦,而且多次调试多次跳线的过程中,容易损坏电路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串口切换电路以及电子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串口切换电路,串口切换电路用于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二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均连接第一控制器的串口接收端;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控制器的串口发送端;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用于连接至调试设备的串口发送端;第一控制器的串口发送端连接第二控制器的串口接收端,还用于连接至调试设备的串口接收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采用共阳型双二极管芯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为电子设备的系统CPU芯片;第二控制器为电子设备的单片机;系统CPU芯片用于控制电子设备各功能运作;单片机用于通过控制电子设备的电源电路以唤醒系统CPU芯片,或控制系统CPU芯片进入休眠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调试设备为计算机设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控制器的串口发送端分别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控制器的串口接收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至调试设备的串口接收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以及调试设备的串口为UART通信串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电子设备的电源电路;电源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一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电源电路的使能端连接第二控制器的控制端。在一个实施例中,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串口切换电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为内置电池作为供电电源的设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为监控摄像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串口切换电路以及电子设备,其中,串口切换电路用于电子设备,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控制器的串口接收端,负极连接第二控制器的串口发送端;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控制器的串口接收端,负极用于连接至调试设备的串口发送端。第一控制器的串口发送端连接第二控制器的串口接收端,还用于连接至调试设备的串口接收端。从而,在通过调试设备对第一控制器进行调试时,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可起到隔离的作用,以防止第二控制器输出的信号对调试设备造成干扰现象。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在调试过程中,便于随时切换成调试设备或第二控制器与第一控制器通信,以便及时验证调试效果,可省去断开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通路的额外操作,在提高对电子设备调试时的抗干扰能力的同时可提高调试效率,便于操作,不易对设备造成损坏。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串口切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串口切换电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串口切换电路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串口切换电路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串口切换电路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本技术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技术保护范围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技术理解为涵盖落入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在下文中,可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应注意到:如果描述将一个组成元件“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则可将第一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第二组成元件,并且可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连接”第三组成元件。相反地,当将一个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时,可理解为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不存在第三组成元件。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用户”可指示使用电子装置的人或使用电子装置的装置(例如,人工智能电子装置)。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
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参见图5,传统的串口切换电路510中,UART_TX_CPU和UART_RX_CPU是核心系统CPU的串口,MCU_TXD和MCU_RXD是单片机MCU的串口,PC_TXD和PC_RXD是电脑PC的调试串口。设备正常工作时,断开电阻R2和R4,保留电阻R1和R3,CPU和MCU两芯片之间的串口通过R1和R3的通路通信。进行调试的时候,断开电阻R1和R3,保留电阻R2和R4,此时CPU和电脑PC之间的串口通过电阻R2和R4的通路进行通信。进行调试的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串口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口切换电路用于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二二极管;/n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均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的串口接收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的串口发送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用于连接至调试设备的串口发送端;/n所述第一控制器的串口发送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的串口接收端,还用于连接至所述调试设备的串口接收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口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口切换电路用于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二二极管;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均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的串口接收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的串口发送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用于连接至调试设备的串口发送端;
所述第一控制器的串口发送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的串口接收端,还用于连接至所述调试设备的串口接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口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采用共阳型双二极管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口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CPU芯片;所述第二控制器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单片机;
所述系统CPU芯片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各功能运作;
所述单片机用于通过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源电路以唤醒所述系统CPU芯片,或控制所述系统CPU芯片进入休眠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口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试设备为计算机设备。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治方旭逢张亮朱余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