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分类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垃圾分类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7所示,这是目前比较常见的垃圾桶,该垃圾桶可配备多个桶体,不同的桶体搭配不同的垃圾分类标签,该垃圾桶虽然垃圾分类很方便,但是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垃圾分类意识还比较差,加上该垃圾桶采用开放式设计,很多用户任选一个桶体扔垃圾,使得垃圾桶的垃圾分类效果差;2、用户难以区分垃圾的类别,容易把垃圾放入错误的桶体内,导致垃圾分类错误;3、很多用户习惯性使用垃圾袋,而垃圾袋内往往包含多种类型的垃圾,用户难以判断垃圾的类别,导致垃圾分类错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实用的垃圾分类辅助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分类辅助装置,包括设置在垃圾回收装置上的语音识别单元,所述语音识别单元连接有语音提示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有电机驱动单元,所述电机驱动单元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所述垃圾回收装置。所述语音识别单元包括音频输入单元和语音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分类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垃圾回收装置上的语音识别单元,所述语音识别单元连接有语音提示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有电机驱动单元,所述电机驱动单元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所述垃圾回收装置,所述语音识别单元包括音频输入单元和语音处理单元,所述音频输入单元和语音提示单元同时连接所述语音处理单元,所述语音处理单元和电机驱动单元同时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音频输入单元包括音频编解码器U1、麦克风MIC1、电阻R1、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9、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分类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垃圾回收装置上的语音识别单元,所述语音识别单元连接有语音提示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有电机驱动单元,所述电机驱动单元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所述垃圾回收装置,所述语音识别单元包括音频输入单元和语音处理单元,所述音频输入单元和语音提示单元同时连接所述语音处理单元,所述语音处理单元和电机驱动单元同时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音频输入单元包括音频编解码器U1、麦克风MIC1、电阻R1、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9、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12、电容C10、电容C21、电容C9、电容C11、电容C13和电容C14,所述电容C6的一端接所述音频编解码器U1的24引脚,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接所述麦克风MIC1的一端,所述电容C7的一端接所述音频编解码器U1的23引脚,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接所述麦克风MIC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的一端接所述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3.3V直流电,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和麦克风MIC1的一端之间的节点,所述电容C3的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之间的节点,另一路接所述电容C4的一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另一路接地,所述音频编解码器U1的10引脚通过所述电容C21接地,所述音频编解码器U1的13引脚、26引脚、21引脚和22引脚接地,所述音频编解码器U1的2引脚和3引脚同时接+3.3V直流电,所述电容C5的一端接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和麦克风MIC1的一端之间的节点,所述电阻R5的一端接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和麦克风MIC1的另一端之间的节点,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和电阻R5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6的一端接所述音频编解码器U1的17引脚,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接+3.3V直流电,另一路接所述电容C17的一端,所述电容C16的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音频编解码器U1的16引脚,另一路接所述电容C17的一端和电阻R6的另一端之间的节点,所述电容C16的另一端和电容C17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容C19的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和音频编解码器U1的17引脚之间的节点,另一路接所述电容C15的一端,所述电容C15的另一端、电容C19的另一端和音频编解码器U1的18引脚同时接地,所述电阻R7的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电容C12的一端,另一路接所述电阻R8的一端,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接所述音频编解码器U1的12引脚,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接所述电容C10的一端,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9的一端分两路,一路所述电容C11的一端,另一路接所述音频编解码器U1的20引脚,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和电容C11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容C13的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电容C14的一端,另一路接所述音频编解码器U1的19引脚,所述电容C13的另一端和电容C14的另一端均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提示单元包括音频放大器U2、扬声器SP1、电容CE4、电容CE5、电容C18、电阻R11、电容C20、电容C1、电容C2、电容C8、电阻R10和电阻R11,所述音频放大器U2的1引脚接所述电阻R11的一端,所述音频放大器U2的2引脚和3引脚同时接所述电容C20的一端,所述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0的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音频放大器U2的4引脚,另一路接所述电阻R9的一端,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接所述电容C8的一端,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和电容C10的一端之间的节点,所述扬声器SP1的1引脚接所述音频放大器U2的8引脚,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音频放大器U2的5引脚,另一路接所述声器SP1的2引脚,所述音频放大器U2的6引脚分四路,第一路接所述电容CE4的一端,第二路接所述电容C18的一端,第三路接所述电容CE5的一端,第四路接+5V直流电,所述电容CE4的另一端、电容C18的另一端和电容CE5的另一端同时接地,所述电容C1的一端分三路,第一路接所述电容C2的一端,第二路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第三路接地,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同时接+3.3V直流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分类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处理单元包括语音识别芯片UM1、晶振YM1、电阻RM8、电阻RM9、电容CM2、电容CM3、电阻RM3、电阻RM4、电阻RM11、电阻RM12、电感LM1、电阻RM5、电阻RM6、电容CM1、电容C35、电容CE1、电容CE11、电容CE10、电阻RE1和接口CON2,所述电阻RM9的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电容CM2的一端,另一路接所述语音识别芯片UM1的2引脚,所述电阻RM9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电阻RM8的一端,另一路接所述语音识别芯片UM1的3引脚,所述晶振YM1的3引脚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电容CM3的一端,另一路接所述电阻RM8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M3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接地,另一路接所述电容CM2的另一端,所述晶振YM1的2引脚和4引脚同时接所述电容CM2的另一端和电容CM3的另一端之间的节点,所述晶振YM1的1引脚接所述电容CM2的一端和电阻RM9的一端之间的节点,所述接口CON1的1引脚接+5V直流电,所述接口CON1的2引脚接地,所述接口CON1的3引脚接所述语音识别芯片UM1的45引脚,所述接口CON1的4引脚接所述语音识别芯片UM1的44引脚,所述电阻RM12的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M12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接口CON2的2引脚,另一路接所述语音识别芯片UM1的22引脚,所述电阻RM11的一端和电阻RM3的一端均接+3.3V直流电,所述电阻RM11的另一端接所述接口CON2的1引脚,所述接口CON2的3引脚分两路,一路接地,另一路接所述语音识别芯片UM1的21引脚,所述电阻RM3的另一端接所述接口CON2的5引脚,所述接口CON2的4引脚分三路,第一路通过所述电阻RM4接地,第二路接所述语音识别芯片UM1的5引脚,第三路接所述电阻RM3的另一端和接口CON2的5引脚之间的节点,所述语音识别芯片UM1的1引脚分四路,第一路接所述电阻RE1的一端,第二路接所述电容CE11的一端,第三路接所述电容CE10的一端,第四路接所述电容CE1的一端,所述电阻RE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感LM1的一端分三路,第一路接所述电容CE11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鸿,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启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